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修材料铝镁合金集成墙面成型加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修材料集成墙面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修材料铝镁合金集成墙面成型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铝镁合金集成墙面是一种新型的装修材料,是由铝箔层、聚氨酯保温层、铝镁合金板层、装饰膜层以及纳米紫光保护层5部分组成。铝镁合金集成墙面主要用作墙体的装饰材料。
[0003]铝镁合金集成墙面进行加工时首先需要对墙体基板进行成型加工,之后在墙体基板上粘贴装饰膜层与保护层;墙体基板成型需要在铝箔上浇注聚氨酯凝胶层,然后在聚氨酯凝胶层上贴附一层铝镁合金板,在聚氨酯进行发泡时对铝镁合金板的上侧面进行限位,使得墙体基板能够形成规则的形状,现有针对墙体基板进行成型处理时存在的问题如下:
[0004]1.墙体基板的聚氨酯层进行发泡时容易产生聚氨酯的泄露,造成墙体基板聚氨酯层的量减小,使得墙体基板的密实度较低;
[0005]2.墙体基板进行发泡处理时其上侧面的定位效果差,造成墙体基板的上侧面发生偏斜,导致墙体基板的成型效果差,墙体基板无法进行整体的平整滚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修材料铝镁合金集成墙面成型加工系统,包括底板(1)、侧立板(2)、下支板(3)、侧护板(4)和挤压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对称安装有侧立板(2),下支板(3)位于侧立板(2)之间,下支板(3)的底部上对称安装有升降推杆(31),升降推杆(31)的下端连接在底板(1)的顶部上,侧立板(2)的相对侧面上均对称设置有侧护推杆(21),侧护推杆(21)的末端上安装有侧护板(4),挤压机构(5)位于下支板(3)的上方;其中:所述的下支板(3)上均匀设置有滚轮槽(32),每个滚轮槽(32)内均设置有一个传输滚轮(33),传输滚轮(33)安装在底板(1)的顶部上,传输滚轮(33)的上端高度高于抵扣板(42)下端面高度,且传输滚轮(33)与抵扣板(42)、升降推杆(31)均交错布置;所述的侧护板(4)长度方向的外沿设置有向侧立板(2)方向倾斜的导入板(41),侧护板(4)的底部上均匀设置有抵扣板(42);所述的抵扣板(42)为伸缩结构,抵扣板(42)远离侧立板(2)的侧面与侧护板(4)远离侧立板(2)的侧面相对应;所述的挤压机构(5)包括安装板(51),安装板(51)的底部上通过对接推杆(52)安装有对接支架(53),对接支架(53)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阻隔板(54),对接支架(53)的中部设置有方槽,对接支架(53)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两个电动滑块(55),电动滑块(55)对称设置有方槽的两侧,对接支架(53)的底部沿其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组伸缩杆(56),每组伸缩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