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定娥专利>正文

一种沃柑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117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沃柑的栽培方法,包括:S1.种植地选择与整理、S2.选苗定植、S3.幼苗期管理、S4.结果期管理、S5.采摘,通过对沃柑生长的各个时期,进行不同种类和不同营养物质的施肥,保证了各个时期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能够有利于植物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促进光合作用,加快沃柑的生长,提高产量,缩短时间,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不会造成土壤板结,同时增强沃柑的抗病性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沃柑的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果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沃柑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沃柑为芸香科柑橘属多年生常绿果树,属于宽皮柑橘类型。沃柑具有外观漂亮、树势强健、品质优良、晚熟、早结丰产、果实采收期长、耐寒、耐旱、适应性广和抗病性强等特点,且果味独特沃柑易剥、味美、糖度高,维生素C、钙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含量较高,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适宜作为晚熟杂柑品种进行推广。
[0003]虽然当前沃柑发展势头迅猛,面积、产量、效益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表现,但是存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技术不过硬,导致产业化种植产量和品质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沃柑的栽培方法,可以高效的栽培沃柑,控制病虫危害,使沃柑生长更快,果实更粗壮、结果实率更高、营养更丰富,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沃柑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种植地选择与整理:选择海拔1000-1500m、土壤表层深40-60cm、富含有机质、坡度小于20
°
,PH值6-6.5为宜;翻耕土地并施土壤改良剂;挖定植穴,定植穴行株距为2-2.5m
×
3-3.5m,定植穴规格为长0.4-0.5m*宽0.4-0.5m*0.6-0.8m,每穴施1.5-2.5kg底肥后覆盖一层5cm的细土。
[0006]所述土壤改良剂含有25-30份沃柑秸秆、10-15份风化煤、麦饭石12-18份、腐殖酸2-7份、纳米活性炭3-8份。S2.选苗定植:选择无病、健壮的沃柑苗进行定植,剪掉苗木伤根和过长的主根,填入细土后向上轻提苗木,再填土并压实,且使土齐苗木的根颈,后浇水定植。
[0007]苗木定植前分别用120ppm的吲哚乙酸与吲哚丁酸混合液和2.5%高锰酸液溶液浸泡5-8min。
[0008]S3.幼苗期管理:a、修剪:一年后定主干40-50cm, 待春梢抽出后,选留3-5枝强壮的分枝,以后每趟梢均选留3-4个长势均匀,分布合理的枝梢,在梢老熟后,短剪并留下20-25cm的枝梢,促下一批新梢萌发。
[0009]b、施肥:幼树春梢转绿后施1次磷钾复合肥,每株1.5-2kg;冬季以有机肥为主,增施过磷酸钙、尿素,每株施用有机肥4-5kg,每株施用过磷酸钙60-80g、尿素120-150g;第二年秋梢老熟后,喷施1次120ppm的赤霉素和吲哚乙酸的混合液。
[0010]S4.结果期管理:a、施肥:开花期每隔10-15天喷施1次叶面肥,所述叶面肥包括磷酸二氢钾7-8份、硫酸锌2-3份、硫酸镁0.8-1份、钼酸钠1-3份、过磷酸钙1-2份、芸苔素内酯0.1-0.2份;坐果期在
树冠滴水线处开沟施有机肥每株8-15kg、复合肥1-2kg。
[0011]b、修剪:夏剪短截衰弱枝与病虫枝,秋剪在秋梢萌发前8-10天进行修剪,使得整体通风透光,剪除部分荫蔽内膛枝,剪除纤弱枝、病虫枝、徒长枝。S5.采摘:采摘时,选择晴天进行摘果,将外表呈金黄色的沃柑果子轻摘轻放。
[0012]优选地,步骤S1所述底肥按重量份包括:腐熟畜禽粪60-75份、沃柑皮25-30份、花生麸18-22份、尿素6-8份,磷酸二氢钾5-7份、硫酸钾4-6份,硫酸钙2-5份、菜籽饼粕18-25份、酵素菌0.4-1.5份、侧孢芽孢杆菌0.3-0.7优选地,步骤S4叶面肥每株喷施120-150ml。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才沃柑栽培地整地时施用土壤改良剂,能通过置换土壤中大量的钠离子,改善土壤化学组成,使得土壤形成团聚结构,增加土壤透水性、通气性,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碱化土壤改良剂还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成分,能提高植物在碱化土壤中的生长活力。
[0014]2、通过对沃柑生长的各个时期,进行不同种类和不同营养物质的施肥,保证了各个时期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能够有利于植物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促进光合作用,加快沃柑的生长,提高产量,缩短时间,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不会造成土壤板结,同时增强沃柑的抗病性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6]实施例1一种沃柑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种植地选择与整理:选择海拔1000-1500m、土壤表层深40-60cm、富含有机质、坡度小于20
°
,PH值6-6.5为宜;翻耕土地并施土壤改良剂;挖定植穴,定植穴行株距2.5m
×
3m,定植穴规格为长0.5m* 0.5m*0.8m,每穴施2kg底肥后覆盖一层5cm的细土。
[0017]所述土壤改良剂含有25份沃柑秸秆、10份风化煤、麦饭石12份、腐殖酸2份、纳米活性炭3份。
[0018]底肥按重量份包括:腐熟畜禽粪60份、沃柑皮25份、花生麸18份、尿素6份,磷酸二氢钾5份、硫酸钾4份,硫酸钙2份、菜籽饼粕18份、酵素菌0.4份、侧孢芽孢杆菌0.3份。S2.选苗定植:选择无病、健壮的沃柑苗进行定植,剪掉苗木伤根和过长的主根,填入细土后向上轻提苗木,再填土并压实,且使土齐苗木的根颈,后浇水定植。
[0019]苗木定植前分别用120ppm的吲哚乙酸与吲哚丁酸混合液和2.5%高锰酸液溶液浸泡5min。
[0020]S3.幼苗期管理:a、修剪:一年后定主干40-50cm, 待春梢抽出后,选留3-5枝强壮的分枝,以后每趟梢均选留3-4个长势均匀,分布合理的枝梢,在梢老熟后,短剪并留下20-25cm的枝梢,促下一批新梢萌发。
[0021]b、施肥:幼树春梢转绿后施1次磷钾复合肥,每株1.5kg;冬季以有机肥为主,增施过磷酸钙、尿素,每株施用有机肥4kg,每株施用过磷酸钙60g、尿素120g;第二年秋梢老熟后,喷施1次120ppm的赤霉素和吲哚乙酸的混合液。
[0022]S4.结果期管理:a、施肥:开花期每隔10-15天喷施1次叶面肥,每株喷施120ml,所述叶面肥包括磷酸二氢钾7份、硫酸锌2份、硫酸镁0.8份、钼酸钠1份、过磷酸钙1份、芸苔素内酯0.1份;坐果期在树冠滴水线处开沟施有机肥每株8kg、复合肥1kg。
[0023]b、修剪:夏剪短截衰弱枝与病虫枝,秋剪在秋梢萌发前8-10天进行修剪,使得整体通风透光,剪除部分荫蔽内膛枝,剪除纤弱枝、病虫枝、徒长枝。S5.采摘:采摘时,选择晴天进行摘果,将外表呈金黄色的沃柑果子轻摘轻放。
[0024]实施例2一种沃柑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种植地选择与整理:选择海拔1000-1500m、土壤表层深40-60cm、富含有机质、坡度小于20
°
,PH值6-6.5为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沃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种植地选择与整理:选择海拔1000-1500m、土壤表层深40-60cm、富含有机质、坡度小于20
°
,PH值6-6.5为宜;翻耕土地并施土壤改良剂;挖定植穴,定植穴行株距为2-2.5m
×
3-3.5m,定植穴规格为长0.4-0.5m*宽0.4-0.5m*0.6-0.8m,每穴施1.5-2.5kg底肥后覆盖一层5cm的细土;所述土壤改良剂含有25-30份沃柑秸秆、10-15份风化煤、麦饭石12-18份、腐殖酸2-7份、纳米活性炭3-8份;S2.选苗定植:选择无病、健壮的沃柑苗进行定植,剪掉苗木伤根和过长的主根,填入细土后向上轻提苗木,再填土并压实,且使土齐苗木的根颈,后浇水定植;苗木定植前分别用120ppm的吲哚乙酸与吲哚丁酸混合液和2.5%高锰酸液溶液浸泡5-8min;S3.幼苗期管理:a、修剪:一年后定主干40-50cm, 待春梢抽出后,选留3-5枝强壮的分枝,以后每趟梢均选留3-4个长势均匀,分布合理的枝梢,在梢老熟后,短剪并留下20-25cm的枝梢,促下一批新梢萌发;b、施肥:幼树春梢转绿后施1次磷钾复合肥,每株1.5-2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定娥
申请(专利权)人:陈定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