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霉变的藤条和藤铁工艺品以及藤条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166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5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菌防霉变的藤条和藤铁工艺品以及藤条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藤条置于处理剂中,在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防霉变的藤条和藤铁工艺品以及藤条的生产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天然编制材料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抗菌防霉变的藤条和藤铁工艺品以及藤条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保和健康意识逐渐增强,柳藤编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柳藤编制品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手工艺品,现已能够进行工业化生产,柳藤编制品形状多种多样,功能也十分丰富,既可编制成用于承装东西的箩筐、水果篮等,又可编制成具有装饰功能的艺术品。
[0003]柳藤编制品的原料多为藤条,藤条是一种质地坚韧、身条极长的藤本植物,藤条外皮色泽光润、手感平滑、弹性极佳。由于其生物特质,藤条很容易发霉生虫,产生虫蛀现象,不利于运输、贮藏,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和使用寿命。现有的藤条编制品生产过程也会对藤条进行抗菌防霉处理,但处理效果较差且不持久,而且所采用的处理剂毒性很大,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的藤条抗菌防霉处理效果较差且不持久的问题,本申请提供可一种抗菌防霉变的藤条和藤铁工艺品以及藤条的生产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防霉变藤条的生产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菌防霉变藤条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收割的藤条置于处理剂中,在25-50℃处理15-30min;所述处理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2-0.3%纤维素酶、0.15-0.25%半纤维素酶、0.1-0.15%果胶酶、0.05-0.1%淀粉酶、0.1-0.2%木聚糖酶,余量为水;S2.将步骤S1处理获得的藤条置于浸泡液,在50-70℃浸泡处理3-5h;所述浸泡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土槿皮17-20份、白鲜皮12-15份、川楝子9-12份、水翁皮8-12份、山苍子6-10份、自然铜1-4份、雀梅藤1-2份、漏芦3-7份、山豆根2-5份、肿节风2-3份、千里光2-3份、水90-110份;S3.将步骤S2处理获得的藤条在自然条件下阴干。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先将藤条在处理剂中浸泡很短的时间,然后再将藤条浸泡在具有防霉效果的浸泡液中一段时间,最后将藤条捞出自然阴干,整个处理过程非常简单,生产获得的藤条能够抵抗多种细菌霉菌的侵害,而且抗菌防霉效果持久。
[0007]本申请的处理剂选用几种酶制剂进行复配获得,处理剂可以少量消化藤条的细胞壁,扩大细胞壁的孔径,更加方便浸泡液进入细胞,从而为浸泡液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更好的达到抗菌防霉的效果。
[0008]本申请的浸泡液采用多种中药组分复配而得,由于不同种类的中药具有不同的抗菌、杀菌机理,将不同种类的具有抗菌杀菌功效的中药进行组合,可以获得具有广谱抗菌功
效的浸泡液。将处理剂处理后的藤条放入浸泡液后,中药组分到达藤条的表面和内部,从而彻底将藤条上的细菌、真菌杀死,并且可以有效阻止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在藤条上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长效抗菌防霉的功效。
[0009]综上所述,本申请的处理剂为浸泡液发挥抗菌防霉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处理剂和浸泡液处理后的藤条具有广谱的且持久的抗菌防霉功效。另外,本申请所用处理剂和浸泡液均不含有机溶剂,安全、无毒、环保。
[0010]可选的,步骤S1中,所述处理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22-0.28%纤维素酶、0.18-0.23%半纤维素酶、0.12-0.14%果胶酶、0.07-0.09%淀粉酶、0.13-0.18%木聚糖酶,余量为水。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严格控制处理剂中几种酶制剂的使用量,酶制剂的使用量过大将会对藤条的细胞壁造成严重的破坏,降低藤条的韧性、强度,无法将其后续加工成工艺品;而酶制剂的使用量过小,则无法促进浸泡液进入细胞,抑菌防霉效果较差。
[0012]可选的,步骤S1中,所述处理剂处理藤条的具体方法为:将藤条浸泡在处理剂中,在25-32℃处理5-10min,以0.5-0.8℃/min缓慢升温至32-40℃处理5-10min,再以0.5-0.8℃/min缓慢升温至40-50℃处理5-10min。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控制酶制剂的使用量的同时,也严格控制酶的消化时间,在保证藤条满足后续加工要求的同时,尽可能的扩大藤条细胞壁的孔径,使浸泡液充分的进入细胞发挥作用。另外,本申请限定了三个酶处理的温度段,每个温度段都对应一种或两种酶的最适温度,从而保证了每一种酶都可以发挥最大的催化功效,提高了催化效果。
[0014]优选的,在步骤S1后,对处理剂处理后的藤条进行冷等离子体和微波处理,所述冷等离子体的处理功率为150-200W,空气流量为3-5L/min,处理时间为60-90s;所述微波处理功率为250-300W,处理时间为20-30s。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处理剂处理后还进行冷等离子体和微波处理并严格控制了冷等离子体和微波处理过程中的参数,冷等离子体和微波处理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藤条对浸泡液的吸收效果,更好的使浸泡液发挥杀菌抗菌的功效。
[0016]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浸泡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土槿皮18-19份、白鲜皮13-14份、川楝子10-11份、水翁皮9-11份、山苍子7-9份、自然铜2-3份、雀梅藤1.2-1.8份、漏芦4-6份、山豆根3-4份、肿节风2.4-2.8份、千里光2.2-2.6份,水95-105份。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进一步对浸泡液中各种中药组分含量进行优化,从而获得抑菌防霉效果的最优配比,提高藤条的抑菌防霉效果。
[0018]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浸泡处理方法为:将浸泡液中的各组分放入水中,80-100℃加热30-40min,浸泡液温度降至50-60℃,再将藤条置于浸泡液中,50-60℃保温1-2h,最后将浸泡液温度缓慢升温至60-70℃,藤条继续浸泡2-3h。
[0019]优选的,浸泡液以0.5-1℃/min缓慢升温至60-70℃。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首先将各中药组分放入水中进行熬制,从而将所有中药组分的药效发挥最大,然后将藤条放入浸泡液中浸泡,通过控制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和升温速率,使藤条与中药浸提液充分接触,杀死藤条上附着的微生物,并防止微生物在藤条上再次生长。
[0021]优选的,在步骤S1之前,藤条还进行γ射线照射,具体的照射方法为:采用照射剂量为10-20KGy的γ射线照射藤条,照射时间为3-5s,间隔1-2min,采用相同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再进行一次照射。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对藤条采用浸泡处理之前在还可以进行预处理步骤,将藤条在γ射线照射中进行照射,γ射线可使藤条材料内的微生物细胞间质受高能电子射线照射而死亡,可以在短期内延缓了其霉变的发生。
[002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防霉变的藤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上述抗菌防霉变藤条的生产方法生产得到的藤条。...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防霉变藤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收割的藤条置于处理剂中,在25-50℃处理15-30min;所述处理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2-0.3%纤维素酶、0.15-0.25%半纤维素酶、0.1-0.15%果胶酶、0.05-0.1%淀粉酶、0.1-0.2%木聚糖酶,余量为水;S2.将步骤S1处理获得的藤条置于浸泡液,在50-70℃浸泡处理3-5h;所述浸泡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土槿皮17-20份、白鲜皮12-15份、川楝子9-12份、水翁皮8-12份、山苍子6-10份、自然铜1-4份、雀梅藤1-2份、漏芦3-7份、山豆根2-5份、肿节风2-3份、千里光2-3份、水90-110份;S3.将步骤S2处理获得的藤条在自然条件下阴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霉变藤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处理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22-0.28%纤维素酶、0.18-0.23%半纤维素酶、0.12-0.14%果胶酶、0.07-0.09%淀粉酶、0.13-0.18%木聚糖酶,余量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霉变藤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处理剂处理藤条的具体方法为:将藤条浸泡在处理剂中,在25-32℃处理5-10min,以0.5-0.8℃/min缓慢升温至32-40℃处理5-10min,再以0.5-0.8℃/min缓慢升温至40-50℃处理5-1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霉变藤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后,对处理剂处理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锦贤谢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安溪县贤发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