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光型百叶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051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光型百叶窗,包括窗框,窗框内设有窗体部件,窗体部件包括开关机构、多片等距对齐排列的窗叶片,开关机构包括驱动推杆、驱动连杆,窗叶片包括叶片框架,叶片框架上镶有采光片,上述多片窗叶片的叶片框架的一端沿驱动连杆的长度方向依次与驱动连杆形成铰接,叶片框架的中部与定位轴铰接,定位轴与窗框连接,驱动推杆的驱动端与驱动连杆连接,通过驱动推杆推动驱动连杆带动上述多片窗叶片绕定位轴旋转向外翻起形成开启状态或向内翻平形成相邻窗叶片首尾相接的关闭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改进的百叶窗结构同时满足屋顶水平安装与墙面垂直安装的要求,实现了一窗多用,具有适用性好以及通风、采光效果好的特点。采光效果好的特点。采光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光型百叶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光型百叶窗,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采光型百叶窗,属于建筑设施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百叶式电动/气动窗使用的采光材料为玻璃、阳光板,但是没有做到同时满足水平屋顶安装与垂直墙面安装的要求,虽然实现了水平安装,但水平安装的每片叶片都存在角度,或者利用屋面的角度来实现防水,使得产品的外观的装饰性变得很差,百叶式玻璃窗很少使用在屋顶,缺少安全性,其次采用的阳光板的抗冲击性能差,考虑到北方冰雹的恶劣环境,阳光板很容易被击穿,尤其是老化以后更容易被打出漏洞。其次就是该类窗的铝型材外框过大,导致自然采光的有效面积变小,有效的通风、排烟面积变小。对于采光型电动/气动百叶式天窗,各种现有结构均有不同,成品的外观多为矩形,主要采用的防水方式是通过两片叶片搭接,每片叶片设置倾斜5~10度角,但不是真的从结构上实现防水。而且,叶片的搭接从外观上不具备装饰性能,很难和建筑形成统一的建筑风格,尤其是安装在垂直墙面上时最为突出,同时外框结构大导致有效采光率、有效通风面积减小,密封性能、隔音性能都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采光型百叶窗公开了新的方案,采用改进的百叶窗结构同时满足屋顶水平安装与墙面垂直安装的要求,实现了一窗多用,解决了现有方案无法同时满足屋顶水平安装与墙面垂直安装要求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采光型百叶窗包括窗框,窗框内设有窗体部件,窗体部件包括开关机构、多片等距对齐排列的窗叶片,开关机构包括驱动推杆、驱动连杆,窗叶片包括叶片框架,叶片框架上镶有采光片,上述多片窗叶片的叶片框架的一端沿驱动连杆的长度方向依次与驱动连杆形成铰接,叶片框架的中部与定位轴铰接,定位轴与窗框连接,驱动推杆的驱动端与驱动连杆连接,通过驱动推杆推动驱动连杆带动上述多片窗叶片绕定位轴旋转向外翻起形成开启状态或向内翻平形成相邻窗叶片首尾相接的关闭状态。
[0005]进一步,本方案的窗框内侧的一端的外侧上设有封板檐A,窗框内侧的与上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的外侧上设有封板檐B,封板檐A与关闭状态的上述多片等距对齐排列的窗叶片的首片的长边接触封闭连接,封板檐B与关闭状态的上述多片等距对齐排列的窗叶片的尾片的长边接触封闭连接。
[0006]进一步,本方案的窗框内侧的一端与窗框内侧的另一端的内侧上设有排水槽,排水槽一侧的窗框上设有排水口,排水槽内的积水从排水口排出。
[0007]进一步,本方案的叶片框架与采光片间压设有密封条。
[0008]进一步,本方案的采光片包括采光耐力板A、采光耐力板B,采光耐力板A、采光耐力板B间压设有环状密封挡圈形成内设密闭中空层的双层采光片结构。
[0009]更进一步,本方案的中空层内充有惰性气体氮。
[0010]更进一步,本方案的采光耐力板B的边沿上设有卡接折边,卡接折边与叶片框架内侧上的排水槽形成固定卡接。
[0011]进一步,本方案的采光片的表面设有UV涂层。
[0012]本专利技术采光型百叶窗采用改进的百叶窗结构同时满足屋顶水平安装与墙面垂直安装的要求,实现了一窗多用,具有适用性好以及通风、采光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采光型百叶窗在屋顶水平安装的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0014]图2是采光型百叶窗在屋顶水平安装的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0015]图3是采光型百叶窗在墙面垂直安装的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0016]图4是采光型百叶窗在墙面垂直安装的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0017]图5是双层采光片的示意图。
[0018]其中,1是窗叶片的首端,2是窗叶片的尾端,3是采光片,4是叶片框架,5是密封条,6是定位轴,7是驱动推杆,8是驱动连杆,9是排水槽,10是排水口,11是封板檐(A、B)。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采光型百叶窗包括窗框,窗框内设有窗体部件,窗体部件包括开关机构、多片等距对齐排列的窗叶片,开关机构包括驱动推杆、驱动连杆,窗叶片包括叶片框架,叶片框架上镶有采光片,上述多片窗叶片的叶片框架的一端沿驱动连杆的长度方向依次与驱动连杆形成铰接,叶片框架的中部与定位轴铰接,定位轴与窗框连接,驱动推杆的驱动端与驱动连杆连接,通过驱动推杆推动驱动连杆带动上述多片窗叶片绕定位轴旋转向外翻起形成开启状态或向内翻平形成相邻窗叶片首尾相接的关闭状态。上述方案采用改进的百叶窗结构同时满足屋顶水平安装与墙面垂直安装的要求,实现了一窗多用,在水平与垂直安装状态下都能够实现窗叶片无倾角,在开启状态下叶片呈竖直状态,从而增强了通风、采光的效果,在关闭状态下叶片呈相邻首尾相接的平面闭合状态,有效提高了窗户的防水性能,并且外观上极具装饰性,能够与建筑整体形成统一的风格,大幅改善了百叶窗的适用性、通风/采光效果以及装饰美观性。
[0020]基于以上方案,为了满足百叶窗部件间的结构配合关系,本方案的窗框内侧的一端的外侧上设有封板檐A,窗框内侧的与上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的外侧上设有封板檐B,封板檐A与关闭状态的上述多片等距对齐排列的窗叶片的首片的长边接触封闭连接,封板檐B与关闭状态的上述多片等距对齐排列的窗叶片的尾片的长边接触封闭连接。为了满足结构排水的要求,本方案的窗框内侧的一端与窗框内侧的另一端的内侧上设有排水槽,排水槽一侧的窗框上设有排水口,排水槽内的积水从排水口排出。为了防止外部水分从采光片的安装缝隙渗入,本方案的叶片框架与采光片间压设有密封条。
[0021]为了增强采光片安装的稳定性,改善其隔音、隔热性能,如图5所示,本方案的采光片包括采光耐力板A、采光耐力板B,采光耐力板A、采光耐力板B间压设有环状密封挡圈形成内设密闭中空层的双层采光片结构。进一步,本方案的中空层内充有惰性气体氮来提高其稳定性。本方案的采光耐力板B的边沿上设有卡接折边,卡接折边与叶片框架内侧上的排水
槽形成固定卡接,从而增强采光片与框架结合的强度,避免轻易脱落。本方案的采光片的表面还可以设有UV涂层,防止喷涂污染以及节约能源。
[0022]本方案公开了一种自然通风、采光的百叶窗,在国家越来越注重节能环保政策前提下,建筑在设计阶段开始植入节能环保安全性的理念,本产品采用自然采光、自然排烟、自然通风,为建筑提供了节能环保、安全可靠、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节能环保,降低成本。采光片(耐力板)是采光的主要材料,通过热熔折弯,在长度方向折弯90度,套进叶片框架内侧上的排水槽内,在采光片于叶片框架间插入密封条进行加紧密封,雨水沿着排水槽向两端流动,流入窗框内侧的排水槽,排水槽内的水最终从排水口排到室外。定位轴是叶片旋转的中心轴,固定在框内相对的两侧间,驱动连杆是把所有叶片连接成一个整体,驱动推杆输的力作用到驱动连杆上,驱动连杆把力分别传到每个叶片,达到开启和关闭的目的。
[0023]本方案公开了开启和关闭两种状态及水平屋顶安装和垂直墙面的安装方式,做到一窗多用。水平屋顶安装时,每片叶片无倾角,每片叶片都在同一水平面,尤其使用在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采光型百叶窗,其特征是包括窗框,所述窗框内设有窗体部件,所述窗体部件包括开关机构、多片等距对齐排列的窗叶片,所述开关机构包括驱动推杆、驱动连杆,所述窗叶片包括叶片框架,所述叶片框架上镶有采光片,所述多片窗叶片的叶片框架的一端沿所述驱动连杆的长度方向依次与所述驱动连杆形成铰接,所述叶片框架的中部与定位轴铰接,所述定位轴与所述窗框连接,所述驱动推杆的驱动端与所述驱动连杆连接,通过所述驱动推杆推动所述驱动连杆带动所述多片窗叶片绕所述定位轴旋转向外翻起形成开启状态或向内翻平形成相邻窗叶片首尾相接的关闭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光型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内侧的一端的外侧上设有封板檐A,所述窗框内侧的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的外侧上设有封板檐B,所述封板檐A与关闭状态的所述多片等距对齐排列的窗叶片的首片的长边接触封闭连接,所述封板檐B与关闭状态的所述多片等距对齐排列的窗叶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樱歌
申请(专利权)人:万曼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