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加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138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加热电路、选通电路和多条加热线;加热电路包括第一类加热信号输出端和第二类加热信号输出端;选通电路包括选通单元;第一类加热信号输出端与选通单元的第一类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选通单元的第一类信号输出端与加热线的第一端电连接;和/或,第二类加热信号输出端与选通单元的第二类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选通单元的第二类信号输出端与加热线的第二端电连接;与同一选通单元电连接的多条加热线的第一端与同一第一类加热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同一加热电路分时为多条加热线提供加热信号,可使加热电路的数量以及设计难度不随加热线条数增加而增加,降低显示模组成本。降低显示模组成本。降低显示模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加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加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逐渐成为两大主流显示面板。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夹持于该两者之间的液晶,依靠液晶的偏转角度控制像素的出光亮度。但是,在特殊温度下,例如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下,液晶材料的粘滞系数增加,响应速度变慢,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0003]目前,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模组中通常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多条加热线和为加热线提供加热信号的加热电路,但是,随着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增加,加热线的条数倍增,导致加热电路的数量或者设计难度增加,进而导致显示模组的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以实现加热电路的数量以及设计难度不随加热线条数增加而增加,降低显示模组成本。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0006]显示面板、控制电路、加热电路、选通电路以及多条加热线;所述加热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加热信号输出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加热信号输出端;所述选通电路包括至少一个选通单元,所述控制电路的选通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选通电路的选通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加热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电路的加热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0007]所述第一类加热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选通单元的第一类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选通单元的第一类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线的第一端电连接;和/或,所述第二类加热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选通单元的第二类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选通单元的第二类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多条加热线的第二端电连接;
[0008]与同一所述选通单元电连接的所述加热线的第一端与同一所述第一类加热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000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加热方法,适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模组,该方法包括:
[0010]所述控制电路向所述加热电路发送加热控制信号,以及向所述选通电路发送选通信号;
[0011]所述加热电路响应于所述加热控制信号,向所述选通电路发送加热信号;
[0012]所述选通电路响应于所述选通信号的导通电平,将所述加热信号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所述加热线;
[0013]所述加热线响应于所述加热信号,加热所述显示面板。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通过设置显示模组包括控制电路、选通电路、加热电路和多条加热线,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向选通电路发送的各选通信号的电平状态(导通电
平或截止电平),使得加热电路能够分时向多条加热线提供加热信号,进而使得多条加热线分时为显示模组中的显示面板提供热量,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加热线条数增多引发的加热电路数量增加或设计难度增加的问题,实现不增加加热电路数量,降低显示模组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线、选通电路、加热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加热线、选通电路、加热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加热线、选通电路、加热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选通电路的电路元件图;
[0021]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选通电路的电路元件图;
[0022]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选通电路的电路元件图;
[0023]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加热线以及选通电路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4]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传感器与显示面板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惠斯通电桥的电路元件图;
[0028]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分区与加热线排布的关系示意图;
[0029]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加热分区与加热线排布的关系示意图;
[0030]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加热分区与加热线排布的关系示意图;
[0031]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加热分区与发热源器件的排布方式示意图;
[0032]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加热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4]有鉴于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0035]显示面板、控制电路、加热电路、选通电路以及多条加热线;加热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加热信号输出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加热信号输出端;选通电路包括至少一个选通单元,控制电路的选通信号输出端与选通电路的选通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0036]第一类加热信号输出端与选通单元的第一类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选通单元的第一
类信号输出端与加热线的第一端电连接;和/或,第二类加热信号输出端与选通单元的第二类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选通单元的第二类信号输出端与加热线的第二端电连接;
[0037]与同一选通单元电连接的多条加热线的第一端与同一第一类加热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0038]以上是本申请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线、选通电路、加热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加热线、选通电路、加热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加热线、选通电路、加热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2的区别、以及图2-图5的区别在于加热电路30、选通电路40以及多条加热线50的具体连接方式。参见图1-图5,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0、控制电路20、加热电路30、选通电路40以及多条加热线50;加热电路3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加热信号输出端A-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加热信号输出端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控制电路、加热电路、选通电路以及多条加热线;所述加热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加热信号输出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加热信号输出端;所述选通电路包括至少一个选通单元,所述控制电路的选通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选通电路的选通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加热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电路的加热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类加热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选通单元的第一类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选通单元的第一类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线的第一端电连接;和/或,所述第二类加热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选通单元的第二类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选通单元的第二类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线的第二端电连接;与同一所述选通单元电连接的所述多条加热线的第一端与同一所述第一类加热信号输出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加热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选通电路的第一类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选通电路的第一类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线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选通电路包括: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以及多条选通信号线,所述选通信号线与所述控制电路的选通输出端电连接;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与各条所述加热线的第一端对应电连接,同一所述选通单元中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对应一条预设走线与同一所述第一类加热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同一所述选通单元中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其漏极与对应的所述加热线的第一端电连接,其源极对应一条所述预设走线与所述第一类加热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其栅极与不同的所述选通信号线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加热线的第二端与同一所述第二类加热信号输出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加热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选通电路的第二类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选通电路的第二类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线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选通信号线与所述控制电路的选通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选通电路包括: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以及多条选通信号线,所述选通信号线与所述控制电路的选通输出端电连接;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与各条所述加热线的第二端对应电连接;同一所述选通单元中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其漏极与对应的所述加热线的第二端电连接,其源极与所述第二类加热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其栅极与不同的所述选通信号线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和所述选通单元均集成于所述显示面板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设置,所述加热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或背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柔性线路板和印刷线路板;所述选通单元位于所述柔性线路或所述印刷线路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电路的温度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柔性线路板和印刷线路板,所述控制电路位于所述柔性线路板或所述印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香春丁晓源熊冠中赵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