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河道底泥的水下生态地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128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河道底泥的水下生态地毯,所述的水下生态地毯通过多个模块拼接而成,每个模块包括高分子生态附着毯、增氧系统、加药系统以及设置在高分子生态附着毯两侧的固定架,固定架两端分别设置有模块插头、模块插空及模块固定块,模块与模块之间通过共用一侧固定架固定连接,或者在沿固定架的长度方向上是通过模块插头、模块插空及模块固定块配合固定;所述的高分子生态附着毯表面均匀设置有安装孔,用于安装仿生水下植物,所述的增氧系统、加药系统设置在高分子生态附着毯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下生态地毯对污染河道的底泥中有机质的削减和含水率的降低有明显的作用效果,并且实施简单,维护方便。维护方便。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河道底泥的水下生态地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治理设备,尤其涉及河道湖泊的底泥治理及水质提升应用,属于底泥治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河道底质不仅作为水体的储存库,还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栖息地以及营养素再循环中心。
[0003]底泥与上覆水之间的污染物交换情况复杂,不仅受到水下地形、底泥含水率、污染物含量和浓度等底泥本身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也受到上覆水的水动力特性以及上覆水本身pH值、温度、污染物种类和浓度等上覆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且污染物不仅会在底泥和上覆水之间互相交换,不同污染物之间由于外界条件的改变也会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形成污染物之间的相互转移或转化。
[0004]在河道底部淤积大量有机污染物的情况下,通过与上覆水体的反复交换,不断向上释放高浓度污染,底泥即成为对水域污染贡献率较大的内源性污染源。
[0005]根据目前调研统计数据及行业工程实践经验,底泥对于非行洪河道的污染是导致水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污染贡献率约占到60%以上。
[0006]底泥中的有机物含量一般为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河道底泥的水下生态地毯,所述的水下生态地毯通过多个模块拼接而成,每个模块包括高分子生态附着毯(1)、增氧系统、加药系统以及设置在高分子生态附着毯(1)两侧的固定架(11),其特征在于:固定架(11)两端分别设置有模块插头(2)、模块插空(9)及模块固定块(10),模块与模块之间通过共用一侧固定架(11)固定连接,或者在沿固定架(11)的长度方向上是通过模块插头(2)、模块插空(9)及模块固定块(10)配合固定;所述的高分子生态附着毯(1)表面均匀设置有安装孔(12),用于安装仿生水下植物(5),所述的增氧系统、加药系统设置在高分子生态附着毯(1)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生态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氧系统包括增氧主管道(3)和支管(7),增氧主管道(3)通过管道和岸边的风机连接,每个模块的增氧主管道(3)从模块中部延伸,增氧主管道(3)两侧均匀设置多个支管(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生态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药系统包括生物制剂投加主管道(4)和分支管,生物制剂投加主管道(4)通过管道和岸边的生物制剂储罐的加料泵连接,每个模块的生物制剂投加主管道(4)从模块中部延伸,生物制剂投加主管道(4)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分支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生态地毯,其特征在于:生物制剂投加主管道(4)和增氧主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施怀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邦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