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可折叠垫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073 阅读:4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儿童用可折叠垫子,其包括一个可折叠成多种形态的折叠式垫子,一个可充水的透明塑料水袋,一个甲虫形状和三个小青蛙形状的附件玩具,其特征在于,折叠式垫子上部中间为一头部软垫,该头部软垫背面、折叠式垫子两侧边分别设有圆形纽扣;该折叠式垫子下部中间为一尾部垫子,该尾部垫子、折叠式垫子的上侧边和下侧边及其背面分别设有纽襻、扣环和尼龙粘贴扣,将折叠式垫子的头部软垫、两侧边及尾部垫子互相折叠,并通过其之间的圆形纽扣、纽襻、扣环和尼龙粘贴扣相互连接而形成一婴儿篮或一提包的不同形态。(*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用可折叠垫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用垫子,尤其是一种可折叠成多种形态的儿童用可折叠垫子。
技术介绍
现有的儿童用垫子,一般为普通棉布缝制制成,内部填充有棉花等柔软材料,随已能达到供儿童睡眠、休息的目的,但其功能、样式单一,及仅仅为一张平铺的普通垫子而已,而不能变换成其他的形态(如婴儿篮),且其不具备供儿童嬉戏玩耍的功能。除此以外,关键在于,当儿童需要外出活动(如晒晒太阳,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时,现有的儿童用垫子普遍存在携带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用可折叠垫子,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儿童用垫子的不足和问题,本技术的儿童用可折叠垫子,其柔软舒适,色彩缤纷,图案花样繁多,功能形态多样,除可平铺供儿童作普通睡垫使用,也可折叠成婴儿篮使用,且其上具有制作成卡通造型的软垫及附件玩具,有些部件还内装有发声装置,可供儿童游戏玩耍,并且该儿童用可折叠垫子可非常方便地折叠成提包,从而便于携带,尤其适用于经常外出活动的婴幼儿使用。本技术的特征及实现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儿童用可折叠垫子,其包括一个可折叠成多种形态的折叠式垫子,一个可充水的透明塑料水袋,一个甲虫形状和三个小青蛙形状的附件玩具,该折叠式垫子上部中间为一可折叠的卡通动物造型的头部软垫,该头部软垫背面、折叠式垫子两侧边分别设有圆形纽扣;该折叠式垫-->子下部中间为一可折叠的尾部垫子,该尾部垫子、折叠式垫子的上侧边和下侧边及其背面分别设有纽襻、扣环和尼龙粘贴扣,将折叠式垫子的头部软垫、两侧边及尾部垫子互相折叠,并通过其之间的圆形纽扣、纽襻、扣环和尼龙粘贴扣相互连接而形成一婴儿篮或一提包的不同形态。该折叠式垫子和附件玩具均由各种颜色、图案、质地的柔软布料缝制而成,其内部填充有海绵、棉花及其他柔软性材料。另外,该甲虫形状的附件玩具,其底面为一软塑料制成的可弯折的反光镜片;该小青蛙形状的附件玩具还内装有发声装置;该可与折叠式垫子相连接的可充水的透明塑料水袋,其内部还装有四条不同颜色花纹的片状塑料小鱼,当水充入后,栩栩如生,十分可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儿童用可折叠垫子的优点是:图案花样繁多,功能形态多样,除可平铺作普通睡垫使用,也可折叠成婴儿篮使用,且其上具有制作成卡通造型的可供儿童游戏玩耍的软垫及附件玩具,并且该儿童用可折叠垫子可非常方便地折叠成提包,从而便于外出活动时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儿童用可折叠垫子展开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儿童用可折叠垫子展开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至图9是将本技术的儿童用可折叠垫子折叠成一婴儿篮的步骤示意图;图10至图16是将本技术的儿童用可折叠垫子折叠成一提包的步骤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的儿童用可折叠垫子的可充水的透明塑料水袋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折叠式垫子               2头部软垫3尾部垫子                 4圆形钮扣5纽襻                     6尼龙粘贴扣7熊臂形状的软垫           8尼龙粘贴扣9带子                     10尼龙粘贴扣11半圆形开口              12塑料扣环13塑料水袋                14连接按扣15塑料小鱼                16甲虫形状的附件玩具17反光镜片                18纽襻19小青蛙形状的附件玩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2所示,本技术的儿童用可折叠垫子,其包括一个可折叠成多种形态的折叠式垫子1,一个可充水的透明塑料水袋13(图1、图2中未绘),一个甲虫形状的附件玩具16和三个小青蛙形状的附件玩具17,其中折叠式垫子1的上部中间为一头部软垫2,该头部软垫2为一可沿折叠式垫子1的上侧边折叠或竖起的熊头形状的卡通动物头形软垫,其也可为其他卡通造型。该熊头形状的头部软垫2两旁,还缝制有两条可沿折叠式垫子1的上侧边折叠或竖起的熊臂形状的软垫7,其内部装有颗粒状填充物。该折叠式垫子1的左、右两侧边各缝制有两个圆形钮扣4,该头部软垫2的背面也缝制有两个相同的圆形钮扣4。-->该折叠式垫子1的上侧边位置缝制有三个纽襻5,其中两个位于头部软垫2的两旁,一个位于头部软垫2的背面;并且所述折叠式垫子1的背面左、右两侧还各缝制有两个纽襻5,其与前述折叠式垫子1的左、右两侧边的圆形纽扣4的位置相对应。该折叠式垫子1的右下脚下侧边位置缝制有一块尼龙粘贴扣6,与其相对应地在折叠式垫子1的左下脚背面也缝制有一块尼龙粘贴扣6,两块尼龙粘贴扣6可相互搭配连接。该折叠式垫子1的下部中间为一尾部垫子3,该尾部垫子3为一可沿折叠式垫子1的下侧边折叠或竖起的长方形垫子,其上缝制有两块尼龙粘贴扣8,其可与折叠式垫子1背面上部缝制的另外两块尼龙粘贴扣8搭配连接;该尾部垫子3背面缝制有两条带子9,两条带子9的两端缝有尼龙粘贴扣10,可彼此连接成为一体;该尾部垫子3的折叠、竖起处即折叠式垫子1的下侧边中部设有一半圆形开口11,开口11中间缝有一纽襻5,纽襻5上穿有一可掰开和闭合的塑料扣环12。另外,该甲虫形状的附件玩具16,其底面为一软塑料制成的可弯折的反光镜片17;该甲虫形状的附件玩具16其尾部缝有一纽襻18,该纽襻18可通过塑料扣环12与折叠式垫子上的纽襻5相连。该三个小青蛙形状的附件玩具19,其内部装有小铃铛或用手挤压便可发出响声的发声装置,并且可通过缝制于该折叠式垫子1上的三个尼龙粘贴扣与该折叠式垫子1相连接。将折叠式垫子的头部软垫2、两侧边及尾部垫子3互相折叠,并通过其之间的圆形纽扣4、纽襻5、塑料扣环12和尼龙粘贴扣6、8相互连接可形成一婴儿篮或一提包的不同形态。本技术的儿童用可折叠垫子,将其折叠成一婴儿篮的具体步骤如图3至图9所示。首先,如图3所示,将折叠式垫子1的左侧边折叠覆盖到该折叠式垫子1的中间部分上。接着,如图4所示,将左侧边再翻折过-->来,并使其左侧边的两个圆形纽扣4分别纽合于左侧背面的两个纽襻5。重复以上步骤,使右侧边的两个圆形纽扣4也分别纽合于右侧背面的两个纽襻5,从而形成如图5所示的形态。再接着,如图6所示,将熊头形状的头部软垫2背面的两个圆形纽扣4分别纽合于折叠式垫子1的上侧边左右两旁的两个纽襻5,以次使得熊头形状的头部软垫2竖立起来。接下来,如图7所示,将尾部垫子3翻上来,并使塑料扣环12穿过半圆形开口11而暴露至背面。随后,如图8所示,将塑料扣环12掰开,借以将折叠式垫子1的背面左、右两侧下端的纽襻5从塑料扣环12的闭合处送入而接合于该扣环12,再将该扣环12松开,使其借助自身的弹力恢复原状。最后,可将折叠式垫子1的右下脚下侧边的尼龙粘贴扣6与其相对应的折叠式垫子1的左下脚背面的尼龙粘贴扣6相互接合,并且将尾部垫子3翻转回来,就成为如图9所示的婴儿篮。本技术的儿童用可折叠垫子,将其折叠成一提包的具体步骤如图10至图16所示。首先,如图10所示,将熊头形状的头部软垫2和熊臂形状的软垫7折叠覆盖到该折叠式垫子1的中间部分上。接着,如图11、12所示,将折叠式垫子1的左侧边和右侧边翻折起来,成为长条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用可折叠垫子,其包括一个可折叠成多种形态的折叠式垫子,一个可充水的透明塑料水袋,一个甲虫形状和三个小青蛙形状的附件玩具,其特征在于,折叠式垫子上部中间为一头部软垫,该头部软垫背面、折叠式垫子两侧边分别设有圆形纽扣;该折叠式垫子下部中间为一尾部垫子,该尾部垫子、折叠式垫子的上侧边和下侧边及其背面分别设有纽襻、扣环和尼龙粘贴扣,将折叠式垫子的头部软垫、两侧边及尾部垫子互相折叠,并通过其之间的圆形纽扣、纽襻、扣环和尼龙粘贴扣相互连接而形成一婴儿篮或一提包的不同形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用可折叠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垫子的左、右两侧边各缝制有两个圆形钮扣,其头部软垫背面也缝制有两个相同的圆形钮扣。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儿童用可折叠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垫子的上侧边位置缝制有三个纽襻,其中两个位于头部软垫的两旁,一个位于头部软垫的背面;并且所述折叠式垫子背面左、右两侧还各缝制有两个纽襻,其与所述折叠式垫子的左、右两侧边的圆形纽扣位置相对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用可折叠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垫子的右下脚下侧边位置缝制有一块尼龙粘贴扣,与其相对应地在折叠式垫子的左下脚背面也缝制有一块尼龙粘贴扣,两块尼龙粘贴扣可相互搭配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用可折叠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软垫为一可沿折叠式垫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嘉龄
申请(专利权)人:汕尾柏嘉玩具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