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燃气连续自动配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0278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燃气连续自动配气系统,控制柜和配气柜分别置于由墙体隔开的两个房间内;配气柜中的电子元器件均放置于正压防爆箱内部,并使正压防爆箱内部气压高于外界气压;混气罐的每只进气口对应连接一路配气支路,每路配气支路包括两路进气单元,两路进气单元再经管路合并,再依次联通自动流量调节器、层流流量计,最终经过手动阀后与混气罐的对应进气口联通;混气罐的出气口经管路分别连通第三气控阀和第四气控阀的进气口;第四气控阀的出气口经延长管路联通至厂房之外;第三气控阀的出气口经管路联通至混合气收集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性高,可满足客户更多种气体混合的需求,且结构设计便于设备维修与保养。养。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型燃气连续自动配气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型燃气连续自动配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燃气作为一种化工基本原料和新型燃料,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用燃气作燃料,由于其热值高、无烟尘、无碳渣,操作方便已经广泛的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而燃气是一种多种气体的混合物,所以燃气配气系统是必须的。
[0003]申请人在2002年曾提出过公开号为CN2577098Y的中国专利,提供过一种燃气连续自动配气系统,该系统采用混气罐由三路相同结构的配气支路供气,每路配气支路只供单独一种气体输送,遇到需要超过三种以上气体混合的需求则无法满足;并且,虽然采用了气控阀来控制配气支路的通断,气控阀不会出现电火花现象,较大程度的确保了安全,但系统中仍然包括一部分不可缺少的电气元件,系统结构的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改进型燃气连续自动配气系统,旨在能以最低的改进成本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方案具体为:
[0005]改进型燃气连续自动配气系统,包括控制柜和配气柜,两柜体分别设置于由墙体分隔的两个房间空间内,控制柜和配气柜之间的导线束包裹有密封绝缘套管,密封绝缘套管穿过墙体并与墙体之间密封连接;
[0006]在配气柜中还设有正压防爆箱体,配气柜中的电子元器件均放置于正压防爆箱内部,利用空气气源对正压防爆箱内部充气,使正压防爆箱内部气压高于外界气压。
[0007]进一步,混气罐的每只进气口对应连接一路配气支路,每路配气支路包括两路进气单元,每路进气单元由一过滤器和一气控阀依次经管路连通组成,每路进气单元负责联接一种气体气源,依次经过滤器和气控阀后,两路进气单元再经管路合并,再依次联通自动流量调节器、层流流量计,最终经过手动阀后与混气罐的对应进气口联通;每路进气单元的气控阀分别经管路与对应的一电磁阀连接;每个电磁阀经导线与工控计算机电连接。
[0008]进一步,混气罐的出气口经管路分别连通第三气控阀和第四气控阀的进气口;第四气控阀的出气口经延长管路联通至厂房之外;第三气控阀的出气口经管路联通至混合气收集设备;第三气控阀、第四气控阀分别经管路与对应的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连接;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分别通过导线与工控计算机电连接。
[0009]本技术安全性高,可满足客户更多种气体混合的需求,且结构设计便于设备维修与保养。
附图说明
[001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
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1]图1为本系统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0012]图2为两路配气支路的立体示意图,每路配气支路设有两路进气单元,每路进气单元可接入一种气体;
[0013]图3为以单路配气支路为例的原理图;
[0014]图4为混气罐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图4中A-A向剖视图。
[0016]图中,1-控制柜、2-显示器、3-工控计算机、4-墙体、5-配气柜、6-手动阀、7-层流流量计、8-正压防爆箱、9-自动流量调节器、10-第一气控阀、11-第二气控阀、12-第一过滤器、13-第二过滤器、14-第三气控阀、15-第四气控阀、16-混气罐、17-连接管路、18-第一气体、19-第二气体、20-差压压力传感器、21-混合气收集设备、22-直压压力传感器、23-温度传感器、24-信号放大器、25-第一电磁阀、26-第二电磁阀、27-燃气泄漏报警器、28-出气口、29-第四混气头、30-混气管、31-辅助口、32-第三混气头、33-第二混气头、34-第一混气头、35-进气口、36-第三电磁阀、37-第四电磁阀、38-A路连接管、39-B路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19]图1为本系统的结构布局示意图,为增强配气安全性,本系统采用两级气、电物理隔离结构,第一级气、电物理隔离结构为:本系统包括两个柜体:控制柜1和配气柜5,两柜体分别设置于之间由墙体4分隔的两个房间空间内,控制柜1和配气柜5之间的导线束包裹有密封绝缘套管,密封绝缘套管穿过墙体4并与墙体4之间密封连接;控制柜1中除2-显示器、3-工控计算机外还有控制电路,操作人员在配气过程中只需操作控制柜1相应控制按钮或设备即可进行配气控制操作,并且配气柜5的气体通断通过气控阀进行控制,增加了配气安全性;
[0020]第二级气、电物理隔离结构为:在配气柜5中配备了正压防爆箱体8,配气柜中的电子元器件均在正压防爆箱8内部,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差压压力传感器20、直压压力传感器22、温度传感器23、信号放大器24;利用空气气源对正压防爆箱8内部充气,使正压防爆箱8内部气压高于外界气压,以便在发生燃气外泄时,阻止燃气进入正压防爆箱中与电子元件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电子元器件产生火花引起火灾的风险。
[0021]本技术中,混气罐16也置于配气柜内;如图4所示,混气罐16结构与引证专利基本相同,由耐腐蚀的金属板材制成圆形罐体形,其一端设置有数只进气口35,用于连接外供气体;进气口35的数量一般视所需配比的气体数量而定,可为二只、三只、
……
。混气罐16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28,用于将配比合成后的工作燃气输送到用气设备。混气罐16的一侧设置有辅助口31,用于检修或其它方面的需要。混气罐内16设置有混气头,用于将多种配比气体进行混合。混气头其形状可设置为一端锥体式,另一端设置为多路混气管30均布式。混气头的设置数量一般视所需配比的气体数量而定,可为二只、三只、四只、
……
;图中所示
为四只,其分别为第四混气头29、第三混气头32、第二混气头33、第一混气头34。混气罐将混气头设置为多管式,并采用多只混气头,分别由数只混气管30与进气口35连接组成。其多种气体混配时,即可通过多只混气头和多只30-混气管迅速进行均匀混合,配比成所需的工作燃气。
[0022]混气罐16的每只进气口35对应连接一路配气支路,每路配气支路包括两路进气单元,每路进气单元由一过滤器和一气控阀依次经管路连通组成,每路进气单元负责联接一种气体气源,依次经过滤器和气控阀后,两路进气单元再经管路合并,再依次联通自动流量调节器9、层流流量计7,最终经过手动阀6后与混气罐16的对应进气口联通;
[0023]另外,本技术还在混气罐16之后增加了第三气控阀14、第四气控阀15,即混气罐16的出气口经管路分别连通第三气控阀14和第四气控阀15的进气口;第四气控阀15为排气作用,其出气口经延长管路(图中未示)联通至厂房之外,可对混气罐16内剩余气体通过其及延长管路排放到设备及厂房以外,第三气控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型燃气连续自动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柜和配气柜,两柜体分别置于由墙体分隔的两个房间内,控制柜和配气柜之间的导线束包裹有密封绝缘套管,密封绝缘套管穿过墙体并与墙体之间密封连接;在配气柜中还设有正压防爆箱体,配气柜中的电子元器件均放置于正压防爆箱内部,利用空气气源对正压防爆箱内部充气,使正压防爆箱内部气压高于外界气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燃气连续自动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混气罐的每只进气口对应连接一路配气支路,每路配气支路包括两路进气单元,每路进气单元由一过滤器和一气控阀依次经管路连通组成,每路进气单元负责联接一种气体气源,依次经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珉李鹏关鑫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博益气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