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结构及具有其的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192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门结构及具有其的水处理装置。一种阀门结构,包括:阀门本体,设于第一储存器和第二储存器之间的连通口处;浮力组件,设于第一储存器中,包括连接件和与连接件连接的浮力件,浮力件在浮力作用下沿连接件上下往复运动;连杆组件,与阀门本体连接,具有在所述浮力件处于最高漂浮点时,与所述浮力件连接,以及在所述浮力件与所述第一储存器底壁接触时,与所述浮力件解除连接,以对所述阀门本体施加关闭力的第一位置,和在所述浮力件由最高漂浮点向所述第一储存器底壁运动时,与所述浮力件解除连接,以打开阀门本体的第二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开闭的阀门结构及具有其的水处理装置。置。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门结构及具有其的水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阀门结构及具有其的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郊区公路穿越水源保护区时,为避免污染的雨水和事故情况下有毒化学物质进入到水源保护地,需要在公路两侧设置应急处理池,在应急处理池与冲洗池之间设有阀门,以控制冲洗池中的水自动流入应急处理池。目前的阀门多为手动开启,需要实时观察应急处理池内的污染物被抽干净后,再到冲洗池位置人工开启,对应急池进行冲洗,待再次抽干应急池内的水后,需再次回到冲洗池关闭阀门。这种操作工序较为繁琐,并且一旦忘记关闭阀门,当污染物进入应急池内时,同时也将进入冲洗池,对冲洗池造成污染。另外,当用地紧张需要将应急处理池埋于公路下方时,应急池就变为封闭结构,导致上述操作不方便,容易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水处理装置中阀门开闭不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开闭的阀门结构及具有其的水处理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阀门结构,包括:
[0005]阀门本体,设于第一储存器和第二储存器之间的连通口处;
[0006]浮力组件,设于第一储存器中,包括连接件和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浮力件,所述浮力件在浮力作用下沿所述连接件上下往复运动;
[0007]连杆组件,与所述阀门本体连接,具有在所述浮力件处于最高漂浮点时,与所述浮力件连接,以及在所述浮力件与所述第一储存器底壁接触时,与所述浮力件解除连接,以对所述阀门本体施加关闭力的第一位置,和在所述浮力件由最高漂浮点向所述第一储存器底壁运动时,与所述浮力件解除连接,以打开阀门本体的第二位置。
[0008]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设有导轨的支架,所述浮力件包括浮筒和连接杆,所述浮筒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储存器枢接的第一杆体和与所述连接杆搭接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固接。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连接杆搭接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杆体靠近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浮力件处于最高漂浮点时,与所述连接杆卡持,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连杆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与所述连接杆卡持。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杆体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竖直杆和水平杆,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为成型在所述竖直杆和水平杆端部的“L”形构件,且两个“L”形构件的开口方向相反。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一储存器枢接的一端还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
在所述浮力件由最高漂浮点向所述第一储存器底壁运动时蓄能,并在所述浮力件到达与所述第一储存器底壁接触时,释放能量,使所述阀门本体关闭。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一储存器枢接的一端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设于所述第一储存器内壁上的凸出部枢接。
[0014]可选地,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储存器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0015]还提供了一种水处理装置,包括两个相互连通设置的第一储存器和第二储存器,还包括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阀门结构。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储存器为应急池,所述第二储存器为冲洗池。
[001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8]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阀门结构,当第一储存器和第二储存器中均储存有水等液体时,浮力件处于最高漂浮点,并与连杆组件连接,连杆组件对阀门本体施加关闭第一储存器和第二储存器之间的连通口的关闭力;当第一储存器中的水等液体逐渐被抽取时,浮力件受到的浮力相应减小,朝向第一储存器底壁运动,此时浮力件脱离与连杆组件的连接,阀门本体打开,第二储存器中的水进入第一储存器中进行冲洗;当第一储存器中的水再次被抽取完时,浮力件受到的浮力消失,运动至与第一储存器底壁接触,此时第二储存器中没有水,阀门本体始终保持关闭,由此实现了阀门的自动开闭,操作方便。
[0019]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阀门结构,第二杆体上第二限位部的设置,使得在第二储存器中的水进入第一存储器的过程中,阀门本体始终保持打开状态,防止水进入第一储存器后还未达到预定位置,阀门本体在水压作用下突然关闭,影响冲洗效果。
[0020]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阀门结构,第一杆体与第一储存器枢接的一端弹性件的设置,保证了当第一储存器中的水再次被抽取完时,连杆组件能够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恢复至将阀门本体关闭的位置。
[002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处理装置,阀门结构设于应急池和冲洗池之间的连通口处,随着应急池中水位的变化自动开闭,减少了人力,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阀门结构在处于正常状态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3为第一储存器中的水被抽取完时的示意图;
[0026]图4为第二储存器中的水进入到第一储存器中的示意图;
[0027]图5为第一储存器和第二储存器中均无水时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第一储存器;2、第二储存器;3、连通口;4、阀门本体;5、密封胶条;6、连接件;7、导轨;8、浮筒;9、连接杆;10、第一杆体;11、第二杆体;12、弯折部;13、凸出部;14、弹性件;
15、第一限位部;16、第二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2]如图1至5所示的阀门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设于第一储存器1和第二储存器2之间的连通口3处的阀门本体4,以及设于第一储存器1中的浮力组件和连杆组件。
[0033]第一储存器1为应急池,第二储存器2为冲洗池,应急池和冲洗池的顶部均为开口,应急池中暂存被污染的水,冲洗池中储存有干净的水,应急池和冲洗池通过底部的预埋管连通,阀门本体4设于预埋管靠近应急池的开口处,且为了保证密封性能,阀门本体4与预埋管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条5。
[0034]浮力组件包括连接件6和与所述连接件6连接的浮力件。所述连接件6为设有导轨7的支架,支架设于应急池的底壁上,包括与底壁固定的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的U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门本体(4),设于第一储存器(1)和第二储存器(2)之间的连通口(3)处;浮力组件,设于第一储存器(1)中,包括连接件(6)和与所述连接件(6)连接的浮力件,所述浮力件在浮力作用下沿所述连接件(6)上下往复运动;连杆组件,与所述阀门本体(4)连接,具有在所述浮力件处于最高漂浮点时,与所述浮力件连接,以及在所述浮力件与所述第一储存器(1)底壁接触时,与所述浮力件解除连接,以对所述阀门本体(4)施加关闭力的第一位置,和在所述浮力件由最高漂浮点向所述第一储存器(1)底壁运动时,与所述浮力件解除连接,以打开阀门本体(4)的第二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为设有导轨(7)的支架,所述浮力件包括浮筒(8)和连接杆(9),所述浮筒(8)通过连接杆(9)与所述导轨(7)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储存器(1)枢接的第一杆体(10)和与所述连接杆(9)搭接的第二杆体(11),所述第一杆体(10)和第二杆体(11)固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11)与所述连接杆(9)搭接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部(15),所述第二杆体(11)靠近所述第一杆体(10)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部(16),所述第一限位部(15)在所述浮力件处于最高漂浮点时,与所述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杨永平郝毅张善锋李成田碧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