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耀文专利>正文

一种正反循环快速泥浆沉淀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222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反循环快速泥浆沉淀设备,涉及到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泥浆分离箱,所述第一泥浆分离箱的一侧面设置有条形开孔一,所述第一泥浆分离箱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条形开孔一相匹配的条形开孔二,所述条形开孔一与条形开孔二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第一泥浆分离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有益效果:加快泥浆过滤的速度,有利于节约泥浆过滤的时间,提高了施工的进度,减少了土地的浪费,节约了工地财政的开支。节约了工地财政的开支。节约了工地财政的开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反循环快速泥浆沉淀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正反循环快速泥浆沉淀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钻孔灌注桩成孔时,泥浆的作用之一是将钻进时产生的沉渣携带出钻孔,然后在泥浆池中沉淀后再回到钻孔内重复循环作业。由于泥浆池容积有限,沉渣沉淀到一定程度时必须清理泥浆池沉淀物,同时清理泥浆池也是降低泥浆中沉渣含量的必要手段。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泥浆从钻孔中抽出后仍需在现场设置两个以泥浆池进行堆放,其中一个泥浆池储存从成孔(槽)中抽出的含渣泥浆,另一个泥浆池储存泥浆分离器分离后的无渣泥浆,这样造成了场地、设备、财力一定的浪费。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正反循环快速泥浆沉淀设备,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正反循环快速泥浆沉淀设备,包括第一泥浆分离箱,所述第一泥浆分离箱的一侧面设置有条形开孔一,所述第一泥浆分离箱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条形开孔一相匹配的条形开孔二,所述条形开孔一与条形开孔二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第一泥浆分离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第一泥浆分离箱的一侧设置有出料斗,所述第一泥浆分离箱的另一侧设置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分离箱,所述第二分离箱的表面设置有与延伸管相匹配的圆孔,所述第二分离箱的侧面设置有过滤抽屉一,所述过滤抽屉一的底部且位于第二分离箱的侧面设置有过滤抽屉二。
[0007]进一步,所述第二分离箱的底端设置有收集底盒,所述收集底盒的侧面设置有出料弯管。
[0008]进一步,所述第二分离箱的顶端设置有压力泵,所述压力泵的侧面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第二分离箱的顶端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管相匹配的圆形小孔。
[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分离箱的侧面设置有与过滤抽屉一和过滤抽屉二相匹配的矩形通孔二和矩形通孔三,所述箱盖的顶端设置有大通孔,所述大通孔的内部设置有震动泵,所述震动泵的顶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第二分离箱的背面设置有与所述过滤抽屉一和过滤抽屉二相匹配的矩形孔洞一和矩形孔洞二。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泥浆从进料斗的内部倒入第一泥浆分离箱的内部,通过第一分离箱的粗过滤将泥浆内部的砂石过滤除去,经过过滤后的泥浆进入第二分离箱,其中,第二分离箱的底端设置有收集底盒,所述收集底盒的侧面设置有出料弯管,从而
有利于泥浆出料。第二分离箱的顶端设置有压力泵,所述压力泵的侧面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第二分离箱的顶端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管相匹配的圆形小孔,从而有利于压力泵向第二分离箱的内部加压,有利于泥浆出料。第二分离箱的侧面设置有与过滤抽屉一和过滤抽屉二相匹配的矩形通孔二和矩形通孔三,所述箱盖的顶端设置有大通孔,所述大通孔的内部设置有震动泵,所述震动泵的顶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第二分离箱的背面设置有与所述过滤抽屉一和过滤抽屉二相匹配的矩形孔洞一和矩形孔洞二,从而有利于泥浆过滤的更加干净彻底,进而加速了泥浆的沉淀速度。利用泥浆过滤设备对泥浆进行过滤,从而有利于加快泥浆过滤的速度,进而有利于节约泥浆过滤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施工的进度。利用设备对泥浆进行过滤,从而节约了泥浆过滤的场地,进而减少了土地的浪费,节约了工地财政的开支。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爆炸图一;
[0014]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爆炸图二;
[0015]图中:
[0016]1、第一泥浆分离箱;101、出料斗;102、条形开孔二;103、进料斗;104、进料口;105、圆形小孔;106、圆孔;107、矩形通孔二;108、矩形通孔三;110、过滤板;111、条形开孔一;112、收集底盒;113、第二分离箱;114、过滤抽屉二;115、过滤抽屉一;116、震动泵;117、箱盖;118、电机;119、大通孔;120、延伸管;121、矩形孔洞一;122、矩形孔洞二; 123、出料弯管;124、连接管;125、压力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正反循环快速泥浆沉淀设备。
[0019]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正反循环快速泥浆沉淀设备,包括第一泥浆分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泥浆分离箱1的一侧面设置有条形开孔一111,所述第一泥浆分离箱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条形开孔一 111相匹配的条形开孔二102,所述条形开孔一111与条形开孔二10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110,所述第一泥浆分离箱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103,所述进料斗103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104,所述第一泥浆分离箱1的一侧设置有出料斗101,所述第一泥浆分离箱1的另一侧设置有延伸管120,所述延伸管12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分离箱113,所述第二分离箱的表面设置有与延伸管120相匹配的圆孔106,所述第二分离
箱113的侧面设置有过滤抽屉一115,所述过滤抽屉一115的底部且位于第二分离箱113的侧面设置有过滤抽屉二114。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第二分离箱113来说,所述第二分离箱113 的底端设置有收集底盒112,所述收集底盒112的侧面设置有出料弯管123,从而有利于泥浆出料。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第二分离箱113来说,所述第二分离箱113 的顶端设置有压力泵125,所述压力泵125的侧面连接有连接管124,所述第二分离箱113的顶端设置有箱盖117,所述箱盖117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管124相匹配的圆形小孔105,从而有利于压力泵125向第二分离箱113的内部加压,有利于泥浆出料。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第二分离箱113来说,所述第二分离箱113 的侧面设置有与过滤抽屉一115和过滤抽屉二114相匹配的矩形通孔二107 和矩形通孔三108,所述箱盖117的顶端设置有大通孔119,所述大通孔 119的内部设置有震动泵116,所述震动泵116的顶端设置有电机118,所述第二分离箱113的背面设置有与所述过滤抽屉一115和过滤抽屉二11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反循环快速泥浆沉淀设备,包括:第一泥浆分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泥浆分离箱(1)的一侧面设置有条形开孔一(111),所述第一泥浆分离箱(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条形开孔一(111)相匹配的条形开孔二(102),所述条形开孔一(111)与条形开孔二(10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110),所述第一泥浆分离箱(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103),所述进料斗(103)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104),所述第一泥浆分离箱(1)的一侧设置有出料斗(101),所述第一泥浆分离箱(1)的另一侧设置有延伸管(120),所述延伸管(12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分离箱(113),所述第二分离箱的表面设置有与延伸管(120)相匹配的圆孔(106),所述第二分离箱(113)的侧面设置有过滤抽屉一(115),所述过滤抽屉一(115)的底部且位于第二分离箱(113)的侧面设置有过滤抽屉二(1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反循环快速泥浆沉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箱(11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耀文刘祥李京帝谢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董耀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