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土壤DOM-Se及冬小麦硒富集效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1225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土壤D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土壤DOM-Se及冬小麦硒富集效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土壤DOM-Se 及冬小麦硒富集效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硒是人和动物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被称为“双刃剑”的硒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都会对人和动物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人体硒的日均摄入量标准很窄,缺乏(<40μg
·
d-1
)、充足(55μg
·
d-1
左右)和毒害(>400 μg
·
d-1
)剂量间差异较小,较难把控。
[0003]我国土壤含硒量变幅较大,从东北到西南有一条缺硒带,低硒地区施用的硒肥,只有5~30%被植物吸收利用,而70~90%则残留在土壤中并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转化和迁移,对水体乃至人类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危害。土壤是植物硒的直接来源,因而,如何提高外源硒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风险,进而达到合理安全的生物强化是当前多学科研究的热点。
[0004]中国是秸秆生产大国,秸秆大量焚烧、堆弃带来的环境污染危害较为严重,而长期秸秆还田可提高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养分浓度,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同时影响土壤中硒的有效性。
[0005]冬小麦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冬小麦种植前,玉米秸秆大量焚烧、堆弃带来的环境污染危害较为严重。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以满足人体除常规能量供给外更高级别的营养需求十分迫切。因此探究秸秆还田对硒形态转化的作用,综合评价秸秆源DOM对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对提高谷类食品硒含量,降低硒的生态环境风险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0006]自然土壤中与DOM结合的亲水性有机酸结合态硒、富里酸结合态硒和胡敏酸结合态硒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不同,因而最终导致作物对硒的富集能力不同。研究表明亲水性有机酸结合态硒和富里酸结合态硒是土壤中硒被吸收利用的主要形态(Wang et al.,2019),然而实际应用中外源施入有机物料(如秸秆)和无机硒肥时,如何提高小麦硒含量、硒肥的施用量的确定及如何降低其潜在环境威胁等方面依然缺乏依据。因此,研发一种可以在不同土壤条件下提升土壤溶解性有机硒含量进而提高小麦硒富集效率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小麦在富硒过程中对土壤硒的利用效率偏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土壤DOM-Se及冬小麦硒富集效率的方法。
[0008]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土壤 DOM-Se及冬小麦硒富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9]1)秸秆还田:对土地进行15-25cm以上的深耕,将玉米秸秆粉碎至1-2cm并以4000-15000kg/公顷的比例与表层土壤混合均匀,同时分别施加尿素调节土壤C:N比为25:1和
7500kg/公顷的磷肥;将10kg/公顷的亚硒酸钠施入土壤并混合均匀,精细整地后耕平;
[0010]2)种子杀菌:用浓度为3%的双氧水浸泡小麦种子20分钟,挑去干瘪发霉的坏种,然后将小麦种子晾干备用;
[0011]3)播种:将步骤2)中的小麦种子进行条播,播种深度为3-5cm,行间距保持20-30cm;
[0012]4)管理:冬小麦返青后,按照1500kg/公顷的比例追施尿素和磷肥;
[0013]5)收割:播种约8个月后,收获成熟小麦穗。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
[0015]1)本专利技术可通过提高土壤对外源亚硒酸盐的利用效率,针对不同酸碱度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种植富硒小麦;
[0016]2)本专利技术采用玉米秸秆与外源亚硒酸盐共施可将快速结合到土壤固相组分中的无效或缓效态硒转化为有效态硒,通过调节秸秆还田量,使得土壤中的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升高,进而提升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结合态硒含量;
[0017]3)本专利技术方法经由小麦根部富集吸收后,最终富集到籽粒中,进而生产出硒含量高于未处理土壤种植的小麦,保证了小麦生育期对硒的需求,使得最终生产出的富硒小麦硒含量既能满足人体日均所需,又不会因含量过高而引起毒害效应;
[0018]4)本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可减少外源无机硒的施加量从而降低成本,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土壤类型的小麦种植地区,解决了以往富硒小麦过程中,无机硒对小麦的毒害作用,以及小麦成品中无机硒残留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0019]5)本专利技术采用大田培育冬小麦,有利于缺硒地区冬小麦富硒技术的推广和富硒小麦的工业化生产;
[0020]6)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玉米秸秆大量焚烧、堆弃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农业富硒措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2]实施例1:杨凌塿土中提高土壤溶解性有机结合态硒和小麦硒含量的方法步骤为:
[0023](1)秸秆还田:对土地进行25cm以上的深耕,将玉米秸秆粉碎小于1cm并以7500kg/公顷的比例与杨凌塿土的表层土壤混合均匀,同时分别施加尿素调节土壤C:N比为25:1和7500kg/公顷的磷肥,将10kg/公顷的亚硒酸钠施入土壤并混合均匀,精细整地后耕平;
[0024](2)种子杀菌:用浓度为3%的双氧水浸泡小麦种子20分钟,挑去干瘪发霉等坏种,然后将小麦种子晾干备用;
[0025](3)播种:将步骤(2)中的小麦种子进行条播,播种深度为 3-5cm,行间距保持20-30cm;
[0026](4)管理:冬小麦返青后,按照1500kg/公顷的比例追施尿素和磷肥;
[0027](5)收割:播种约8个月后,收获成熟小麦穗。
[0028](6)秸秆还田后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结合态硒含量及小麦籽粒硒含量见表1。
[0029]表1杨凌塿土秸秆还田后土壤溶解性有机结合态硒及小麦籽粒硒含量
[0030] 对照土秸秆还田土还田后硒含量增幅(%)亲水性有机酸结合态硒(μg/kg)101.42
±
5.94111.43
±
6.649.9富里酸结合态硒(μg/kg)16.44
±
1.3530.58
±
8.5486.0胡敏酸结合态硒(μg/kg)9.23
±
0.0028.88
±
5.67212.9小麦籽粒硒(mg/kg)1.09
±
0.091.40
±
0.1628.4
[0031]实施例2:江西红壤中提高土壤溶解性有机结合态硒和小麦硒含量的方法步骤为:
[0032](1)秸秆还田:对土地进行20cm以上的深耕,将玉米秸秆粉碎小于1.5cm并以6000kg/公顷的比例与杨凌塿土的表层土壤混合均匀,同时分别施加尿素调节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土壤DOM-Se及冬小麦硒富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秸秆还田:对土地进行15-25cm以上的深耕,将玉米秸秆粉碎至1-2cm并以4000-15000kg/公顷的比例与表层土壤混合均匀,同时分别施加尿素调节土壤C:N比为25:1和7500kg/公顷的磷肥;将10kg/公顷的亚硒酸钠施入土壤并混合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任兆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