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058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栅极驱动电路包含多个移位寄存器,用以依据起始信号及结束信号,在一个帧期间依序提供多个扫描信号至显示面板的多个栅极线。在每个移位寄存器中,预充电单元输出预充电信号至第一节点;上拉单元依据预充电信号及时钟信号输出对应的扫描信号至第二节点;下拉单元用以接收下拉控制信号;重设单元用以在栅极驱动电路产生这些扫描信号后重设第一节点的电位。在显示面板的电源供应电压由操作电位下降至预定电位时,起始信号、结束信号、重设信号、时钟信号和下拉控制信号均维持在或升至高电位,使得这些扫描信号均维持在或升至高电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改善显示面板在关机阶段时产生的闪烁现象。改善显示面板在关机阶段时产生的闪烁现象。改善显示面板在关机阶段时产生的闪烁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平面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装置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装置等,通常具有多个移位寄存器,以用于控制显示面板中每个像素在同一时间点所显示的灰阶。另一方面,移位寄存器的电路设计也需考量信号在每个时间点所对应输出的正确性,以确保显示面板的画面显示品质。若是移位寄存器的设计不良,则可能导致显示面板产生例如闪烁现象(flicker)等画面显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和应用此栅极驱动电路的显示面板,其可在显示面板的电源供应电压由操作电位下降至预定电位时,释放所有像素单元的电荷,以改善显示面板产生例如闪烁现象(flicker)等画面显示问题,进而增加用户体验。
[0004]根据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其包含第1级至第N级移位寄存器,用以依据起始信号及结束信号,在一个帧期间依序提供第1级至第N级扫描信号至显示面板的第1至第N栅极线,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第1级至第N级移位寄存器中的第i级移位寄存器包含预充电单元、上拉单元、下拉单元和重设单元。预充电单元耦接至第一节点,且输出预充电信号至第一节点。上拉单元耦接至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且依据预充电信号及时钟信号输出该第1级至第N级扫描信号中的第i级扫描信号至第二节点。下拉单元耦接至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其接收下拉控制信号。重设单元耦接至第一节点,其接收重设信号,以在栅极驱动电路产生第1级至第N级扫描信号后重设第一节点的电位。在显示面板的电源供应电压由操作电位下降至预定电位时,起始信号、结束信号、重设信号、时钟信号和下拉控制信号均维持在或升至高电位,使得第1级至第N级扫描信号均维持在或升至高电位。
[0005]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重设单元包含重设晶体管,其控制端用以接收所述重设信号,其第一端用以接收所述起始信号,且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
[0006]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所述重设单元包含一重设晶体管,其控制端用以接收所述重设信号,其第一端耦接至其控制端,且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
[0007]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所述重设单元包含第一重设晶体管和第二重设晶体管。第一重设晶体管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所述起始信号,且且第二重设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第二重设晶体管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所述结束信号,第二重设晶体管的第一端用以接收所述重设信号,且第二重设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至第一重设晶体管的第一端。
[0008]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所述电源供应电压由操作电位下降至预定电位是由所
述显示面板由画面显示状态进入关机状态或休眠状态时所触发。
[0009]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所述预充电单元包含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一输入信号,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一参考电位,且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二输入信号,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二参考电位,且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
[0010]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当i为1至2中的任一正整数时,所述第一输入信号为所述起始信号,且所述第二输入信号为所述第1级至第N级扫描信号中的第(i+3)级扫描信号;当i为3至(N-3)中的任一正整数时,所述第一输入信号为所述第1级至第N级扫描信号中的第(i-2)级扫描信号,且所述第二输入信号为所述第1级至第N级扫描信号中的第(i+3)级扫描信号;而当i为(N-2)至N中的任一正整数时,所述第一输入信号为所述第1级至第N级扫描信号中的第(i-2)级扫描信号,且所述第二输入信号为所述结束信号。
[0011]根据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另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显示区和周边区且包含基板、第1至第N栅极线和栅极驱动电路。第1至第N栅极线设置于基板上且位于显示区中。栅极驱动电路设置于基板上且位于周边区中,其包含第1级至第N级移位寄存器,用以依据起始信号及结束信号,在帧期间依序提供第1级至第N级扫描信号至第1至第N栅极线,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第1级至第N级移位寄存器中的第i级移位寄存器包含预充电单元、上拉单元、下拉单元和重设单元。预充电单元耦接至第一节点,且输出预充电信号至第一节点。上拉单元耦接至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且依据预充电信号及时钟信号输出该第1级至第N级扫描信号中的第i级扫描信号至第二节点。下拉单元耦接至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其接收下拉控制信号。重设单元耦接至第一节点,其接收重设信号,以在栅极驱动电路产生第1级至第N级扫描信号后重设第一节点的电位。在显示面板的电源供应电压由操作电位下降至预定电位时,起始信号、结束信号、重设信号、时钟信号和下拉控制信号均维持在或升至高电位,使得第1级至第N级扫描信号均维持在或升至高电位。
[0012]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重设单元包含重设晶体管,其控制端用以接收所述重设信号,其第一端用以接收所述起始信号或者耦接至其控制端,且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
[0013]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所述重设单元包含第一重设晶体管和第二重设晶体管。第一重设晶体管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所述起始信号,且且第二重设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第二重设晶体管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所述结束信号,第二重设晶体管的第一端用以接收所述重设信号,且第二重设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至第一重设晶体管的第一端。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至少在于,本专利技术可在显示面板的电源供应电压由操作电位下降至预定电位时,释放所有像素单元的电荷,以改善显示面板产生例如闪烁现象等画面显示问题,进而增加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完整了解实施例及其优点,现参照结合所附附图做下列描述,其中:
[0016]图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2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0018]图3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栅极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0019]图4A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奇数级移位寄存器的等效电路图;
[0020]图4B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偶数级移位寄存器的等效电路图;
[0021]图5A至图5C分别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例的重设单元的电路图;以及
[0022]图6为图3的栅极驱动电路的时序图的一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仔细讨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提供许多可应用的概念,其可实施于各式各样的特定内容中。所讨论、揭示的实施例仅供说明,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4]可被理解的是,虽然在本文可使用“第一”、“第二”、“第三
”…
等等用语来描述各种元件、零件、区域和/或部分,但这些用语不应限制这些元件、零件、区域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第1级至第N级移位寄存器,用以依据起始信号及结束信号,在一个帧期间依序提供第1级至第N级扫描信号至显示面板的第1至第N栅极线,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其中所述第1级至所述第N级移位寄存器中的第i级移位寄存器包含:预充电单元,耦接至第一节点,且输出预充电信号至所述第一节点;上拉单元,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且依据所述预充电信号及时钟信号输出所述第1级至第N级扫描信号中的第i级扫描信号至所述第二节点;下拉单元,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且所述下拉单元接收下拉控制信号;以及重设单元,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且所述重设单元接收重设信号,以在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产生所述第1级至第N级扫描信号后重设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其中,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电源供应电压由操作电位下降至预定电位时,所述起始信号、所述结束信号、所述重设信号、所述时钟信号和所述下拉控制信号中的每一个维持在或升至高电位,使得所述第1级至第N级扫描信号的每一个维持在或升至高电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设单元包含重设晶体管,所述重设晶体管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所述重设信号,所述重设晶体管的第一端用以接收所述起始信号,且所述重设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设单元包含重设晶体管,所述重设晶体管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所述重设信号,所述重设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至重设晶体管的控制端,且所述重设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设单元包含:第一重设晶体管,所述第一重设晶体管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所述起始信号,且所述第一重设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以及第二重设晶体管,所述第二重设晶体管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所述结束信号,所述第二重设晶体管的第一端用以接收所述重设信号,且所述第二重设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重设晶体管的第一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应电压由操作电位下降至预定电位是由所述显示面板由画面显示状态进入关机状态或休眠状态时所触发。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电单元包含: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一输入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一参考电位,且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以及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二输入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二参考电位,且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7.如权利要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家华林松君胡宪堂刘轩辰詹建廷
申请(专利权)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