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光艳专利>正文

一种混凝土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126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制备工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备用;S2、第一次搅拌;S3、第二次搅拌;本混凝土制备工艺通过准备原料和两次搅拌等工序能够加工制得混凝土,其工艺流程简单,制造方便快捷,通过本混凝土制备工艺制备的混凝土通过加入玻璃纤维和空心玻璃微珠增强了混凝土的韧性和致密性,通过加入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增加了混凝土的稳定性,提高了混凝土的牢固性,增加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提高了混凝土的使用质量,延长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延长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延长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普通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
[0003]普通混凝土一般都用于建造建筑物,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但是混凝土固有的脆性明显、韧性差、抗拉强度低等特点给水泥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0004]现有公告号为CN111470822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份数将10-20份二羟基苯基乙胺改性纤维、40-6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00-120份水、30-50份粉煤灰、20-40份河砂、5-15份碎石、6-10份减水剂倒入运输车搅拌。
[0005]上述的这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增强水泥承受冷融循环次数并且纤维的加入使得混凝土具有较高的界面性能,使得混凝土的性能保持更耐久,但是上述的这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其生产制备的工艺复杂,占地面积大,操作和生产不便;其生产制得的混凝土不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制备工艺,本混凝土制备工艺通过准备原料和两次搅拌等工序能够加工制得混凝土,其工艺流程简单,制造方便快捷,通过本混凝土制备工艺制备的混凝土通过加入玻璃纤维和空心玻璃微珠增强了混凝土的韧性和致密性,通过加入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增加了混凝土的稳定性,提高了混凝土的牢固性,增加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提高了混凝土的使用质量,延长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备用:按照质量份数取水20-30份、水泥18-34份、砂石混合物30-50份、玻璃纤维8-12份、空心玻璃微珠6-12份、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20-28份、减水剂6-10份和添加剂4-8份;S2、第一次搅拌:将水泥加入水泥搅拌机中,启动水泥搅拌机进行搅拌,再将砂石混合物、玻璃纤维、空心玻璃微珠和减水剂依次加入水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20-40min,得到预混料;S3、第二次搅拌:将水、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添加剂和预混料加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启动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得到混凝土。
[0008]优选的,所述S1中按照质量份数取水20份、水泥18份、砂石混合物30份、玻璃纤维8份、空心玻璃微珠6份、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20份、减水剂6份和添加剂4份。
[0009]优选的,所述S1中按照质量份数取水25份、水泥26份、砂石混合物40份、玻璃纤维10份、空心玻璃微珠9份、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24份、减水剂8份和添加剂6份。
[0010]优选的,所述S1中按照质量份数取水30份、水泥34份、砂石混合物50份、玻璃纤维12份、空心玻璃微珠12份、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28份、减水剂10份和添加剂8份。
[0011]优选的,所述添加剂包括水性氟碳乳液树脂、硅烷改性剂、增稠剂、消泡剂、润湿剂、分散剂、助溶剂和水,且水性氟碳乳液树脂、硅烷改性剂、增稠剂、消泡剂、润湿剂、分散剂、助溶剂和水的质量比为100:10:15:1:1:5:3:50-150。
[0012]优选的,所述增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润湿剂为聚丙烯酸钠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分散剂为1,3-丙二醇;所述助溶剂为异丙醇。
[0013]优选的,所述添加剂的制备步骤包括:S1、按照配比将水性氟碳乳液树脂、硅烷改性剂、润湿剂、分散剂、助溶剂和1/2的水在常温下以500-800r/min转速搅拌20-40min,得到第一溶液;S2、按照配比将增稠剂、消泡剂、成膜助剂和剩下的1/2的水在常温下以400-600r/min转速搅拌30-60min,得到第二溶液;S3、将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在50-70℃下以800-1000r/min转速搅拌35-55min,静置得到添加剂。
[0014]优选的,所述水泥为细度为280-400m2/kg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0015]优选的,所述砂石混合物中的砂和石子的质量比为3:2;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25μm;所述减水剂为含水率低于5%的聚羧酸减水剂。
[0016]优选的,所述S2中水泥搅拌机的转速为100-200r/min,所述S3中混凝土搅拌机的转速为20-120r/min。
[001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本混凝土制备工艺通过准备原料和两次搅拌等工序能够加工制得混凝土,其工艺流程简单,制造方便快捷;二、通过本混凝土制备工艺制备的混凝土通过加入玻璃纤维和空心玻璃微珠增强了混凝土的韧性和致密性,通过加入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增加了混凝土的稳定性,提高了混凝土的牢固性,增加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提高了混凝土的使用质量,延长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凝土制备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参考图1,一种混凝土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备用:按照质量份数取水20份、水泥18份、砂石混合物30份、玻璃纤维8份、空心玻璃微珠6份、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20份、减水剂6份和添加剂4份;S2、第一次搅拌:将水泥加入水泥搅拌机中,启动水泥搅拌机进行搅拌,再将砂石混合物、玻璃纤维、空心玻璃微珠和减水剂依次加入水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20min,得到预混料;S3、第二次搅拌:将水、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添加剂和预混料加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启动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得到混凝土。
[002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添加剂包括水性氟碳乳液树脂、硅烷改性剂、增稠剂、消泡剂、润湿剂、分散剂、助溶剂和水,且水性氟碳乳液树脂、硅烷改性剂、增稠剂、消泡剂、润湿剂、分散剂、助溶剂和水的质量比为100:10:15:1:1:5:3:50。
[002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增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润湿剂为聚丙烯酸钠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分散剂为1,3-丙二醇;所述助溶剂为异丙醇。
[002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备用:按照质量份数取水20-30份、水泥18-34份、砂石混合物30-50份、玻璃纤维8-12份、空心玻璃微珠6-12份、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20-28份、减水剂6-10份和添加剂4-8份;S2、第一次搅拌:将水泥加入水泥搅拌机中,启动水泥搅拌机进行搅拌,再将砂石混合物、玻璃纤维、空心玻璃微珠和减水剂依次加入水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20-40min,得到预混料;S3、第二次搅拌:将水、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添加剂和预混料加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启动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得到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按照质量份数取水20份、水泥18份、砂石混合物30份、玻璃纤维8份、空心玻璃微珠6份、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20份、减水剂6份和添加剂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按照质量份数取水25份、水泥26份、砂石混合物40份、玻璃纤维10份、空心玻璃微珠9份、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24份、减水剂8份和添加剂6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按照质量份数取水30份、水泥34份、砂石混合物50份、玻璃纤维12份、空心玻璃微珠12份、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28份、减水剂10份和添加剂8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水性氟碳乳液树脂、硅烷改性剂、增稠剂、消泡剂、润湿剂、分散剂、助溶剂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光艳
申请(专利权)人:梁光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