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工盒专用砌体的预制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1929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工盒专用砌体的预制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撑柱、型腔固定平台、成型腔体、型腔分隔板组件和液压升降机构;型腔固定平台设置在支撑柱上;型腔固定在型腔固定平台上,型腔分隔组件包括顶板、多个纵向分隔板和横向分隔板;液压升降机构包括底座和液压油缸和联动臂,联动臂一端与液压油缸的升降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顶板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成型腔体和型腔分隔组件的配合,减少了作业人员在模具拼装时的复杂工作;在预制砌体时,混凝土的振捣更充分,效率更高;在砌体脱模时,能够控制液压升降机构带动型腔分隔板组件上升,从而完成砌体的脱模,减少了作业人员在脱模时的工作量,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工盒专用砌体的预制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工盒安装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工盒专用砌体的预制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工盒安装的施工过程中,当砌体中需要预埋电工盒等其他预埋件时,通常采用破坏整块砌体,切割、掏洞,在施工中,破坏整块砌体,切割、掏洞,严重影响砌筑质量,是施工规范严格禁止的。且在后续抹灰施工时,电工盒处易出现裂纹。
[0003]目前,常规的电工盒专用砌体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制作:首先,根据实际的需求用模板围合成的砌体尺寸,然后向该预制模具中注入混凝土,最后放入电工盒。
[0004]专利技术人发现常规电工盒专用砌体的预制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模具的尺寸限制,作业人员在浇筑混凝土后振捣效率低,且具拼装复杂,不够简便,造成电工盒专用砌体的预制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工盒专用砌体的预制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工盒专用砌体的预制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工盒专用砌体的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型腔固定平台(2)、成型腔体(3)、型腔分隔板组件(4)和液压升降机构(5);所述型腔固定平台(2)设置在支撑柱上(1);所述的成型腔体(3)固定在型腔固定平台(2)上,且所述成型腔体(3)是由底板(31)和四周侧板(32)围成的矩形结构;所述的型腔分隔组件(4)包括顶板(43)、多个纵向分隔板(42)和横向分隔板(41);多个所述纵向分隔板42等距离间隔设置在顶板43的下表面上,多个所述横向分隔板41等距离间隔设置在顶板43的下表面上;所述的液压升降机构(5)包括底座(51)和液压油缸(52)和联动臂(54),所述液压油缸(52)设置在底座(51)上,所述的联动臂(54)一端与所述液压油缸(51)的升降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板(43)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电工盒专用砌体的预制模具,具有合并状态和分离状态,在合并状态时,液压油缸(52)的升降端带动所述型腔分隔板组件(4)下降,多个纵向分隔板(42)和横向分隔板(41)与底板(31)紧密贴合,将成型腔体(3)分隔成若干个与电工盒专用砌体尺寸相匹配的预制单元;在分离状态时,液压油缸(52)的升降端带动型腔分隔板组件(4)上升,且多个纵向分隔板(42)和横向分隔板(41)的底端高于侧板(32)的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工盒专用砌体的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3)的下表面与所述预制单元的对应位置上还设置有若干电工盒(6)及预埋管(7)。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亮杜久红郝南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