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泄洪隧洞的联合式消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1680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泄洪隧洞的联合式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隧洞进口之后设置有消能墩,若干所述消能墩分布于隧洞两侧的壁面上,向内凸起为驼峰形;所述消能墩之后设有消力池,所述消力池位于消能墩段的隧洞地面高程以下;所述消力池之后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的中部设置有溢流堰直线段;所述溢流堰直线段设置有台阶消能工,所述溢流堰的末端设有挑坎。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联合式消能结构,充分发挥各单体消能工的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水流流态,降低洞内水流流速,提高消能效率,达到减轻下游消能任务,降低下游消能建筑物造价的目的。下游消能建筑物造价的目的。下游消能建筑物造价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泄洪隧洞的联合式消能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泄洪隧洞消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泄洪隧洞的联合式消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西南地区水电资源蕴藏丰富,往往会在高山峡谷中修建水利工程来进行水电开发。用于渲泄水流的泄洪隧洞往往会遇到洞内水流流速过大的情况,为了减小高速水流对隧洞结构及下游建筑物的影响,需要在隧洞内布置消能结构。
[0003]目前常用的洞内消能方式主要有孔板消能、洞塞消能、消力井消能以及旋流式消能。
[0004]孔板消能的结构单薄,孔板边缘容易发生空化破坏;旋流式消能结构复杂,洞内容易出现明满交替现象;消力井内水流紊动剧烈,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洞塞消能的消能率低,容易发生空蚀空化。
[0005]单一的消能方式无法将洞内流速控制到工程容许的范围内,无法满足高水头、大流量的泄洪隧洞的消能要求,因此需要找到一种适用于高水头大流量泄洪隧洞的消能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我国中西部水电站的泄洪建筑物往往具有高水头、大流量、泄洪功率大等特点,因此采用单一的消能结构往往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泄洪隧洞的联合式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隧洞进口(2)之后设置有消能墩(3),若干所述消能墩(3)分布于隧洞两侧的壁面上,向内凸起为驼峰形;所述消能墩(3)之后设有消力池(4),所述消力池(4)的位于消能墩段的隧洞地面高程以下;所述消力池(4)之后设有溢流堰(5),所述溢流堰(5)的中部设置有溢流堰直线段;所述溢流堰直线段设置有台阶消能工(6),所述溢流堰(5)的末端设有挑坎(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洪隧洞的联合式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洞进口(2)为由大到小的喇叭口状,其前端连接隧洞启闭闸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泄洪隧洞的联合式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墩(3)在隧洞两侧壁面上呈左右对称分布。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泄洪隧洞的联合式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消能墩段隧洞两侧壁面上左右两排的所述消能墩(3)在前后纵向上呈交错分布。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泄洪隧洞的联合式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驼峰形的所述消能墩(3)包括中间的驼峰上凸弧段(31)和两侧的驼峰下凹弧段(32);所述驼峰上凸弧段(31)与两侧的驼峰下凹弧段(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艺博王立勇余轲彭慧琼徐纳李琳国谭园李健朱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