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站阵型映射到MIMO阵型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1253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单站阵型映射到MIMO阵型的设计方法,利用单站阵列逆向求解出MIMO收发阵型,以发射阵元和接收阵元的空间位置和数量为变量,以MIMO收发阵列经过等效相位中心原理合成的等效阵列与单站阵列的位置误差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函数,利用发射和接收阵列的轨迹模型建立约束条件,通过智能优化算法进行优化问题求解。选用该MIMO阵型的意义在于,圆环中所有阵元的波束在半径方向的投影相同,而螺旋阵列具有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的特征,使得该MIMO阵型的等效阵型表现出更好的随机性,而根据栅瓣抑制的原理,若等效阵型具有随机且空间分布较均匀的特征,在成像过程中可大大降低栅瓣出现的概率,从而提高成像的质量。从而提高成像的质量。从而提高成像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单站阵型映射到MIMO阵型的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号接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单站阵型映射到MIMO阵型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MIMO技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进行发送和接收,从而可以改善通信质量。它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通过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的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在传输信号上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更被视为下一代信号传输的核心技术。MIMO技术的实质是为系统提供空间分集增益与空间复用增益。
[0003]发射端通过空时技术将要发送的数据信号映射到多根天线上发送出去,接收端将每个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空时译码从而恢复出发射端发送的数据信号。根据空时映射方法的不同,MIMO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空间分集是指利用多根发送天线将具有相同信息的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发送出去,同时在接收机端获得同一个数据符号的多个独立衰落的信号,从而获得分集提高接收可靠性。举例来说,在慢瑞利衰落信道中,使用一根发射天线n根接收天线,发送信号通过n个不同的路径。如果各个天线之间的衰落是独立的,则可以获得的最大分集增益为n。对于发射分集技术来说,同样是利用多条路径的增益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一个具有m根发射天线、n根接收天线的系统中,如果天线对之间的路径增益是独立均匀分布的瑞利衰落,则可以获得的最大分集增益为m
×
n。
[0004]在MIMO阵列的研究中,发现曲线MIMO阵列几何阵型可以很好的避免等效阵元出现阴影的现象,如果发射孔径函数和接收孔径函数均为确定的几何结构,则MIMO的成像性能便可相应的确定,由于圆环中所有的波束在半径方向的投影是相同的,而螺旋阵列在空间上具有非均匀分布的特征,两者形成的等效阵列可以尽量减少等效阵元出现阴影效应,而且相比于方形阵列来说,曲线阵列作为非规则MIMO阵列的等效孔径表现出更好的随机性,从而降低栅瓣出现的概率,改善MIMO阵列的成像性能;基于此,如何降低成像过程中栅瓣出现的概率,提高成像的质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成像过程中栅瓣出现概率低,成像质量高的基于单站阵型映射到MIMO阵型的设计方法。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单站阵型映射到MIMO阵型的设计方法,利用单站阵列逆向求解出MIMO收发阵型。
[0007]进一步的,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输入单站阵列的位置和阵元数;
[0009]步骤2:将单站阵列的位置和阵元数代入阵型约束函数;
[0010]步骤3:利用智能优化算法进行优化;
[0011]步骤4:确定MIMO收发阵列位置和数量;
[0012]步骤5:判断阵型误差是否最小化,若否,进入步骤6,;若是,结束计算;
[0013]步骤6:重新进行步骤3,根据约束条件迭代计算出最优的待定参数值,重新确定MIMO收发阵列位置和数量,再由等效相位中心原理得到MIMO等效阵列的位置和数量。
[0014]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述阵型约束函数包括设计MIMO接收阵列的阵元数用N
R
表示,MIMO发射阵列的阵元数用N
T
表示,等效阵列(即初始单站阵列)的阵元数用N
E
表示,则
[0015][0016]其中,A,B为修改的sigmoid函数的待定参数,i为接收阵列的圈数索引,I为总圈数。
[0017]收发阵元位置设置,即直角坐标系为:
[0018][0019]其中,Δθ
R
为每个接收阵元对应的角度;
[0020][0021]其中,Δθ
T
为每个发射阵元对应的角度;
[0022]根据等效相位中心定理得等效阵元的位置为:
[0023][0024]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所述智能优选算法包括以下限制条件:
[0025][0026]其中,λ为加权系数(0<λ<1),P
E
(r
E
)为初始单站阵型的位置函数,M
max
为MIMO接收螺旋阵列每一圈的最大阵元数,M
min
为MIMO接收螺旋阵列每一圈的最小阵元数。
[0027]进一步的,在步骤4中,通过步骤3确定A和B的值,随后通过步骤2中的阵型约束函数来计算确定MIMO收发阵列位置和数量。
[0028]进一步的,在步骤5中,判断误差大小的公式为:
[0029][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在相同性能指标的要求下,通过单站阵型逆向求解出MIMO收发阵型,使其合成的等效阵列与初始的单站阵列的位置误差尽可能小,且其等效阵型具有随机且空间分布较均匀的特征,在成像过程中可大大降低栅瓣出现的概率,从而提高成像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单站阵列逆映射到MIMO螺旋阵列的流程图;
[0032]图2为初始单站阵列图;
[0033]图3为MIMO收发阵列图;
[0034]图4为MIMO等效阵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003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单站阵型映射到MIMO阵型的设计方法,利用单站阵列逆向求解出MIMO收发阵型。
[0037]进一步的,包括以下步骤:
[0038]步骤1:输入单站阵列的位置和阵元数;
[0039]步骤2:将单站阵列的位置和阵元数代入阵型约束函数;
[0040]所述阵型约束函数包括设计MIMO接收阵列的阵元数用N
R
表示,MIMO发射阵列的阵元数用N
T
表示,等效阵列(即初始单站阵列)的阵元数用N
E
表示,则
[0041][0042]其中,A,B为修改的sigmoid函数的待定参数,i为接收阵列的圈数索引,I为总圈数。
[0043]收发阵元位置设置,即直角坐标系为:
[0044][0045]其中,Δθ
R
为每个接收阵元对应的角度;
[0046][0047]其中,Δθ
T
为每个发射阵元对应的角度;
[0048]根据等效相位中心定理得等效阵元的位置为:
[0049][0050]步骤3:利用智能优化算法进行优化;
[0051]所述智能优选算法包括以下限制条件:
[0052][0053]其中,λ为加权系数(0<λ<1),P
E
(r
E
)为初始单站阵型的位置函数,M
max
为MIMO接收螺旋阵列每一圈的最大阵元数,M
min
为MIMO接收螺旋阵列每一圈的最小阵元数。...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站阵型映射到MIMO阵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单站阵列逆向求解出MIMO收发阵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站阵型映射到MIMO阵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输入单站阵列的位置和阵元数;步骤2:将单站阵列的位置和阵元数代入阵型约束函数;步骤3:利用智能优化算法进行优化;步骤4:确定MIMO收发阵列位置和数量;步骤5:判断阵型误差是否最小化,若否,进入步骤6,;若是,结束计算;步骤6:重新进行步骤3,根据约束条件迭代计算出最优的待定参数值,重新确定MIMO收发阵列位置和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站阵型映射到MIMO阵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阵型约束函数包括设计MIMO接收阵列的阵元数用N
R
表示,MIMO发射阵列的阵元数用N
T
表示,等效阵列(即初始单站阵列)的阵元数用N
E
表示,则其中,A,B为修改的sigmoid函数的待定参数,i为接收阵列的圈数索引,I为总圈数。收发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丽李银伟李萍朱亦鸣尹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