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俊南专利>正文

一种厨房用智能式烤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149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厨房用智能式烤箱,通过活动导电片的位置与接通片的位置相对应。使得接通装置在安装至安装滑槽内部时,活动导电片会与接通片相接触从而使电热丝Ⅰ与电热丝Ⅱ之间相互导通,使得电流从电热丝Ⅱ通过活动导电片、接通片和导电环进入到电热丝Ⅰ中,然后再从另一个接通装置中以同样的方式流出,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此时烤箱内的加热丝只有部分处于工作当中,并且加热的区域只限于接通装置、加热底座装置和箱体围成的区域内部,从而实现对加热丝所有的加热丝进行模块化设计进而控制一个模块内的加热丝启停,使得该装烤箱能够在需要烘焙食物较少时降低加热丝的功率。焙食物较少时降低加热丝的功率。焙食物较少时降低加热丝的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房用智能式烤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具体为一种厨房用智能式烤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饮食质量的追求也在不断地进步,传统的烹饪厨具已经无法在满足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厨具种类慢慢进入到各家各户的厨房中,其中烤箱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厨具,人们通常会使用烤箱做一些糕点之类的食物,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的烤箱一般都是箱式的,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加热丝和烤架,使用时利用电热丝通电放热的属性来对烤箱内烤架上的食物进行加热烘焙。
[0003]这种传统式烤箱加热的方法虽然使用简单,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人们在购买烤箱时总会选购一些内部体积较大的烤箱,至少可以保证单次烘焙的过程可以产出更多的食物,这种情况下烤箱的功率较高,加热的效率也较高,从而保证食物能够完全被烤熟,如果一次需要烘焙的食物数量较少,此时烤箱的功率并不会做出调整,使得单位食物从进入烤箱到成熟所消耗的能量大大提高,造成资源的浪费,对此,本申请文件提出一种厨房用智能烤箱,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烤箱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厨房用智能式烤箱,具备针对单次需要加工的食物数量来决定烤箱加热区域体积大小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烤箱自身功率无法针对内部的食物数量进行调整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厨房用智能式烤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分为三层且每层的数量为五个,所述箱体内腔一侧且位于每层固定槽底部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支架且安装支架的总数量为九个,所述固定槽内腔一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上开设有通电孔,所述箱体的内腔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安装有加热底座装置,所述加热底座装置的顶部卡接有接通装置且接通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接通装置与通电孔相配合,所述箱体外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装置且密封装置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密封装置的安装位置与加热底座装置相对应。
[0006]优选的,所述加热底座装置包括底座外壳,所述底座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滑槽且安装滑槽的数量为五个,所述底座外壳通过安装滑槽卡接有接通装置,所述底座外壳顶部且位于安装滑槽之间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放置支架,所述安装滑槽的底部且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开设有矩形通孔且矩形通孔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接通片,所述底座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丝Ⅰ且电热丝Ⅰ的外形呈连续的U型,所述电热丝Ⅰ的外表面固定套机有导电环且导电环的位置与接通片相对应,所述导电环的顶部与接通片的底部相互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接通装置包括接通架,所述接通架的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连接导体塞,所述连接导体塞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通电塞,所述通电塞的另一端且位于接通架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丝Ⅱ且电热丝Ⅱ的外形呈连续的U型,所述接
通架的底部且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开设有矩形孔且矩形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导电片,所述电热丝Ⅱ的一端与活动导电片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导电片的底部设置为斜面且一部分从接通架底部的矩形孔内伸出。
[0008]优选的,所述接通架卡接在安装滑槽的内部,所述通电塞与通电孔相配合,所述活动导电片的位置与接通片的位置相对应。
[0009]优选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滑轨,所述滑轨的数量为两个且滑轨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活动套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侧且靠近两端的位置上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软质塑料外架且软质塑料外架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软质塑料外架的内部固定套接有隔热玻璃且隔热玻璃的数量为两个。
[0010]优选的,所述软质塑料外架材质为耐高温软质塑料。
[0011]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专利技术通过底座外壳通过安装滑槽卡接有接通装置,使得在使用该智能烤箱时,可以通过食物的数量来决定接通装置的安装位置,当食物数量较少时,将接通装置安装在相邻的两个安装滑槽内,当食物数量较多时,将接通装置安装在距离较远的两个安装滑槽内部,当食物数量很多时,此时单层加热底座装置的容量不足以放置所有的食物,此时可启用第二层加热底座装置或继续启动第三层加热底座装置,当接通装置与安装滑槽进行卡接后,此时通过通电塞与通电孔相配合,使得电流通过通电孔和通电塞进入到电热丝Ⅱ中,此时通过活动导电片的位置与接通片的位置相对应,使得接通装置在安装至安装滑槽内部时,活动导电片会与接通片相接触从而使电热丝Ⅰ与电热丝Ⅱ之间相互导通,使得电流从电热丝Ⅱ通过活动导电片、接通片和导电环进入到电热丝Ⅰ中,然后再从另一个接通装置中以同样的方式流出,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此时烤箱内的加热丝只有部分处于工作当中,并且加热的区域只限于接通装置、加热底座装置和箱体围成的区域内部,从而实现对加热丝所有的加热丝进行模块化设计进而控制一个模块内的加热丝启停,进而实现当需要烘焙的食物较少时可以调节加热区域体积的大小,使得该装烤箱能够在需要烘焙食物较少时降低加热丝的功率,并且烘焙的效果不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单位食物进入烤箱到成熟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大大降低,避免了传统烤箱自身功率不会随着内部食物数量而进行调节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0013]2、本专利技术通过活动导电片的底部设置为斜面且一部分从接通架底部的矩形孔内伸出,使得在安装接通装置的过程中,当接通装置刚进入到安装滑槽中时,活动导电片底部斜面受到安装滑槽的作用会使活动导电片自身发生一定角度的旋转,并且旋转的同时会挤压靠近活动导电片一侧的电热丝Ⅱ使得电热丝Ⅱ发生弹性形变,当活动导电片达到与接通片对应的位置时,此时活动导电片失去安装滑槽对自身的限制并在电热丝Ⅱ弹力的作用下被弹出,确保活动导电片与接通片能够正常接触,避免长时间使用后活动导电片自身的塑性形变导致活动导电片与接通片之间接触不良而导致该装置工作不正常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工作的稳定性,此外,当活动导电片在电热丝Ⅱ的弹力作用下被弹出并与接通片接触时会发出清脆的敲击声,用来提醒使用者此时接通装置已经安装到位,提高了该装置的人性化和实用性。
[0014]3、本专利技术通过箱体外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装置且密封装置的数量为三个,
使得当单层加热底座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此时只需关闭对应的密封装置既可以将该加热区域进行密封,避免此时采取单板门进行闭关导致玻璃或是其他材质的单板门因加热区域较小而导致表面不同区域温差较大而导致变形甚至爆裂的问题,提高乐观该装置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软质塑料外架材质为耐高温软质塑料,使得软质塑料外架在高温的作用下会受热膨胀,使其能够更加紧贴箱体,增强其密封性能,同时软质塑料外架在高温下硬度为进一步降低,使得玻璃在软质塑料外架的内部发生形变的过程中有充足的余量,进一步降低玻璃或其他材质的单板门因受热不均发生变形和爆裂的几率,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房用智能式烤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2),所述固定槽(2)分为三层且每层的数量为五个,所述箱体(1)内腔一侧且位于每层固定槽(2)底部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支架(3)且安装支架(3)的总数量为九个,所述固定槽(2)内腔一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上开设有通电孔(4),所述箱体(1)的内腔通过安装支架(3)固定安装有加热底座装置(5),所述加热底座装置(5)的顶部卡接有接通装置(6)且接通装置(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接通装置(6)与通电孔(4)相配合,所述箱体(1)外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装置(7)且密封装置(7)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密封装置(7)的安装位置与加热底座装置(5)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房用智能式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座装置(5)包括底座外壳(51),所述底座外壳(5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滑槽(52)且安装滑槽(52)的数量为五个,所述底座外壳(51)通过安装滑槽(52)卡接有接通装置(6),所述底座外壳(51)顶部且位于安装滑槽(52)之间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放置支架(53),所述安装滑槽(52)的底部且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开设有矩形通孔且矩形通孔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接通片(54),所述底座外壳(5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丝Ⅰ(55)且电热丝Ⅰ(55)的外形呈连续的U型,所述电热丝Ⅰ(55)的外表面固定套机有导电环(56)且导电环(56)的位置与接通片(54)相对应,所述导电环(56)的顶部与接通片(54)的底部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厨房用智能式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通装置(6)包括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南
申请(专利权)人:陈俊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