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所用炮筒式远光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025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所用炮筒式远光灯组件,具有炮筒状的灯壳,所述的灯壳周壁上具有从灯壳上壁延伸至灯壳下壁的斜切面形成的开口,灯壳后端安装有调节板,调节板背面固连有光源底板,所述光源底板安装有两个并排布置的发光源,位于所述发光源前的调节板正面设有各对应一个发光源的双光源反射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斜切面形成照射光线出口的开口,使得照射出去的光线范围比传统直筒状远光灯要广阔,但又不呈现漫散状,两个发光源满足了远光灯的亮度要求,使得车辆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能随时观察前方线路状况,确保行车安全。确保行车安全。确保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车辆所用炮筒式远光灯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照明
,尤其是一种轨道车辆所用炮筒式远光灯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地铁、高铁还是城际铁路,轨道交通车辆都已得到广泛使用。由于运行速度较快,要求所配套的照明灯具有较高的亮度,以便及时观察前方状况,因此在轨道车辆上都配置有炮筒状的远光灯。但现有远光灯的筒身结构基本都是直筒状,使得照射出去的光线过于集中,照射范围不够开阔,影响驾驶人员的观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提高照射范围、便于观察的轨道车辆所用炮筒式远光灯组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车辆所用炮筒式远光灯组件,具有炮筒状的灯壳,所述的灯壳周壁上具有从灯壳上壁延伸至灯壳下壁的斜切面形成的开口,灯壳后端安装有调节板,调节板背面固连有光源底板,所述光源底板安装有两个并排布置的发光源,位于所述发光源前的调节板正面设有各对应一个发光源的双光源反射碗。
[0005]为方便安装调节,所述的调节板上设有有用于安装远光灯的安装支架,调节板与安装支架可调连接。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斜切面形成照射光线出口的开口,使得照射出去的光线范围比传统直筒状远光灯要广阔,但又不呈现漫散状,两个发光源满足了远光灯的亮度要求,使得车辆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能随时观察前方线路状况,确保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灯壳,2.开口,3.调节板,4.光源底板,5.发光源,6.双光源反射碗,7.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1]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2]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轨道车辆所用炮筒式远光灯组件,具有炮筒状的灯壳1,所
述的灯壳1周壁上具有从灯壳1上壁延伸至灯壳1下壁的斜切面形成的开口2,位于灯壳1后端安装有调节板3,所述的调节板3上设有有用于安装远光灯的安装支架7,调节板3与安装支架7可调连接。
[0013]所述调节板3背面固连有光源底板4,所述光源底板4安装有两个并排布置的发光源5,位于所述发光源5前的调节板3正面设有各对应一个发光源5的双光源反射碗6,发光源5射出的光线经双光源反射碗6反射后,通过开口2向外散发。由于是由斜切面形成的开口2,因此照射出去的光线范围比传统直筒状的要广阔,但又不呈漫散状,两个发光源5满足了远光灯的亮度要求,使得车辆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能随时观察前方线路状况,确保行车安全。
[0014]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所用炮筒式远光灯组件,具有炮筒状的灯壳(1),其特征是:所述的灯壳(1)周壁上具有从灯壳(1)上壁延伸至灯壳(1)下壁的斜切面形成的开口(2),灯壳(1)后端安装有调节板(3),调节板(3)背面固连有光源底板(4),所述光源底板(4)安装有两个并排布置的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敏何红心黄锁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赛尔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