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精确移动测量喷雾流量的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106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33
一种可精确移动测量喷雾流量的实验装置,属于喷雾冷却和内燃机喷雾技术领域,其包含喷雾质量流量测量和测量液体收集装置。其中,喷雾质量流量测量装置固紧手轮能够通过固紧螺杆控制固定夹板来固定金属试管,Y向控制手轮能够通过Y向双线丝杠与Y向直线轴承座的共同作用控制金属试管固定架的主体结构的Y方向相对位置精确的移动,X向控制手轮能够通过X向双线丝杠与X向直线轴承座的共同作用控制Y向支撑底座的X方向相对位置精确的移动;金属试管的壁厚相比玻璃试管壁厚小得多,能够减少试管采集喷雾场局部液体时的误差;液体收集盒设有液体注入口和抽气口以消除喷雾过程中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附着或悬挂在金属试管壁的现象。象。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精确移动测量喷雾流量的实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喷雾冷却和内燃机喷雾
,包含喷雾流量测量和测量液体收集装置,该装置用于测量喷雾场流量的空间分布等性能参数。

技术介绍

[0002]喷雾是喷雾冷却和内燃机喷雾领域的必要过程,良好的喷雾效果不仅在喷雾冷却过程中可以明显地提高换热效率,而且在内燃机喷雾过程中可以充分雾化燃油,提高燃烧效率。流量的分布是研究喷雾场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喷雾过程中流量的分布可以直接获得喷雾场通量等参数的分布规律,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0003]通常喷雾场流量大多用试管对喷雾场定点采集液体样本,由于玻璃试管壁较厚(约1-2mm),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从而影响测量精度。本实验装置液体采集部分采用壁厚更薄的不锈钢管(以下成为金属试管)和软管的配合方式。
[0004]在喷雾流量空间分布测量过程中,更精确的流量分布测量需要更细钢管对喷雾场进行划分,工质由于其表面张力的存在会存留钢管内或悬滴在金属试管出口,无法对其准确全部采集,从而导致较大误差。
[0005]通常喷雾场的测量过程需要多次移动实验装置以达到全面测量喷雾场性能参数的要求,然而,每次对装置的移动需要重新标定和校准装置位置,使其保持水平并准确移动到要测量的喷雾场的准确位置,该过程既费时又有可能产生操作误差。本实验装置能够在一次位置标定完成后无需进行移动即可精确移动测量喷雾场全部位置的流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可精确移动测量喷雾流量的实验装置,其主要目的是测量喷雾流量的空间分布。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可精确移动测量喷雾流量的实验装置,包括金属试管固定架(图1),金属试管(阵列)23和液体收集盒25。
[0009]所述的金属试管固定架用于固定阵列排布的金属试管23,能够实现在XY两个方向的移动,其结构包括固紧手轮1,深沟球轴承2,固紧螺杆3,光轴4,固定夹板5,直线轴承6,吊脚7,Y向支撑底座8,Y向直线轴承座9,Y向直线轴承10,Y向双线丝杠11,Y向光轴12,Y向深沟球轴承13,Y向控制手轮14,X向支撑底座15,X向直线轴承座16,X向直线轴承17,X向光轴18,X向双线丝杠19,X向深沟球轴承20,X向控制手轮21,支撑柱22,金属试管23,底座24。所述部件1-6在XY两个自由度均有设置。所述部件9-21除11,14,19和21均为对称部件。所述的液体收集盒25,其结构包括液体排放口26,液体注入口27和抽气口28。
[0010]所述的固紧手轮1通过螺纹胶与固紧螺杆3的一端固定,使其能够正反旋转而不掉落;所述的固紧螺杆3通过两端固定在金属试管固定架的主体结构上的深沟球轴承2(深沟球轴承2用于将固紧螺杆3支撑在金属试管架的主体结构上并保证其回转运动)支撑,并与
靠近固紧手轮1一侧的固定夹板5的螺纹连接,而另一端固定夹板5的同一位置为通孔,不设螺纹,从而保证每根固紧螺杆3只控制一个固定夹板5的移动;所述的两端固定夹板5内部还设有直线轴承6;所述的光轴4穿过安装在固定夹板5上的直线轴承6,使固定夹板5能够光轴4方向移动,以达到固紧金属试管23的目的。其中,直线轴承6用于保证固定夹板5沿光轴4做直线运动。也就是说,4片固定夹板5均由光轴4和直线轴承6共同固定在金属试管固定架的主体结构上,并通过固紧手轮1通过固紧螺杆3控制固定夹板5的移动(固紧螺杆3能够将固紧手轮1的回转运动转化为固定夹板5的直线运动),保证金属试管23的固定,其中,光轴4使固定夹板5能够沿固紧螺杆3控制的方向移动。
[0011]所述的金属试管架的主体结构通过Y向直线轴承10和Y向光轴12固定在Y向直线轴承座9上(两侧均有布置)。所述的Y向直线轴承座9通过螺栓固定在Y向支撑底座8上;所述的Y向直线轴承座9上装有Y向直线轴承10;所述的Y向光轴12用于支撑金属试管固定架的主体结构并可以沿Y向直线轴承10做直线运动,其中一侧Y向直线轴承座9内部装有双线丝杠螺母,其可以与Y向双线丝杠11配合;所述的Y向双线丝杠11通过两端固定在金属试管固定架的主体结构上的Y向深沟球轴承13支撑;所述的Y向控制手轮14通过螺纹胶与Y向双线丝杠11的一端固定,用于控制Y向双线丝杠11,从而控制金属试管固定架的主体结构的Y方向相对位置的移动。Y向移动的实现需要根据金属试管23的长度选择适合高度的Y向直线轴承座9。也就是说,所述的Y向光轴12用于支撑金属试管固定架的主体结构并可以沿Y向直线轴承10做直线运动;所述的Y向控制手轮14用于控制Y向双线丝杠11,从而控制金属试管固定架的主体结构沿Y方向相对位置的移动。
[0012]所述的吊脚7通过螺栓固定在Y向支撑底座8下方。所述的X向直线轴承座16通过螺栓固定在X向支撑底座15上。所述的Y向支撑底座8和吊脚7通过X向直线轴承17和X向光轴18固定在X向直线轴承座16上(两侧均有布置),所述的X向直线轴承座16装有X向直线轴承17,Y向支撑底座8可以沿X向直线轴承17和X向光轴18做直线运动;所述的X向直线轴承座16,其中一侧内部装有双线丝杠螺母,可以与X向双线丝杠19配合;所述的X向双线丝杠19通过两端固定在吊脚7上的X向深沟球轴承20固定;所述的X向深沟球轴承20与吊脚7固定;所述的X向控制手轮21通过螺纹胶与X向双线丝杠19的一端固定,用于控制X向双线丝杠19,从而控制Y向支撑底座8沿X方向相对位置的移动。
[0013]所述的支撑柱22两端分别与上方的X向支撑底座15和下方的底座24过盈配合以达到固定的效果。
[0014]所述的液体收集盒25用于收集由金属试管23采集的液体,其上包括多个空间且内部互不相通,每个空间都包含有液体排放口26、液体注入口27和抽气口28,液体收集盒25能够通过抽气口28对其内部空间抽气以消除喷雾过程中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附着或悬挂在金属试管壁的现象。
[0015]所述的金属试管(阵列)23由一定数量壁厚为0.2mm的金属圆通管组成,其壁厚相比玻璃试管壁厚小得多,能够减少试管采集喷雾场局部流量时的误差。
[001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Y向双线丝杠11和X向双线丝杠19及Y向直线轴承座9和X向直线轴承座16内配套的双线丝杠螺母均采用国标GB/T17587.3-1998中规定的直径6mm导程1mm的双线丝杠,其可以保证Y向控制手轮14和X向控制手轮21旋转一周时,金属试管架的主体结构和Y向支撑底座8移动1mm,从而保证其精确移动和定位。
[0017]本专利技术中的金属试管23根据实验需求选定合适大小的金属试管后,调节4个方向的固紧手轮1,进而通过固紧螺杆3控制4个固定夹板5夹紧阵列排布好的金属试管23,并使其上部水平。所述的金属试管23下方通过软管与液体收集盒25的每个液体注入口27连接,每个抽气口28与真空罐连接。实验开始,当喷雾进行时,截止阀打开,使真空管对液体收集盒25的每个舱室抽气保证液体进入液体收集盒25;实验结束后,通过液体排放口26排出每个舱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精确移动测量喷雾流量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验装置包括金属试管固定架,阵列排布的金属试管(23)和液体收集盒(25);所述的金属试管固定架能够实现在XY两个方向精确的移动,包括固紧手轮(1),深沟球轴承(2),固紧螺杆(3),光轴(4),固定夹板(5),直线轴承(6),吊脚(7),Y向支撑底座(8),Y向直线轴承座(9),Y向直线轴承(10),Y向双线丝杠(11),Y向光轴(12),Y向深沟球轴承(13),Y向控制手轮(14),X向支撑底座(15),X向直线轴承座(16),X向直线轴承(17),X向光轴(18),X向双线丝杠(19),X向深沟球轴承(20),X向控制手轮(21),支撑柱(22),金属试管(23),底座(24);所述的固紧手轮(1)通过螺纹胶与固紧螺杆(3)的一端固定,使其控制固定夹板(5)的移动;所述的两端固定夹板(5)内部还设有直线轴承(6);所述的光轴(4)穿过安装在固定夹板(5)上的直线轴承(6),轴(4)使固定夹板(5)能够沿固紧螺杆(3)控制的方向移动;其中,直线轴承(6)用于保证固定夹板(5)沿光轴(4)做直线运动;所述的金属试管架的主体结构通过Y向直线轴承(10)和Y向光轴(12)固定在Y向直线轴承座(9)上;所述的Y向直线轴承座(9)固定在Y向支撑底座(8)上,其上装有Y向直线轴承(10);所述的Y向光轴(12)用于支撑金属试管固定架的主体结构并可以沿Y向直线轴承(10)做直线运动,其一侧Y向直线轴承座(9)内部的双线丝杠螺母与Y向双线丝杠(11)配合;所述的Y向双线丝杠(11)通过两端固定在金属试管固定架的主体结构上的Y向深沟球轴承(13)支撑;所述的Y向控制手轮(14)用于控制Y向双线丝杠(11),控制金属试管固定架的主体结构的Y方向相对位置精确的移动;所述的吊脚(7)固定在Y向支撑底座(8)下方;所述的X向直线轴承座(16)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晗刘红奚溪司超蔡畅尹洪超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