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护支撑的电炉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025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护支撑的电炉子,包括电炉子本体,所述电炉子本体上设有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边缘上安装有支撑拿取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第一框架、第一丝杠模组、条形滑轨以及第二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炉子技术领域。移动结构便于对需要加热的物品进行支撑,并且能够推动到电炉子上方,通过电炉子进行加热,无需人工手动拿取将物品直接放置在电炉子上,通过支撑拿取结构,便于支撑拿取电炉子上加热之后物品,便于物体可以临时支撑放置,无需人们立即拿取物品,之后通过支撑拿取结构,便于将移动结构上加热的物品拿取后,不会阻碍另一个物品放置在移动结构上,让移动结构推动物品,再次通过电炉子加热。再次通过电炉子加热。再次通过电炉子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护支撑的电炉子


[0001]本技术涉及电炉子
,具体为一种可防护支撑的电炉子。

技术介绍

[0002]电炉子就是用电热丝做成的加热器,老式的,没有开关,没有温控,插头插上就加热的那种。现在的电水壶就是用这个原理,只是加了开关和温控;电饭煲和点压力锅也是这个原理,但加了微电脑控制。
[0003]电炉子使用时,目的是对进行需要加热的物品进行加热,但是传统的电炉子在进行使用,由于没有合理的支撑结构,导致电炉子在加热时,需要人们手动拿取电炉子上的物品,这样在使用时,容易因电炉子周围高温烫伤人们,所以在电炉子使用时需要合理的支撑拿取加热的物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防护支撑的电炉子,解决了现有的电炉子使用时,目的是对进行需要加热的物品进行加热,但是传统的电热子在进行使用,由于没有合理的支撑结构,导致电炉子在加热时,需要人们手动拿取电炉子上的物品。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电炉子本体,所述电炉子本体上设有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边缘上安装有支撑拿取结构;
[0006]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第一框架、第一丝杠模组、条形滑轨以及第二框架;
[0007]所述第一框架安置于电炉子本体上壁面,所述第一框架上壁面开设有一对第一条形凹槽,所述条形滑轨分别安置于每个所述第一条形凹槽内部,所述条形滑轨上均安装有移动轮,每个所述移动轮上壁面均安装有支撑架,所述第二框架安置于一对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框架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口,每个所述第一螺纹口内均插装有第一螺纹杆,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杆一端均固定有第一顶板,所述第一框架上且位于电炉子本体右侧安装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上壁面开设有第二条形凹槽,所述第一丝杠模组安置于第二条形凹槽内部,所述第一丝杠模组的移动端上安装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安装有第二框架相连接的支架。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拿取结构包括:步进电机、立柱、第三框架以及第二丝杠模组;
[0009]所述第一框架上壁面靠近右端边缘开设有第一圆形凹槽,所述步进电机镶嵌于第一圆形凹槽内部,所述步进电机驱动端上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安装有固定座,所述立柱安置于固定座上,所述立柱侧壁面开设有第三条形凹槽,所述第二丝杠模组安置于第三条形凹槽内部,所述第二丝杠模组移动端上安装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下壁面安装有多个支杆,所述第三框架安置于多个所述支杆上,所述第三框架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口,所述第二螺纹口内插装有第二螺纹杆,每个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均安装有第二顶板。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下壁面且靠近四角处均安装有支撑柱,每个所述支撑柱下端均安装有垫板。
[0011]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内均安装有贯穿移动轮的第一导杆。
[0012]优选的,所述立柱上壁面套装有环形垫圈,所述第一框架上开设有且位于环形垫圈下方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垫圈下壁面安装有插入环形凹槽内的支柱,所述支柱下壁面安装有与环形凹槽内相搭接的滚轮。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内安装有贯穿第一支座的第二导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套装有第一环形把手。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三条形凹槽内安装有贯穿第二支座的第三导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套装有第二环形把手。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防护支撑的电炉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移动结构便于对需要加热的物品进行支撑,并且能够推动到电炉子上方,通过电炉子进行加热,无需人工手动拿取将物品直接放置在电炉子上,通过支撑拿取结构,便于支撑拿取电炉子上加热之后物品,便于物体可以临时支撑放置,无需人们立即拿取物品,之后通过支撑拿取结构,便于将移动结构上加热的物品拿取后,不会阻碍另一个物品放置在移动结构上,让移动结构推动物品,再次通过电炉子加热。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可防护支撑的电炉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可防护支撑的电炉子的侧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可防护支撑的电炉子的支撑拿取结构的侧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可防护支撑的电炉子的移动结构的侧视图。
[0021]图中:1-电炉子本体;2-第一框架;3-第一丝杠模组;4-条形滑轨;5-第二框架;6-移动轮;7-支撑架;8-第一螺纹杆;9-第二环形把手;10-承载架;11-第一支座;12-支架;13-步进电机;14-立柱;15-第三框架;16-第二丝杠模组;17-第一连接杆;18-固定座;19-第二支座;20-支杆;21-第二螺纹杆;22-第二顶板;23-支撑柱;24-垫板;25-第一导杆;26-环形垫圈;27-支柱;28-滚轮;29-第二导杆;30-第一环形把手;31-第三导杆;32-第一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防护支撑的电炉子,包括电炉子本体1,电炉子本体1上设有移动结构,移动结构边缘上安装有支撑拿取结构;
[0024]移动结构包括:第一框架2、第一丝杠模组3、条形滑轨4以及第二框架5;
[0025]第一框架2安置于电炉子本体1上壁面,第一框架2上壁面开设有一对第一条形凹槽,条形滑轨4分别安置于每个第一条形凹槽内部,条形滑轨4上均安装有移动轮6,每个移动轮6上壁面均安装有支撑架7,第二框架5安置于一对支撑架7上,第二框架5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口,每个第一螺纹口内均插装有第一螺纹杆8,每个第一螺纹杆8一端均固定有第一顶
板32,第一框架2上且位于电炉子本体1右侧安装有承载架10,承载架10上壁面开设有第二条形凹槽,第一丝杠模组3安置于第二条形凹槽内部,第一丝杠模组3的移动端上安装有第一支座11,第一支座11上安装有第二框架5相连接的支架12;
[002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炉子本体1上的第一框架2起到支撑作用,用于支撑条形滑轨4上的移动轮6,移动轮6上的支撑架7起到支撑作用,用于支撑第二框架5,第二框架5用于将物品放置内部,底部经过第二框架5伸出,之后顺时针转动第一螺纹杆8转动,向前伸入,从而通过第一螺纹杆8上的第一顶板32顶住物品,多个第一顶板32同时顶住物品,从而形成夹住物品,若物品无法顶住,可以套装在便于加热的桶内,桶顶部具有弧形凸面,便于顶住夹紧,承载架10用于支撑第一丝杠模组3,第一丝杠模组3横置安装,所以第一丝杠模组3移动端能够左右移动,当第一丝杠模组3移动端位于右侧时,第二框架5位于右侧便于物品放置,放置完成之后,第一丝杠模组3移动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护支撑的电炉子,包括电炉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炉子本体(1)上设有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边缘上安装有支撑拿取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第一框架(2)、第一丝杠模组(3)、条形滑轨(4)以及第二框架(5);所述第一框架(2)安置于电炉子本体(1)上壁面,所述第一框架(2)上壁面开设有一对第一条形凹槽,所述条形滑轨(4)分别安置于每个所述第一条形凹槽内部,所述条形滑轨(4)上均安装有移动轮(6),每个所述移动轮(6)上壁面均安装有支撑架(7),所述第二框架(5)安置于一对所述支撑架(7)上,所述第二框架(5)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口,每个所述第一螺纹口内均插装有第一螺纹杆(8),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杆(8)一端均固定有第一顶板(32),所述第一框架(2)上且位于电炉子本体(1)右侧安装有承载架(10),所述承载架(10)上壁面开设有第二条形凹槽,所述第一丝杠模组(3)安置于第二条形凹槽内部,所述第一丝杠模组(3)的移动端上安装有第一支座(11),所述第一支座(11)上安装有第二框架(5)相连接的支架(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护支撑的电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拿取结构包括:步进电机(13)、立柱(14)、第三框架(15)以及第二丝杠模组(16);所述第一框架(2)上壁面靠近右端边缘开设有第一圆形凹槽,所述步进电机(13)镶嵌于第一圆形凹槽内部,所述步进电机(13)驱动端上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7),所述第一连接杆(17)上安装有固定座(18),所述立柱(14)安置于固定座(18)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宇赵宇王辉徐丹丹崔佳杨阳朱庆坤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瑞和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