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剪机组的纵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110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纵剪机组的纵剪装置,涉及纵剪机技术领域,包括基板,基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座,两个支撑座之间转动设置有上刀轴和下刀轴,上刀轴包括两个相互插接配合的上半轴,下刀轴包括两个相互插接配合的下半轴,支撑座内安装有纵向调节机构;上半轴周侧套设有内刀座和内刀具,下半轴周侧套设有外刀座和外刀具,内刀座与外刀座抵接配合,内刀具与外刀具剪切配合;上半轴和下半轴上均设置有横向调节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外刀具和内刀具的快速拆装和精准调节,从而实现了纵剪装置的快速换刀,提高了换刀效率,同时通过内刀座和外刀座的配合避免了纵剪过程中刀具的晃动,提高了纵剪装置运行的稳定。剪装置运行的稳定。剪装置运行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纵剪机组的纵剪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纵剪机
,尤其涉及一种纵剪机组的纵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管成型加工前需要对带钢进行初步加工,初步加工是对带钢的边沿通过纵剪机进行修边。纵剪机又称纵剪线、纵切机、分条机,适用于进行金属带料的纵向剪切工作。
[0003]专利公告号为CN104400433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加工方便的金属板材双边纵剪机,包括左右两个箱体,在两个箱体上分别安装刀轴、刀头组件和刀片,在分别切除工件两端废料的同时,可实现分别单独快速换刀;在床身和左右两个箱体之间分别安装宽度调节机构,可以调整左右剪切部分之间的距离,使产品换型操作简单、可靠;碎料机构能够实现废料的自动断料并导出,不需人工进行处理;碾压机构能够有效去除毛刺,使工件边缘平整光滑。
[0004]现有技术中,刀片的更换需要跟同刀轴一起先从箱体上拆卸下来,再将刀片从刀轴上取下,才能实现换刀,由于刀轴和刀片的质量大,更换过程中需要采用天车和多个工人进行操作配合,操作步骤复杂且难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纵剪机组的纵剪装置,具有快速换刀、调节精准、纵剪稳定的特点。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纵剪机组的纵剪装置,包括基板,基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座,两个支撑座之间转动设置有上刀轴和下刀轴,其中,一个支撑座固设于基板上,另一个支撑座滑动于基板上;上刀轴包括两个相互插接配合的上半轴,下刀轴包括两个相互插接配合的下半轴,支撑座内安装有一个上半轴和一个下半轴和驱动上半轴升降的纵向调节机构;上半轴周侧套设有内刀座且内刀座一侧固设有内刀具,下半轴周侧套设有外刀座且外刀座一侧固设有外刀具,内刀座与外刀座抵接配合,内刀具与外刀具剪切配合;上半轴和下半轴上均设置有用于分别推动对应内刀座和外刀座的滑动的横向调节机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配过程中,两个支撑座可分离,此时两个上半轴和两个下半轴均分离,内刀具可直接从上刀轴上拆装更换,外刀具可直接从下刀轴上拆装更换;调节过程中,两个内刀座和两个外刀座之间可快速靠拢并且精准定位;纵剪过程中,带钢从上刀轴和下刀轴之间穿过,内刀具和外刀具配合下可对带钢边沿进行剪切。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外刀具和内刀具的快速拆装和精准调节,从而实现了纵剪装置的快速换刀,可单人操作且工序简单,提高了换刀效率,同时通过内刀座和外刀座的配合避免了纵剪过程中刀具的晃动,提高了纵剪装置运行的稳定。
[0009]进一步设置为:纵向调节机构包括固设于支撑座内的固下座和升降活动于支撑座内的动上座,动上座和固下座上下相对设置,支撑座顶端螺纹穿设的螺杆且螺杆底端与动
上座连接,支撑座上固设有与螺杆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动上座内转动设置有上半轴,固下座内转动设置有下半轴,上半轴和下半轴相互平行设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启动后,螺杆转动并带动动上座在支撑座内升降,从而实现内刀座和外刀座的分离,方便刀具的更换和位置调节。
[0011]进一步设置为:横向调节机构包括定位环,定位环一端转动设置有旋转环,旋转环远离定位环的一端内螺纹配合有调整环,调整环内壁固设有限位块,上刀轴和下刀轴外壁沿各自轴线方向均开设有与限位块滑移配合的限位槽,调节环远离旋转环的一端与内刀座/外刀座固连。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环转动过程中,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适配,推动调节环在上半轴/下半轴上滑动,从而实现刀具位置的调节。
[0013]进一步设置为:内刀座周侧设置有内圈壁,外刀座周侧设置有外圈壁;当内刀具与外刀具剪切配合时,内圈壁与外圈壁相互贴合。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刀座和外刀座靠拢过程后,此时内刀具和外刀具处于剪切位置,而内圈壁和外圈壁处于相互贴合位置。
[0015]进一步设置为:定位环的周侧转动设置有锥齿轮,锥齿轮与旋转环啮合并驱动其转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器具可转动锥齿轮,从而带动旋转环转动,同时锥齿轮和旋转环之间的咬合力也方便锁死旋转环。
[0017]进一步设置为:内刀具与内刀座之间通过锁定螺栓固定,外刀具与外刀座之间通过锁定螺栓固定,内刀具/外刀具上开设有多个用于锁定螺栓贯穿的通孔。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刀具和外刀具均采用可拆装更换安装方式,无阻碍的换刀大大提高了换刀效率。
[0019]进一步设置为:基板的一端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移设置有滑板,一个支撑座固定在滑板,基板上穿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滑板的定位螺栓。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板在滑槽内滑动,从而带动一个支撑座可相对另一个支撑座实现间距调节,采用定位螺栓方式锁定滑板位置。
[0021]进一步设置为:基板远离滑槽的一端设置有动力箱,动力箱与上刀轴和下刀轴之间通过万向联轴器传动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箱内驱动力通过万向联轴器传递给上刀轴和下刀轴,最终带动内刀具和外刀具的剪切。
[002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外刀具通过锁定螺栓可拆卸固定在外刀座上,内刀具通过锁定螺栓可拆卸固定在内刀座上,两个上半轴和两个下半轴相互分离后,外刀具和内刀具可快速拆装,最终实现快速换刀;(2)通过内刀具和外刀具的移动,使得两个内刀具和两个外刀具之间的间距实现调节,从而实现了带钢纵剪宽度的精准调节;(3)纵剪过程中,通过内刀座和外刀座的配合避免了纵剪过程中内刀具和外刀具的晃动,提高了纵剪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上半轴及横向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0025]附图标记:1、基板;2、支撑座;3、上刀轴;30、上半轴;4、下刀轴;40、下半轴;5、内刀座;50、内圈壁;6、内刀具;7、外刀座;70、外圈壁;8、外刀具;9、固下座;10、动上座;11、螺杆;12、伺服电机;13、定位环;14、旋转环;15、调整环;16、限位块;17、限位槽;18、锥齿轮;19、锁定螺栓;20、通孔;21、滑槽;22、滑板;23、定位螺栓;24、动力箱;25、万向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7]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纵剪机组的纵剪装置,包括基板1,基板1呈长方体状,基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座2,两个支撑座2相对设置,其中,一个支撑座2固设于基板1上,另一个支撑座2滑动于基板1上。基板1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21,滑槽21内沿其开设方向滑移设置有滑板22,滑动的支撑座2直接固定在滑板22,基板1两侧壁均穿设有多个定位螺栓23,定位螺栓23穿过基板1侧壁进入到滑槽21并抵接在滑板22表面,从而实现滑板22的精准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剪机组的纵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基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座(2),两个支撑座(2)之间转动设置有上刀轴(3)和下刀轴(4),其中,一个支撑座(2)固设于基板(1)上,另一个支撑座(2)滑动于基板(1)上;上刀轴(3)包括两个相互插接配合的上半轴(30),下刀轴(4)包括两个相互插接配合的下半轴(40),支撑座(2)内安装有一个上半轴(30)和一个下半轴(40)和驱动上半轴(30)升降的纵向调节机构;上半轴(30)周侧套设有内刀座(5)且内刀座(5)一侧固设有内刀具(6),下半轴(40)周侧套设有外刀座(7)且外刀座(7)一侧固设有外刀具(8),内刀座(5)与外刀座(7)抵接配合,内刀具(6)与外刀具(8)剪切配合;上半轴(30)和下半轴(40)上均设置有用于分别推动对应内刀座(5)和外刀座(7)的滑动的横向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剪机组的纵剪装置,其特征在于:纵向调节机构包括固设于支撑座(2)内的固下座(9)和升降活动于支撑座(2)内的动上座(10),动上座(10)和固下座(9)上下相对设置,支撑座(2)顶端螺纹穿设的螺杆(11)且螺杆(11)底端与动上座(10)连接,支撑座(2)上固设有与螺杆(11)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12),动上座(10)内转动设置有上半轴(30),固下座(9)内转动设置有下半轴(40),上半轴(30)和下半轴(40)相互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纵剪机组的纵剪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调节机构包括定位环(13),定位环(13)一端转动设置有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风军史慎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神州通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