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阻抗校正装置设计方法及校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126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阻抗校正装置设计方法以及阻抗校正装置,该阻抗校正装置接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交流网侧,根据换流器阻抗校正的频率需求,通过特定的设计方法可以得到阻抗校正装置各设备参数。通过一次设备手段,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交流侧引入电容、电感设备,直接准确的改善其交流阻抗特性,避免了通过控制手段难以准确、有效的解决振荡的问题,使得柔性直流换流器的阻抗特性由一次设备主导,降低或削弱复杂的控制系统及其长链路延时对其阻抗特性的不利影响,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阻抗校正装置设计方法及校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直流输电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阻抗校正装置设计方法、阻抗校正装置以及一种采用该阻抗校正装置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因其有功、无功控制快速灵活,可为交流电网提供电压支撑,无换相失败等优势,近年来得到大力研究与应用。相比于传统两电平、三电平换流器拓扑,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拓扑采用子模块级联方式,更易实现高电压等级,降低交流谐波,极大地提升了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可行性,促进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及其工程推广应用。
[0003]然而随着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陆续投运,实际工程也相继中出现了以往交流工程和常规直流工程中不曾出现的新型振荡问题,引发电能质量和热稳定问题,严重时还因过电压、过电流而导致系统停运,对系统造成巨大损失。例如渝鄂背靠背柔直工程调试中曾两次出现高频谐振现象,振荡频率分别为1.8kHz和650Hz,鲁西背靠背直流工程一端柔直换流站通过长距离线路接入交流电网,此时发生了1.2kHz左右的高频振荡,导致联结变压器分接头损坏,造成系统停运。
[0004]随着国内外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不断建设,此类互联系统的谐波稳定性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与两电平电压源型换流器相比,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拓扑具有更为复杂的内部动态行为,因此其振荡稳定性问题和控制非常复杂。此外,工程中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控制系统链路延时较长,这使得针对某一频率进行振荡抑制的控制策略无法按照预期及时、准确的调节换流器输出,进而无法准确调节该频率下换流器阻抗,并会对其他频段的阻抗特性产生不确定的控制作用。由此可见,通过控制手段有效解决振荡问题十分困难。为此,有必要从一次设备层面,研究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阻抗特性的设备,使得柔性直流换流器的阻抗特性由一次设备主导,降低或削弱复杂的控制系统及其长链路延时对换流器阻抗特性的不利影响,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阻抗校正装置设计方法以及阻抗校正装置,该阻抗校正装置接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交流网侧,根据换流器阻抗校正的频率需求,通过特定的设计方法可以得到阻抗校正装置各设备参数,从而达到调节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特定频率及附近频率交流侧阻抗的目的,避免换流器与交流系统发生谐振,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阻抗校正装置设计方法,包括步骤:
[0007]根据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交流侧阻抗特性,选取需要进行换流器阻抗校正的频率
点f
op
以及阻抗校正支路串联谐振频率点f
os

[0008]计算阻抗校正装置中的电感器取值L
ic

[0009][0010]其中,L
MMC
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等效电感归算到交流网侧的电感值;
[0011]计算阻抗校正装置中的电容器取值C
ic

[0012][0013]进一步的,所述L
MMC
的取值包括,
[0014]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中存在交流变压器,则L
MMC
=L
t
+L
arm
/2;
[0015]否则L
MMC
=L
arm
/2;
[0016]其中,L
t
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交流变压器等效漏感,L
arm
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桥臂电抗换算到交流网侧的电感值。
[0017]进一步的,所述f
os
高于f
op

[0018]进一步的,针对所述计算得到的电感器取值L
ic
和电容器取值C
ic
,校核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不满足,则对换流器阻抗校正的频率点f
op
以及阻抗校正支路串联谐振频率点f
os
进行修正,并重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步骤,直至校核满足预设条件。
[0019]进一步的,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根据所述计算得到的电感器取值L
ic
和电容器取值C
ic
得到的电感器和电容器设备的成本和体积。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阻抗校正装置,包括电感器和电容器,所述电感器和电容器串联连接,所述电感器和电容器的取值由如上文中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确定。
[0021]进一步的,所述阻抗校正装置的一端连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交流网侧端口,另一端连接地电位。
[0022]进一步的,所述阻抗校正装置包括三相支路,各相支路的结构和参数均相同。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系统,包括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和阻抗校正装置,所述阻抗校正装置包括如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所述的阻抗校正装置。
[002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阻抗校正装置设计方法以及阻抗校正装置,该阻抗校正装置接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交流网侧,根据换流器阻抗校正的频率需求,通过特定的设计方法可以得到阻抗校正装置各设备参数。通过一次设备手段,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交流侧引入电容、电感设备,直接准确的改善其交流阻抗特性,避免了通过控制手段难以准确、有效的解决振荡的问题,使得柔性直流换流器的阻抗特性由一次设备主导,降低或削弱复杂的控制系统及其长链路延时对其阻抗特性的不利影响,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阻抗校正装置及其接入位置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阻抗校正装置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1示出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路结构示意图,图1中示出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包括六个桥臂,单个桥臂由多个子模块级联并串联桥臂电抗器构成,通过子模块投切控制形成期望的交流端口电压,进而控制其与交流系统的功率传输。通常,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受其调制度约束,交流侧需要接入变压器,实现网侧交流系统电压与其阀侧输出电压的匹配,此时变压器网侧即作为换流器的交流侧端口。个别情况下,网侧交流系统电压与换流器阀侧输出电压范围匹配,则无需接入变压器,此时,换流器接入交流系统的连接端口即可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阻抗校正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根据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交流侧阻抗特性,选取需要进行换流器阻抗校正的频率点f
op
以及阻抗校正支路串联谐振频率点f
os
;计算阻抗校正装置中的电感器取值L
ic
:其中,L
MMC
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等效电感归算到交流网侧的电感值;计算阻抗校正装置中的电容器取值C
i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
MMC
的取值包括,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中存在交流变压器,则L
MMC
=L
t
+L
arm
/2;否则L
MMC
=L
arm
/2;其中,L
t
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交流变压器等效漏感,L
arm
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桥臂电抗换算到交流网侧的电感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
os
高于f
o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美娟刘启建薛瑞李道洋行登江王先为赵菲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