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162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光学聚酯薄膜包括上表层、中间层和下表层,上表层覆盖在中间层上,中间层覆盖在下表层上,上表层、中间层、下表层分别经相应的熔融挤出系统挤出后,同时进入三层共挤模头层叠后,双向拉伸而成所述的光学聚酯薄膜;上表层、中间层和下表层的质量份数为:上表层为10份~25份功能母料M和75份~90份纯净聚酯切片,中间层为5份~20份功能母料N和80份~95份纯净聚酯切片,下表层与上表层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酯薄膜兼具有高弹性模量、高透光率、低雾度的优异性能,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提升了深加工产品良率,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尤其是一种兼具多种优异性能的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聚酯、PET)作为重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聚酯薄膜作为聚酯的特殊形态而独立存在,通过熔融共挤双向拉伸制得,由于其有着良好的机械性能、热性能、电绝缘性和光学性能,被广泛用于包装、工业、电气、电子、显示、保护、防爆等领域。
[0003]随着聚酯薄膜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TFT-LCD显示、离型、保护等领域,对其本身的各种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要求聚酯薄膜本身兼具各种优异性能于一体,特别是弹性模量、透光率、雾度。弹性模量可以表征聚酯薄膜抵抗外界因素变形的能力,在TFT-LCD显示领域,作为棱镜膜、扩散膜的基材使用时,弹性模量不足,则容易出现翘曲、鼓包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在离型、保护领域,进行离型剂涂布或者涂胶再加工时,需要在较大张力下经过高温烘箱(90℃~160℃),弹性模量不足,则容易出现热皱、张力线等不良,尤以薄型膜(厚度≤50μm)最为明显,严重影响下游客户再加工产品良率。高透过率及低雾度也是各领域的迫切需求,聚酯薄膜本身高透光率和低雾度,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质量,而且也可以增加下游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目前聚酯薄膜领域现有的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有:1、聚酯薄膜生产时,配方中加入某些无机成分,如二氧化硅、碳酸钙、高岭土等,通过这些无机成分的加入,增加聚酯薄膜的弹性模量。2、离线进行热烘预处理,将聚酯薄膜卷样,在设定适当温度的烘道空走一遍,以减少聚酯薄膜后续加工过程中的热变形。3、在聚酯薄膜表面进行单面或者双面聚酯/聚氨酯预涂底层处理,以达到增加聚酯薄膜透光率的效果。
[0004]虽然技术人员对聚酯薄膜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目前现有的解决聚酯薄膜问题的技术方案还存在很多不足:1、聚酯薄膜生产时,添加无机成分,可以增加薄膜弹性模量。但是,此类无机粒子的折射率为1.36~1.46,与PET折射率1.64相差较大,因此此类无机粒子的加入,势必会影响聚酯薄膜的光学性能(导致透光率降低、雾度升高)。同时,无机粒子的表面能相对较高,聚酯薄膜生产过程中,无机粒子极易发生团聚,产生晶点等表观弊病。2、离型热烘预处理可以使膜内分子链间应力释放,减轻聚酯薄膜后续加工过程中的热变形问题。聚酯作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多增加的热处理会导致其性能降低。增加成本的同时,热烘也会导致聚酯薄膜表面低聚物析出,影响产品质量。3、在线预涂底层一方面可以增加透光率(本专利技术仅对预涂底层来增加聚酯薄膜透光率方面,进行比较说明),但是预涂底层配方中,一般含有诸多小分子成分,此类小分子在后续深加工过程中存在析出的风险,而且预涂底层也存在许多自身问题(如泡点、纵纹、横纹等),影响产品良率、工艺繁琐、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光学聚酯薄膜拥有高弹性模量的同时,兼具有高透光率及低雾度。
[0006]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光学聚酯薄膜,所述光学聚酯薄膜包括上表层、中间层和下表层,所述上表层覆盖在中间层上,所述中间层覆盖在所述下表层上,所述上表层、中间层、下表层分别经相应的熔融挤出系统挤出后,同时进入三层共挤模头层叠后,通过双向拉伸而形成所述的光学聚酯薄膜;所述上表层、中间层和下表层的质量份数为:所述上表层为10份~25份功能母料M和75份~90份纯净聚酯切片,所述中间层为5份~20份功能母料N和80份~95份纯净聚酯切片,所述下表层与所述上表层相同;
[0008]所述功能母料M质量组成为:95份~99.7份改性聚酯M1和0.3份~5份填料M2,所述填料M2的粒径为0.08μm~4μm;
[0009]所述功能母料N质量组成为:85份~95份改性聚酯N1和5份~15份填料N2,所述填料N2的粒径为0.01μm~0.2μm;
[0010]所述改性聚酯M1所采用的酸为α-乙酰氧基-2,6-萘二甲酸、p,p
’-
二羧基-3-乙酰氧基联苯、对苯二甲酸,其中α-乙酰氧基-2,6-萘二甲酸与p,p
’-
二羧基-3-乙酰氧基联苯与对苯二甲酸摩尔比为1~3:2~5:3~5,所述改性聚酯N1与改性聚酯M1相同;
[0011]所述填料M2为α-萘丙烯酸改性的聚苯乙烯微粒,所述α-萘丙烯酸改性的聚苯乙烯微粒的Tg≥310℃,所述填料N2与填料M2相同。
[0012]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学聚酯薄膜的厚度为12μm~250μm。
[0013]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学聚酯薄膜为A/B/A三层结构。其中A层为上、下表层,B层为中间层,表层一般作为功能层,主要是起到如防粘连、防静电等;中间层一般作为填充层、支撑层,有时也作为功能层发挥作用,如提升力学性能等。
[0014]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学聚酯薄膜,A层与B层的厚度比为1:20~2:13。所述光学聚酯薄膜表层一般添加功能料较多,厚度太大会影响表层中功能成分发挥作用,如防黏连、低雾等。
[0015]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纯净切片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为聚酯薄膜的基础切片,所有的改性均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所有组成中必须含有相当比例的此基础切片,否则整个配方体系就会失去聚酯的特性,也就不能称为聚酯薄膜了。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光学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原材料制配:所述光学聚酯薄膜包括上表层、中间层和下表层,不同表层的原材料进行分别配制,所述上表层包含10份~25份功能母料M和75份~90份纯净聚酯切片,其中,所述功能母料M质量组成为:95份~99.7份改性聚酯M1和0.3份~5份填料M2,所述填料M2的粒径为0.08μm~4μm;
[0018]所述中间层为5份~20份功能母料N和80份~95份纯净聚酯切片,下表层与上表层的组成成分或/和厚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所述功能母料N质量组成为:85份~95份改性聚酯N1和5份~15份填料N2,所述填料N2的粒径为0.01μm~0.2μm;
[0019]光学聚酯薄膜制备:将相应配比量的的所述功能母料M、所述功能母料N和所述纯净聚酯切片提前进行混合等处理,送入相应的熔融挤出系统挤出,进入三层共挤模头层叠,然后经铸片、纵向拉伸、横向拉伸、热定型、冷却、牵引和收卷制得。
[0020]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熔融挤出温度为265℃~285℃。聚酯熔点一般为265
℃,如果低于此温度,容易导致聚酯在管路中塑化不全甚至难以熔融;熔融挤出温度高于285℃后,聚酯切片容易发生降解,导致低聚物产生,影响产品性能。
[0021]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纵向拉伸比为2.8~3.8。此拉伸比区间,既能保证纵向的厚度均匀性,又能保证纵向拉伸不至于太大,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聚酯薄膜包括上表层、中间层和下表层,所述上表层覆盖在中间层上,所述中间层覆盖在所述下表层上,所述上表层、中间层、下表层分别经相应的熔融挤出系统挤出后,同时进入三层共挤模头层叠后,通过双向拉伸而形成所述的光学聚酯薄膜;所述上表层、中间层和下表层的质量份数为:所述上表层为10份~25份功能母料M和75份~90份纯净聚酯切片,所述中间层为5份~20份功能母料N和80份~95份纯净聚酯切片,所述下表层与所述上表层相同;所述功能母料M质量组成为:95份~99.7份改性聚酯M1和0.3份~5份填料M2,所述填料M2的粒径为0.08μm~4μm;所述功能母料N质量组成为:85份~95份改性聚酯N1和5份~15份填料N2,所述填料N2的粒径为0.01μm~0.2μm;所述改性聚酯M1所采用的酸为α-乙酰氧基-2,6-萘二甲酸、p,p
’-
二羧基-3-乙酰氧基联苯、对苯二甲酸,其中α-乙酰氧基-2,6-萘二甲酸与p,p
’-
二羧基-3-乙酰氧基联苯与对苯二甲酸摩尔比为1~3:2~5:3~5,所述改性聚酯N1与改性聚酯M1相同;所述填料M2为α-萘丙烯酸改性的聚苯乙烯微粒,所述α-萘丙烯酸改性的聚苯乙烯微粒的Tg≥310℃,所述填料N2与填料M2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聚酯薄膜的厚度为12μm~25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聚酯薄膜为A/B/A三层结构。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钦周通高青鲍时萍程龙宝杜坤宋瑞然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