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处理器冷热冲击试验台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182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处理器冷热冲击试验台架,基座上设置支架、燃烧器、控制柜、排风机;燃烧器、排风机通过线路连接到控制柜上;支架的外围环绕设置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的水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单元,每个喷淋单元包括从水管上伸出的喷淋管及喷淋管的外端部的喷头,每个喷淋单元上设置有流量计、水阀,流量计、水阀通过线路连接到控制柜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燃烧器模拟发动机的实际排气情况,通过喷淋装置准确模拟后处理器的实际道路运行工况,根据后处理器每个部位的实际情况,调整对应喷淋单元的喷淋流量,可以准确模拟后处理器的实际道路运行工况,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差异小,准确性高。准确性高。准确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处理器冷热冲击试验台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后处理器热冲击试验装置
,尤其是一种后处理器热冲击试验台架。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后处理器作为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设置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中,将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N2、CO2和H2O等,以实现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目的,降低环境污染。由于发动机排出的尾气温度较高,因此后处理器常规工作时处于高温状态。而车辆行驶在实际道路中时,会经常遇到涉水或洗车的工况,即悬挂在车架上的后处理器会遇到温度较低的冷水的冲击,温度的冷热交替会影响后处理器的耐久性能。现有技术中,用于对后处理器进行冷热冲击试验的测试台架,通常仅粗略模拟处理器在冷热交替工况下的耐久性能,而不能准确地模拟实际道路的运行工况,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准确性较低,不能准确地反映后处理器经冷热交替的冲击后的耐久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后处理器仅采用通用测试台架进行冷热冲击试验,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准确性较低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后处理器冷热冲击试验台架,准确模拟实际道路的运行工况,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小,准确性高。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后处理器冷热冲击试验台架,基座上设置支架、燃烧器、控制柜、排风机;燃烧器、排风机通过线路连接到控制柜上;支架的外围环绕设置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的水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单元,每个喷淋单元包括从水管上伸出的喷淋管及喷淋管的外端部的喷头,每个喷淋单元上设置有流量计、水阀,流量计、水阀通过线路连接到控制柜上;试验时,后处理器放置在支架上,进气端部通过进气管连接到燃烧器上,出气端部通过连接软管连接到排风机上,后处理器上的若干温度传感器通过线路连接到控制柜上;喷淋装置的水管连接到水源上;燃烧器给后处理器提供高温气流,喷淋装置给后处理器喷淋冷却水流进行冷热冲击。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燃烧器模拟发动机的实际排气情况,通过喷淋装置准确模拟后处理器的实际道路运行工况,喷淋装置的每个喷淋单元通过流量计及水阀可以控制每个喷淋单元的喷淋流量,根据后处理器每个部位的实际情况,调整对应喷淋单元的喷淋流量,可以准确模拟后处理器的实际道路运行工况,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差异小,准确性高,可以准确地反应后处理器经冷热较低的冲击后的耐久性能。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基座上竖立有隔墙,将基座上方的区域分为源设备区与试验区,燃烧器设置在源设备区内;试验区内、位于隔墙的相对两侧及隔墙的相对面分别设置一面围墙,三面围墙竖立在基座上、与隔墙一起围成四周面封闭、顶面开放的试验空间,支架、喷淋装置设置在试验空
间内。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三面围墙与隔墙一起在试验区内围成四周面封闭、顶面开放的试验空间;该测试在四周封闭的试验空间内进行,测试环境清洁、安全可靠性高,可以避免试验中喷淋的水分飞溅到非试验区域的地面上,而使非试验区域的地面变得湿滑、不干净,也避免由于湿滑而引起安全事故。
[0008]喷淋装置的水管环绕在后处理器的外围、固定在三面围墙的中上部内壁面上。
[0009]进气管穿过隔墙,穿出的端部与燃烧器连接;水管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分别穿过隔墙,穿出的端部的与源设备区的水源连接。
[0010]基座的顶面上、位于试验空间内开设有排水槽,排水槽环绕在支架的外周,与外部的排水通道连通。
[0011]喷淋管采用金属波纹软管,或弯曲后可以自定型的管子。
[0012]本专利技术的喷淋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喷淋管不规则弯曲、伸缩,使得喷头可以朝向后处理器上所需被喷淋的相关部位,便于各喷头覆盖后处理器的各个部位,利于准确模拟后处理器的实际道路运行工况,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更高。
[0013]喷淋管的内端部通过三通接头连接在水管上。
[0014]水管位于相对两侧围墙内壁面的管部上均设有若干根喷淋管。
[0015]支架的顶面上、对应后处理器的出气端部固定设置有防水罩;测试时,防水罩罩设在后处理器的出气端部外周。
[0016]本专利技术的防水罩罩设在后处理器的出气端部外周,防止试验过程中,喷淋的冷却水流从后处理器的出气端部流入后处理器的内部而影响后处理器的性能。
[0017]支架的顶面向上竖直设置有若干块支撑板,支撑板顶部具有放置位上,放置位的内壁面为仿形面,仿形面的轮廓尺寸与后处理器外周面的轮廓尺寸相匹配。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燃烧器模拟发动机的实际排气情况,通过喷淋装置准确模拟后处理器的实际道路运行工况,喷淋装置的每个喷淋单元通过流量计及水阀可以控制每个喷淋单元的喷淋流量,根据后处理器每个部位的实际情况,调整对应喷淋单元的喷淋流量,可以准确模拟后处理器的实际道路运行工况,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差异小,准确性高,可以准确地反应后处理器经冷热较低的冲击后的耐久性能。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三面围墙与隔墙一起在试验区内围成四周面封闭、顶面开放的试验空间;该测试在四周封闭的试验空间内进行,测试环境清洁、安全可靠性高,可以避免试验中喷淋的水分飞溅到非试验区域的地面上,而使非试验区域的地面变得湿滑、不干净,也避免由于湿滑而引起安全事故。
[0020]本专利技术的喷淋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喷淋管不规则弯曲、伸缩,使得喷头可以朝向后处理器上所需被喷淋的相关部位,便于各喷头覆盖后处理器的各个部位,利于准确模拟后处理器的实际道路运行工况,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更高。
[0021]本专利技术的防水罩罩设在后处理器的出气端部外周,防止试验过程中,喷淋的冷却水流从后处理器的出气端部流入后处理器的内部而影响后处理器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去掉外围墙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采用本专利技术进行冷热冲击试验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基座;11、源设备区;12、试验区;121、试验空间;13、排水槽;2、隔墙;3、围墙;4、支架;41、支撑板;42、防水罩;5、后处理器;51、温度传感器;6、喷淋装置;61、水管;62、三通接头;63、喷淋管;64、喷头;65、流量计;66、水阀;7、进气管;8、燃烧器;9、控制柜;10、排风机;20、连接软管;30、高温气流;40、冷却水流。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基座1上竖立有隔墙2,将基座1上方的区域分为源设备区11与试验区12;源设备区11内设置燃烧器8、水源(图中未示出),如图3所示,燃烧器8通过线路连接到控制柜9上;在试验区12内、位于隔墙2的相对两侧及隔墙2的相对面分别设置一面围墙3,三面围墙3的对应端部相连,相对两侧的围墙3另一端部连接到隔墙2的壁面上,三面围墙3竖立在基座1上、与隔墙2一起在试验区12内围成四周面封闭、顶面开放的试验空间121;该测试在四周封闭的试验空间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处理器冷热冲击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基座(1)上设置支架(4)、燃烧器(8)、控制柜(9)、排风机(10);燃烧器(8)、排风机(10)通过线路连接到控制柜(9)上;支架(4)的外围环绕设置有喷淋装置(6),喷淋装置(6)的水管(61)上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单元,每个喷淋单元包括从水管(61)上伸出的喷淋管(63)及喷淋管(63)的外端部的喷头(64),每个喷淋单元上设置有流量计(65)、水阀(66),流量计(65)、水阀(66)通过线路连接到控制柜(9)上;试验时,后处理器(5)放置在支架(4)上,进气端部通过进气管(7)连接到燃烧器(8)上,出气端部通过连接软管(20)连接到排风机(10)上,后处理器(5)上的若干温度传感器(51)通过线路连接到控制柜(9)上;喷淋装置(6)的水管(61)连接到水源上;燃烧器(8)给后处理器(5)提供高温气流(30),喷淋装置(6)给后处理器(5)喷淋冷却水流(40)进行冷热冲击。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器冷热冲击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基座(1)上竖立有隔墙(2),将基座(1)上方的区域分为源设备区(11)与试验区(12),燃烧器(8)设置在源设备区(11)内;试验区(12)内、位于隔墙(2)的相对两侧及隔墙(2)的相对面分别设置一面围墙(3),三面围墙(3)竖立在基座(1)上、与隔墙(2)一起围成四周面封闭、顶面开放的试验空间(121),支架(4)、喷淋装置(6)设置在试验空间(121)内。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处理器冷热冲击试验台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赵琪朱海艳牛雨飞徐谦乔宝英薛红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