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葛仙米混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1748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葛仙米混养方法,包括葛仙米藻种混养驯化、配制混养培养基、接种以及发酵罐混养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Review生物活性水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用水,具有营养丰富,抑菌杀菌效果,在混养中不仅可为葛仙米提供营养,还可起到预防杂菌污染效果。所用EOW(酸性氧化电位水)为光谱杀菌,且对葛仙米无毒害,对葛仙米伤害小,有效保护葛仙米藻细胞的活性,且对人体有益,不会带来食品安全风险。通过紫外线和有机碳源结合驯化培养,选育获得混养适应性强的葛仙米藻种。通过溶氧量指标作为警报信号,有效实现光暗交替培养调控,有效地避免溶氧量对混养葛仙米的毒害。异养碳源为水解酶解淀粉,增加异养对碳源存在形式的多样性。混养模式下,葛仙米光合自养生长,异养生长,异养全过程是相对无菌状态,受外界影响较小。受外界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葛仙米混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葛仙米的培植
,具体为一种葛仙米混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葛仙米是念珠藻属(Nostoc Vauch)中球状念珠藻(Nostoc sphaeoides K
ü
tzing)的俗称,它属于蓝藻门(Cyanophyta),蓝藻纲(Cyanophyceae),念珠藻目(Nostocales),念珠藻科(Nostocaceae)。葛仙米又称绿色燕窝,弥足珍贵,是食药两用的佳品。其干物质总蛋白含量为28.38%~52%,总糖为24.19%。含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富含V
C
、V
E
和B族维生素,及多种矿质元素,特别是含钙量高的食用藻类。
[0003]微藻的培养模式有三种方式:自养、异养、混养。目前,葛仙米培养主要采用悬浮培养、跑道池搅拌培养、静置气相培养或浅层培养。综合以上培养模式,葛仙米的培养方式均属于开放式光合自养。光合自养的缺点是培养密度低、培养周期长,生长慢、开放式培养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大,且易于污染杂藻和微生物,因此,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理进行清洗筛选,同时为了保证食用微生物风险,需采取灭菌方式。近年来,混养技术在其它微藻(如小球藻、裸藻、栅藻等)方面的应用,获得显著的效果,目前混养培养微藻数量极少,且无有关葛仙米混养的报道。因此,为规避葛仙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开发一种葛仙米混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葛仙米混养方法,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葛仙米混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7]步骤1)葛仙米藻种混养驯化:
[0008](1)、驯化筛选混养藻种:选取球体圆润的葛仙米球体,在无菌操作台上,采用EOW(酸性氧化电位水)水浸泡处理20-30秒,洗净,制成藻浆,涂布于添加有0.5g/L的葡萄糖的BG-110固体培养基表面,在40W紫外灯下,距灯距离5cm处照射,24小时后,在2000lux,光暗比例8h/16h下,温度30℃下生化培养箱内培养出肉眼可见的小藻体;挑选小藻体,接于添加有葡萄糖0.5g/L的BG-110液体培养基中,通气培养,每7-10天更新一次培养基,在2000lux,光暗比例8h:16h下,温度30℃下生化培养箱内培养,获得可存活的且粒径达2mm以上的藻体,并保存;
[0009](2)、混养藻种扩繁:挑选2mm以上的藻体,采用EOW(酸性氧化电位水)水浸泡处理20-30秒,制成藻浆,接于扩添加有葡萄糖0.5g/L的BG-110液体培养基中,在2000lux,光暗比例8h:16h下,温度30℃下生化培养箱内通气培养出现小藻体后,每7-10天更新一次培养基分密度培养,扩繁获得小藻体,作为混养发酵罐培养的藻种;
[0010]步骤2)配制混养培养基:
[0011](1)培养基组分
[0012]Review生物活性水50-100份,淀粉20-30份、淀粉酶3-6份、生物素0.01-0.05份、维
生素B
12
0.01-0.08份、维生素B10.05-0.1份、氯化钠1.0-2.0份、氯化钾2-4份、硝酸钾10-15份,碳酸氢钠4-8份,消泡剂0.01-0.05份、抑菌剂1.0-2.0份,土壤浸出液20ml-40ml/L,去离子水1000-20000份;
[0013](2)培养基配制
[0014](2.1)稀释:采用去离子水,将Review生物活性水稀释200-300倍;
[0015](2.2)配制:在1.1中中添加,淀粉、淀粉酶、消泡剂;
[0016](2.3)酶解:通入过滤空气,将光合发酵罐温度设置110℃,处理10-20min,冷却至60℃,添加生物素、维生素B
12
、维生素B1、氯化钠、氯化钾、硝酸钾10-15份,碳酸氢钠、抑菌剂,土壤浸出液;
[0017](2.4)灭酶灭菌:通入过滤空气,将发酵罐温度设置为121℃灭菌30min,灭酶杀菌,冷却即得;
[0018]步骤3)、接种:
[0019]将步骤1中藻种按5-10g/L,接于步骤2中装有培养基的光合发酵罐中,通入经过滤的空气,搅拌。
[0020]步骤4)、发酵罐混养:
[0021](1)光合适应培养:打开光合发酵罐外周,补充8000lux的光强,初期培养5-7天,让葛仙米适应,光合发酵的培养液;
[0022](2)暗适应培养:从第6天开始,光合适应和暗适应结束后,调节光照在8000lux,光暗比例8h:16h,培养5天;
[0023](3)光暗交替培养:在光合发酵罐中光暗交替培养;
[0024]根据光合发酵罐内溶氧量,当溶氧量超过15-25mg/L时,停止供光,进行暗培养,当溶氧量超过2-5mg/L时,打开补光灯,进行光合培养,暗培养温度为30℃,光合培养温度为25℃;
[0025]根据背光面侧的透光率,调节光合培养时的光照强度,当透光率500-600lux,8000lux,透过光率为300-500lux时,光强调至15000lux,透过光率为100-200lux,光强调至20000lux,当光透过率为50-100lux,采取分罐培养,或采收获得大量葛仙米藻种。
[0026]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植物油。
[002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Review生物活性水为日本KUMAMOTO SUIKEN公司采购设备,制备而得。
[002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土壤浸出液按现有技术制备而得。
[002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EOW(酸性氧化电位水)为市售或购买设备制备而得。
[003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光合发酵罐为市售。
[003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BG-110固体培养基和BG-110液体培养基按照现有技术配制而成。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33]1、采用Review生物活性水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用水,具有营养丰富,抑菌杀菌效果,在混养中不仅可为葛仙米提供营养,还可起到预防杂菌污染效果。
[0034]2、所用EOW(酸性氧化电位水)为光谱杀菌,且对葛仙米无毒害,对葛仙米伤害小,有效保护葛仙米藻细胞的活性,且对人体有益,不会带来食品安全风险。
[0035]3、通过紫外线和有机碳源结合驯化培养,选育获得混养适应性强的葛仙米藻种。
[0036]4、通过溶氧量指标作为警报信号,有效实现光暗交替培养调控,有效地避免溶氧量对混养葛仙米的毒害。
[0037]5、异养碳源为水解酶解淀粉,增加异养对碳源存在形式的多样性。
[0038]6、混养模式下,葛仙米光合自养生长,异养生长,异养全过程是相对无菌状态,受外界影响较小。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葛仙米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葛仙米藻种混养驯化:(1)、驯化筛选混养藻种:选取球体圆润的葛仙米球体,在无菌操作台上,采用EOW(酸性氧化电位水)水浸泡处理20-30秒,洗净,制成藻浆,涂布于添加有0.5g/L的葡萄糖的BG-110固体培养基表面,在40W紫外灯下,距灯距离5cm处照射,24小时后,在2000lux,光暗比例8h/16h下,温度30℃下生化培养箱内培养出肉眼可见的小藻体;挑选小藻体,接于添加有葡萄糖0.5g/L的BG-110液体培养基中,通气培养,每7-10天更新一次培养基,在2000lux,光暗比例8h:16h下,温度30℃下生化培养箱内培养,获得可存活的且粒径达2mm以上的藻体,并保存;(2)、混养藻种扩繁:挑选2mm以上的藻体,采用EOW(酸性氧化电位水)水浸泡处理20-30秒,制成藻浆,接于扩添加有葡萄糖0.5g/L的BG-110液体培养基中,在2000lux,光暗比例8h:16h下,温度30℃下生化培养箱内通气培养出现小藻体后,每7-10天更新一次培养基分密度培养,扩繁获得小藻体,作为混养发酵罐培养的藻种;步骤2)配制混养培养基:(1)培养基组分Review生物活性水50-100份,淀粉20-30份、淀粉酶3-6份、生物素0.01-0.05份、维生素B
12
0.01-0.08份、维生素B10.05-0.1份、氯化钠1.0-2.0份、氯化钾2-4份、硝酸钾10-15份,碳酸氢钠4-8份,消泡剂0.01-0.05份、抑菌剂1.0-2.0份,土壤浸出液20ml-40ml/L,去离子水1000-20000份;(2)培养基配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易思富周丰田云文戈郭小玲彭锦桃侯丽华杨胜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炎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常德炎帝牧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