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岩面加固用锚索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050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危岩面加固用锚索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钻孔;S2:锚索制作;S3:锚索安装;S4:锚固法注浆;S5:浇筑锚索框架;S6:锚索的张拉;S7:封孔注浆;S8:外部保护;S9:锚索回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危岩面加固用锚索施工工艺,锚索施工依次进行钻孔、锚索制作、锚栓安装、锚固法注浆、浇筑锚索框架、锚索张拉、封孔注浆、外部保护和锚索回收,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格构梁结合锚杆的支护方式;地下水控制采用深层软式排水管,坡底设置排水沟,与场地排水设施组成一个完整的排水体系,施工加固后的危岩面稳定性高,而且锚索回收方便,减少了施工成本。了施工成本。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岩面加固用锚索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锚索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危岩面加固用锚索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部分原始地貌属剥蚀残丘山前坡地,由于房屋修建及种植果树等需要,经人工开挖而形成现状边坡,属土质边坡,原始地貌受到较大破坏,针对一些砂质粘性土及少量碎石块的危岩面施工时,现有的加固施工工艺中,施工后的危岩面稳定性一般,施工后的锚索回收比较不便,不仅会出现资源浪费情况,而且导致施工的成本难以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危岩面加固用锚索施工工艺,施工加固后的危岩面稳定性高,而且锚索回收方便,减少了施工成本,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危岩面加固用锚索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钻孔,采用潜孔冲击式钻机,钻机钻井时,按锚索设计长度将钻孔所需钻杆摆放整齐,钻杆用完,孔深恰好到位,钻孔深度超出锚索设计长度1m,钻孔结束,逐根拔出钻杆和钻具,将冲击器清洗好备用,用一根聚乙烯管复核孔深,并以高压风吹孔,待孔内粉尘吹干净,且孔深不少于锚索设计长度时,拔出聚乙烯管,塞好孔口;
[0006]S2:锚索制作,步骤如下:
[0007]a:锚索在钻孔的同时于现场进行编制,内锚固段采用波纹形状,张拉段采用直线形状,钢纹线下料长度为锚索设计长度、锚头高度、千斤顶长度、工具锚和工作锚的厚度以及张拉操作余量的总和;
[0008]b:将截好的钢绞线平顺地放在作业台架上,量出内锚固段和锚索设计长度,分别作出标记;在内锚固段的范围内穿对中隔离支架,间距60-100cm,两对中支架之间扎紧固环一道;张拉段每米也扎一道紧固环,并用塑料管穿套,内涂黄油;
[0009]c:在锚索端头套上导向帽;
[0010]S3:锚索安装,向锚索孔装索前,核对锚索编号是否与孔号一致,确认无误后,再以高压风清孔一次,即着手安装锚索;
[0011]S4:锚固法注浆,采用排气注浆法施工,下倾的孔,注浆管插至孔底,砂浆由孔底注入,空气由锚索孔排出;
[0012]S5:浇筑锚索框架,锚索框架采用C25钢筋砼现浇,浇筑时预埋OVM锚具及空口PVC管,节点处务必振捣密实;框架梁、肋嵌入坡体30cm;
[0013]S6:锚索的张拉,步骤如下:
[0014]a:张拉前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根据标定曲线计算控制张拉力值与压力表的对应读数;
[0015]b:确认锚固段的砂浆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锚固板的强度是否达到要求,达到才可进行张拉作业;
[0016]c:张拉工序按照锚具安装、一次张拉、二次张拉和锁定顺序进行操作;
[0017]d:稳压持荷时间:分级稳压5min,最后一级稳压不少于10min锁定;
[0018]e:张拉是预应力锚索施工的关键工序,采用张拉力与伸长值同时控制的双控标准,若张拉伸长量的实测值未超出计算值允许偏差范围,则符合规范要求,通过伸长值的校核,综合反映张拉力是否足够,孔道摩阻损失是否偏大,以及预应力筋是否有异常现象;
[0019]S7:封孔注浆,锚索在张拉锁定后即进行张拉段灌浆,灌浆压力不小于2.5MPa,当满足实际耗浆量大于理论耗浆量,回浆比重不小于进浆比重,且孔内不再耗浆时结束压浆,对比进、回浆比重,如回浆比重达到进浆比重时开始计算并浆时间,检查核实耗浆量,确认灌浆结束前孔内不再耗浆,直至符合要求;
[0020]S8:外部保护,封孔注浆后,从锚具量起留50mm钢绞线,其余的部分截去,在其外部包覆厚度不小于50mm的水泥砂浆保护层;
[0021]S9:锚索回收,锚索回收随地下室底板传力带或临时支撑层施工完毕,强度达到要求,且土方回填到位后进行,回收施工步骤如下:
[0022]a:钢绞线回收前,首先利用前夹式千斤顶对锚索施加大于其原荷载的张拉力,使其达到预应力幅值;
[0023]b:拆除预应力锁定装置,放松加筋体,使其恢复至无应力状态;
[0024]c:施加外拉力并控制外拉荷载,确保外拉时连接装置、加劲体钢绞线和连接装置的安全和可靠性;
[0025]d:控制外拉速度和外拉力,缓慢匀速外拉钢绞线,将其先行抽出一段,使之逐渐与加劲体脱离;
[0026]e:根据千斤顶的出力情况观察,当回收力下降后,利用电动卷扬机或绞车将各单元的钢绞线逐根抽出。
[0027]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钻孔采用钻孔式预应力锚索,孔径为φ150,采用干干法成孔,钻孔的长度比设计长度长500并稳钻3~5分钟。
[0028]优选的,所述步骤S2的a步骤中钢绞线截断余量为50mm。
[0029]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锚索孔注浆采用注浆机,注浆压力不低于2.5MPa。
[0030]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框架梁、肋嵌入坡体长度为35cm。
[0031]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e步骤中计算值允许偏差范围为(-5%,+10%)。
[0032]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对于灌浆过程中出现的裂隙漏浆、持续耗浆异常情况,采取封堵裂隙、延长并浆时间进行处理。
[0033]优选的,所述步骤S9中回收加劲锚在回收前进行编号,千斤顶间隔进行应力释放为5-8MPa。
[003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危岩面加固用锚索施工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35]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危岩面加固用锚索施工工艺,锚索施工依次进行钻孔、锚索制作、锚栓安装、锚固法注浆、浇筑锚索框架、锚索张拉、封孔注浆、外部保护和锚索回收,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格构梁结合锚杆的支护方式;地下水控制采用深层软式排水管,坡底设置排水沟,与场地排水设施组成一个完整的排水体系,施工加固后的危岩面稳定性高,而且
锚索回收方便,减少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钢绞线大样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A处结构示意图;
[003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B-B处结构示意图;
[004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锚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2]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危岩面加固用锚索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43]S1:钻孔,采用潜孔冲击式钻机,钻机钻井时,按锚索设计长度将钻孔所需钻杆摆放整齐,钻杆用完,孔深恰好到位,钻孔深度超出锚索设计长度1m,钻孔结束,逐根拔出钻杆和钻具,将冲击器清洗好备用,用一根聚乙烯管复核孔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岩面加固用锚索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钻孔,采用潜孔冲击式钻机,钻机钻井时,按锚索设计长度将钻孔所需钻杆摆放整齐,钻杆用完,孔深恰好到位,钻孔深度超出锚索设计长度1m,钻孔结束,逐根拔出钻杆和钻具,将冲击器清洗好备用,用一根聚乙烯管复核孔深,并以高压风吹孔,待孔内粉尘吹干净,且孔深不少于锚索设计长度时,拔出聚乙烯管,塞好孔口;S2:锚索制作,步骤如下:a:锚索在钻孔的同时于现场进行编制,内锚固段采用波纹形状,张拉段采用直线形状,钢纹线下料长度为锚索设计长度、锚头高度、千斤顶长度、工具锚和工作锚的厚度以及张拉操作余量的总和;b:将截好的钢绞线平顺地放在作业台架上,量出内锚固段和锚索设计长度,分别作出标记;在内锚固段的范围内穿对中隔离支架,间距60-100cm,两对中支架之间扎紧固环一道;张拉段每米也扎一道紧固环,并用塑料管穿套,内涂黄油;c:在锚索端头套上导向帽;S3:锚索安装,向锚索孔装索前,核对锚索编号是否与孔号一致,确认无误后,再以高压风清孔一次,即着手安装锚索;S4:锚固法注浆,采用排气注浆法施工,下倾的孔,注浆管插至孔底,砂浆由孔底注入,空气由锚索孔排出;S5:浇筑锚索框架,锚索框架采用C25钢筋砼现浇,浇筑时预埋OVM锚具及空口PVC管,节点处务必振捣密实;框架梁、肋嵌入坡体30cm;S6:锚索的张拉,步骤如下:a:张拉前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根据标定曲线计算控制张拉力值与压力表的对应读数;b:确认锚固段的砂浆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锚固板的强度是否达到要求,达到才可进行张拉作业;c:张拉工序按照锚具安装、一次张拉、二次张拉和锁定顺序进行操作;d:稳压持荷时间:分级稳压5min,最后一级稳压不少于10min锁定;e:张拉是预应力锚索施工的关键工序,采用张拉力与伸长值同时控制的双控标准,若张拉伸长量的实测值未超出计算值允许偏差范围,则符合规范要求,通过伸长值的校核,综合反映张拉力是否足够,孔道摩阻损失是否偏大,以及预应力筋是否有异常现象;S7:封孔注浆,锚索在张拉锁定后即进行张拉段灌浆,灌浆压力不小于2.5MPa,当满足实际耗浆量大于理论耗浆量,回浆比重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滨徐素健王宁宁黄丽军王进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能巧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