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杆塔避雷针自动更换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178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缆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杆塔避雷针自动更换回收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固定在线缆杆塔的塔顶,所述机体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上的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连接的设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上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用于杆塔避雷的避雷针,所述第一滑腔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避雷针的前后左右四个夹持片,当塔顶的避雷针收到严重的腐蚀之后,可对避雷针进行自动更换,并将原先避雷针切断回收,具有较高的资源回收利用率,并且更换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工人不需要承担风险,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更换效率更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的劳动强度。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杆塔避雷针自动更换回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杆塔避雷针自动更换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线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线缆的杆塔上一般都设有避雷针,避雷线的作用是减少雷击导线的机会,提高耐雷水平,减少雷击跳闸次数,保证线路安全送电。
[0003]由于长期受水分、大气及有害气体的侵蚀,氧化而损坏,钢导线和避雷线最容易锈蚀,在巡视中发现导线严重腐蚀时,应予以及时更换,传统的避雷针更换需要工人爬到杆塔顶部,再对避雷针进行手工更换,更换时危险系数打,消耗的劳动力较多,目前缺乏一种可以自动更换并回收杆塔避雷针的设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即为一种杆塔避雷针自动更换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杆塔避雷针自动更换回收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杆塔避雷针自动更换回收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固定在线缆杆塔的塔顶,所述机体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上的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连接的设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上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用于杆塔避雷的避雷针,所述第一滑腔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避雷针的前后左右四个夹持片,所述第一滑腔右侧端壁内开口向左的设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内设有用于回收腐蚀报废的所述避雷针的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所述第二滑腔内可左右滑动设有的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左侧端壁内可上下滑动的设有切轮,所述避雷针在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后会腐蚀报废,所述回收装置可将控制所述夹持片松开所述避雷针,使所述避雷针向下滑入到所述第一滑腔内,所述切轮可将所述避雷针截呈小段,再将废弃的所述避雷针推入所述第一滑腔左侧端壁内开口向右设有的回收腔中,所述第一滑腔左侧端壁开口向右的设有更换腔,所述更换腔内设有用于更换所述避雷针的更换装置,所述更换装置包括所述更换腔内滑动连接的设有的多个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上侧端壁上固定有备用的所述避雷针,腐蚀报废的所述避雷针被截断回收之后,所述更换装置可将所述更换腔备用的所述避雷针推入所述第一滑腔内,所述更换装置带动所述避雷针向上移动直到所述避雷针暴露在所述机体的上侧,前后左右四个所述夹持片夹紧备用的所述避雷针,使备用的所述避雷针代替腐蚀报废的所述避雷针工作,最终实现本设计的一种杆塔避雷针自动更换回收装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更换装置包括所述第一滑腔下侧的所述机体内固定连接设有的气泵,所述气泵上端和所述第一滑腔底壁之间滑动连接的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下端与所述气泵内设有的气腔相连通,使所述气泵能够推动所述推杆上下滑动,所述更换腔左侧设有第
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和所述更换腔之间滑动连接的设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上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传动腔前侧端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后端动力连接的设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前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转子,所述第一电机下侧的所述第一传动腔前侧端壁上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可与所述第一转子接触的第一槽轮,所述第一槽轮后侧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扇形直齿轮,所述第一电机上侧的所述第一传动腔前侧端壁上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可与所述第一转子接触的第二槽轮,所述第二槽轮后侧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侧的所述第一传动腔前侧端壁上抓到你连接的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的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后侧的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后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转子,所述第一传动腔左侧端壁内滑动连接的设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前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滑杆右端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滑架,所述第一滑架前后端壁之间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滑架前后端壁的第三滑腔,所述第三滑腔内有所述第二转子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腔上侧设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和所述第一传动腔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在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三直齿轮,所述第四转轴在所述第二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腔右侧设有环状的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一滑腔贯穿所述第三传动腔上下两端,所述第三传动腔和所述第二锥齿轮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在所述第二锥齿轮内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五转轴在所述第三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腔底壁上滑动连接的设有圆环状的第三滑座,所述第三滑座远离所述第一滑腔的一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上侧的所述第三滑座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腔和所述第一滑腔之间滑动连接的设有前后左右四个关于所述第一滑腔对称的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在所述第三传动腔内螺纹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的前后左右四个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腔上固定连接的设有前后左右四个挡块,所述挡块相互靠近的一端与所述第五锥齿轮相互远离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六转轴在所述第一滑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所述夹持片,前后左右四个所述夹持片闭合成圆环并压紧所述避雷针,以完成本设计的更换功能。
[0007]进一步地,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所述第二滑座下侧端壁上固定连接设有的第二滑架,所述第二滑架下侧端壁与所述第二滑腔底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架前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二滑腔下侧设有第四传动腔,所述第四传动腔和所述第二滑腔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在所述第四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四直齿轮,所述第七转轴在所述第二滑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可与所述第三齿条接触的第二扇形直齿轮,所述第四传动腔底壁上滑动连接的设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右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磁铁,所述第四传动腔右侧端壁上固定连接设有电磁开关,所述电机座右侧端壁和所述第四传动腔右侧端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电机座上侧端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端动力连接的设有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二电机轴上固定连接设有与所述第四直齿轮啮合的第五直齿轮,所述第五直齿轮下侧的所述第二电机轴
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一滑腔右侧端壁内滑动连接的设有推块,所述推块右侧端壁和所述第四传动腔之间设有贯穿所述第四传动腔左侧端壁的第四滑腔,所述推块右侧端壁在所述第四滑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螺纹轴,所述第一螺纹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四滑腔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第四滑腔右端转动连接的设有第八转轴,所述第八转轴右端在所述第四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可与所述第六锥齿轮啮合的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一螺纹轴右端在所述第八转轴左侧端壁内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座右侧端壁和所述第二滑腔右侧端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滑座左侧端壁内开口向左的设有第五滑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杆塔避雷针自动更换回收装置,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固定在线缆杆塔的塔顶,所述机体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上的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连接的设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上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用于杆塔避雷的避雷针,所述第一滑腔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避雷针的前后左右四个夹持片,所述第一滑腔右侧端壁内开口向左的设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内设有用于回收腐蚀报废的所述避雷针的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所述第二滑腔内可左右滑动设有的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左侧端壁内可上下滑动的设有切轮,所述避雷针在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后会腐蚀报废,所述回收装置可将控制所述夹持片松开所述避雷针,使所述避雷针向下滑入到所述第一滑腔内,所述切轮可将所述避雷针截呈小段,再将废弃的所述避雷针推入所述第一滑腔左侧端壁内开口向右设有的回收腔中,所述第一滑腔左侧端壁开口向右的设有更换腔,所述更换腔内设有用于更换所述避雷针的更换装置,所述更换装置包括所述更换腔内滑动连接的设有的多个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上侧端壁上固定有备用的所述避雷针,腐蚀报废的所述避雷针被截断回收之后,所述更换装置可将所述更换腔备用的所述避雷针推入所述第一滑腔内,所述更换装置带动所述避雷针向上移动直到所述避雷针暴露在所述机体的上侧,前后左右四个所述夹持片夹紧备用的所述避雷针,使备用的所述避雷针代替腐蚀报废的所述避雷针工作,最终实现本设计的一种杆塔避雷针自动更换回收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塔避雷针自动更换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装置包括所述第一滑腔下侧的所述机体内固定连接设有的气泵,所述气泵上端和所述第一滑腔底壁之间滑动连接的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下端与所述气泵内设有的气腔相连通,使所述气泵能够推动所述推杆上下滑动,所述更换腔左侧设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和所述更换腔之间滑动连接的设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上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传动腔前侧端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后端动力连接的设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前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转子,所述第一电机下侧的所述第一传动腔前侧端壁上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可与所述第一转子接触的第一槽轮,所述第一槽轮后侧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扇形直齿轮,所述第一电机上侧的所述第一传动腔前侧端壁上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可与所述第一转子接触的第二槽轮,所述第二槽轮后侧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侧的所述第一传动腔前侧端壁上抓到你连接的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的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后侧的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后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转子,所述第一传动腔左侧端壁内滑动连接的设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前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滑杆右端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滑架,所述第一滑架前后端壁之间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滑架前后端壁的第三滑腔,所述第三滑腔内有所述第二转子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腔上侧设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和所述第一传动腔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在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二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珲
申请(专利权)人:象山罗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