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感基材生产的粉末压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039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感基材生产的粉末压铸机,包括机体、压铸机构、上粉机构和模具,模具包括顶模和底模,底模、顶模均设置在机体上,顶模和底模之间存在间隔,顶模上开设有为粉末压铸提供空间的模孔,顶模与底模之间设置有用于与顶模进行相对移动从而将成型产品从模孔顶出的顶出件,顶出件挡住模孔朝向底模的开孔处,机体上设置有驱动顶出件与顶模相对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上粉机构包括用于向模孔添加粉末原料和推动被顶出件顶出的成型产品的运粉件,运粉件与的顶模滑动连接,运粉件滑动方向与顶盒滑动方向交错。机体上设置有驱动运粉件滑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减少操作者工作量的效果。减少操作者工作量的效果。减少操作者工作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感基材生产的粉末压铸机


[0001]本技术涉及粉末压铸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感基材生产的粉末压铸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一体式电感进行生产时,常通过粉末压铸而将对金属粉末进行压铸,从而实现对电感的压铸成型。
[0003]现有的对粉末的压铸的畅通过粉末压铸机实现,公告号为CN10214363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体成型贴装式电感器全自动粉末压铸机,包括主机架、压铸机构、自动压模机构、自动上粉机构、附机架和装取件机构,压铸机构安装在主机架上以实现产品的压铸成型,自动压模机构在产品成型后用以为粉末的压铸成型提供空间,自动上粉机构包括输送通道、推粉器、液压驱动装置和推板,装取件机构用于对线圈框的上料和对成型产品的取出,装取件机构安装在附机架上,装取件机构包括机械手装置,需要对自动压模机构进行粉末的上料时,推粉器将粉末推动到推板上,液压驱动装置推动推板移动,进而将粉末传输至自动压模机构上,随后液压驱动装置带动推板复位至初始位置,压铸机构进行产品压铸,随后机械手装置将成型产品从自动压模机构中取出。
[0004]在对一体式电感的基材进行粉末压铸时,也需要运用诸如上述的粉末压铸机,而由于对一体式电感基材进行生产时不需要进行线圈框的上料,故在用于生产电感器基材的粉末压铸机上常省去机械手装置的设置,从而节省成本和对机械手装置编程的耗时。
[0005]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实用省去机械手装置的粉末压铸机进行电感基材的生产时,操作者需手动将成型产品从自动压模机构上取出,增加了操作者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感基材生产的粉末压铸机,可在电感基材成型后自动实现对电感基材的收集,具有可减少操作者工作量的优点。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一种用于电感基材生产的粉末压铸机,包括机体、压铸机构、上粉机构和模具,所述压铸机构、模具均设置在机体上,所述模具包括顶模和底模,所述底模、顶模均设置在机体上,所述顶模和底模之间存在间隔,所述顶模上开设有为粉末压铸提供空间的模孔,所述顶模与底模之间设置有用于与顶模进行相对移动从而将成型产品从模孔顶出的顶出件,所述顶出件挡住模孔朝向底模的开孔处,所述机体上设置有驱动顶出件与顶模相对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上粉机构包括用于向模孔添加粉末原料和推动被顶出件顶出的成型产品的运粉件,所述运粉件与的顶模滑动连接,所述运粉件滑动方向与顶盒滑动方向交错,所述运粉件中空,所述运粉件与顶模抵接的一面敞开设置,所述机体上设置有驱动运粉件滑动
的第二驱动组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粉件将粉末原料运输至模孔中后,压铸机构对模孔中的粉末原料进行压铸,形成成型产品,随后顶出件与顶模发生相对移动,进而将模孔中的成型产品顶出至顶模上,随后运粉件再次移动,推动成型产品从顶模上移出以供操作者收集,操作者只需在成型产品从顶模上移出处设置收集盒对产品进行收集即可实现对成型产品的自动收集,减少操作者的工作量;
[0010]在成型产品从顶模上被推落后,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顶出件与顶模发生反向相对移动,进而使顶出件部分移出模孔,同时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运粉件反向移动,再次对敞开的模孔中传输粉末原料,以备下一次压铸生产的进行,实现对电感器材持续性自动化生产,操作方便。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模与机体沿靠近、远离底模的方向滑动连接,所述顶出件设置在底模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顶模滑动的第一驱动件和用于带动滑动后的顶模复位至初始位置的弹性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运粉件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底模、顶模之间。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出件位于底模上,通过顶模的滑动实现顶出件的相对移动,第一驱动件通过推动运粉件实现了对顶模的推动,实现了顶模的移动,确保顶模移动时运粉件与顶模紧密贴合而避免粉末原料的漏出,避免了对原料的浪费;待顶模移动完成后,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运粉件和顶模反向移动至初始位置,确保下一次压铸的正常进行,实现对电感器材持续性自动化生产。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运粉件包括连接架和中空设置的粉盒,所述连接架与粉盒铰接,所述粉盒与顶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连接杆和驱动连接杆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连接架和机体铰接,所述粉盒滑动方向、顶模滑动方向的合方向与连接杆转动方向相同。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件运行推动连接杆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架转动并推动粉盒滑动,由于粉盒滑动方向、顶模滑动方向的合方向与连接杆转动方向相同,粉盒在滑动的同时对顶模施加压力,确保粉盒滑动过程中与顶模的持续紧密抵接,避免粉末原料从粉盒中的泄露,同时粉盒对顶模的压力为顶模的滑动进行辅助,提高顶模滑动的流畅性。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缸体端和活塞杆端分别与机体、运粉件铰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粉盒往复滑动时,第一气缸与连接架的铰接以及连接架与粉盒的铰接确保了粉盒的滑动不受第一气缸设置的影响,第一气缸启动时通过推动连接架进而推动粉盒、顶模移动,实现顶出件对成型产品的顶出,操作方便。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端和活塞杆端分别与机体和连接杆铰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运行一次则进行一次伸缩,从而实现对粉盒的滑动和反向滑动的驱动,确保粉盒可持续性进行往复滑动,从而确保了对电感基材的持续性生产。
[00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模上固定有用于对成型产
品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轨,所述导向轨倾斜设置。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轨将被粉盒推离顶模的成型产品的移动进行导向,确保成型产品移动至操作者预先准备好的收集容器中,方便操作者对成型产品的收集。
[002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向轨上开设有供粉末原料移出导向轨的漏粉孔,所述导向轨上设置有用于承接从漏粉孔漏出的粉末原料的料盒。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次压铸完成后,模孔仍会有部分粉末原料的残留,当顶出件将成型产品顶出时亦会将粉末原料从模孔顶出,粉盒在推动成型产品落到导向轨上的同时推动粉末原料落到导向轨上,落到导向轨上的粉末原料会透过漏粉孔落到料盒中,进而实现了未进行压铸的粉末原料的回收利用,减少原料浪费。
[002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模上开设有用于对成型产品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斜面。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斜面的设置减少了粉盒滑动推动成型产品的行程,在导向斜面的导向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感基材生产的粉末压铸机,包括机体(1)、压铸机构、上粉机构和模具(2),所述压铸机构、模具(2)均设置在机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2)包括顶模(21)和底模(22),所述底模(22)、顶模(21)均设置在机体(1)上,所述顶模(21)和底模(22)之间存在间隔,所述顶模(21)上开设有为粉末压铸提供空间的模孔(211),所述顶模(21)与底模(22)之间设置有用于与顶模(21)进行相对移动从而将成型产品从模孔(211)顶出的顶出件(4),所述顶出件(4)挡住模孔(211)朝向底模(22)的开孔处,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驱动顶出件(4)与顶模(21)相对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上粉机构包括用于向模孔(211)添加粉末原料和推动被顶出件(4)顶出的成型产品的运粉件(3),所述运粉件(3)与的顶模(21)滑动连接,所述运粉件(3)滑动方向与顶盒滑动方向交错,所述运粉件(3)中空,所述运粉件(3)与顶模(21)抵接的一面敞开设置,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驱动运粉件(3)滑动的第二驱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感基材生产的粉末压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21)与机体(1)沿靠近、远离底模(22)的方向滑动连接,所述顶出件(4)设置在底模(22)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顶模(21)滑动的第一驱动件和用于带动滑动后的顶模(21)复位至初始位置的弹性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运粉件(3)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底模(22)、顶模(21)之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漪纹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感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