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泵智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020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油泵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油泵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检测台的侧壁开设有检测口,检测口内固定有用于对接机油泵的对接盘,对接盘上开设有两个导油孔,两个导油孔分别与机油泵的进油孔和出油孔一一对应,检测台的底面设有连通两导油孔的储油箱;对接盘上转动连接用于卡接机油泵伸出的传动主轴的卡头,检测台上固定有驱动卡头转动的主轴电机;检测台位于检测口上方固定有压力表,且压力表连接其中一个导油孔;对接盘位于对接机油泵的面上固定有若干用卡接机油泵的定位柱,检测台上位于与检测口相对的位置固定有朝向检测口抵压机油泵的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模拟机油泵工作状态,检测机油泵抽送机油稳定性的效果。稳定性的效果。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油泵智能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油泵检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油泵智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油泵是汽车润滑系统中用于提高机油压力,强制地压送到发动机各零件的运动表面上。机油泵结构形式可以分为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类。
[0003]公开号为CN10820451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型机油泵,包括泵体、泵盖、内转子组件、外转子,泵盖呈平板状,在泵体朝向泵盖的端面上设置有转子腔,内转子组件包括传动主轴和内转子,外转子容纳在转子腔内,内转子容纳在外转子的内齿轮腔内,内转子与外转子之间形成吸油区与排油区;泵体上开设有进油腔和出油腔;进油腔的一端延伸到内转子与外转子之间的吸油区,另一端形成进油口;出油腔的一端延伸到内转子与外转子之间的排油区,另一端形成出油口。
[0004]转子式机油泵抽送机油的原理是内转子通过传动主轴与动力源转动连接,动力源带动内转子在外转子内部的内齿轮腔内转动、内转子与外转子内壁不断形成真空空腔,从而由进油腔吸入机油并由出油腔不断排出,通过测试机油泵抽送机油过程中的流通稳定性才能得出机油泵的质量合格与否,亟需模拟机油泵运行状态下,并对机油泵抽送机油效果进行有效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油泵智能检测装置,具有模拟机油泵工作状态,检测机油泵抽送机油稳定性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机油泵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的侧壁开设有检测口,所述检测口内固定有用于对接机油泵的传动主轴伸出面的对接盘,所述对接盘上开设有两个导油孔,两个所述导油孔分别与机油泵的进油孔和出油孔一一对应,所述检测台的底面设置有储油箱,且所述储油箱分别连通两所述导油孔;
[0008]所述对接盘上转动连接用于卡接机油泵伸出的传动主轴的卡头,所述检测台上固定有驱动所述卡头转动的主轴电机;
[0009]所述检测台位于检测口上方固定有压力表,且所述压力表连接其中一个导油孔;
[0010]所述对接盘位于对接机油泵的面上固定有若干用卡接机油泵本体定位柱,所述检测台上位于与所述检测口相对的位置固定有朝向检测口抵压机油泵的气缸。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机油泵通过若干定位柱卡接在对接盘上,同时传动主轴与卡头卡接,驱动气缸将机油泵抵紧在对接盘上,此时两导油孔分别与进油孔和出油孔对接,驱动主轴电机转动以带动传动主轴转动,从而使机油泵不断由进油孔及导油孔吸取储油箱内的机油并由出油孔导入另一个导油孔再次导入储油箱,循环抽取机油的过程中,压力表检测抽送油压的压力变化,通过主轴电机模拟机油泵工作状态,并通过压力
表不断检测即可得出机油泵使用过程中抽送机油稳定性。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检测台顶面位于所述检测口的下方开设有落油口,且所述落油口连通所述储油箱。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完成一个机油泵时,操作人员驱动气缸收缩并松开机油泵,此时部分吸取的机油由机油泵上渗出并落至落油口处并导回储油箱,有利于部分机油泵内剩余的机油快速导回储油箱再次循环使用。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抵压块,所述抵压块两相背侧壁分别铰接有用于夹持机油泵的夹持板,所述上固定有驱动夹持板转动的夹持电机。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取下检测完成的机油泵时,驱动一对夹持电机带动一对夹持板相对转动,从而使机油泵由一对夹持板夹持,然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收缩即可取下机油泵,有利于避免手动取机油泵过程中,机油喷溅操作人员,提高拿取机油泵的安全性。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板的夹持面上分别设置有夹持垫,所述夹持垫朝向所述夹持板的面上固定有贯穿所述夹持板的导杆,所述导杆位于所述夹持垫和所述夹持板之间套设有弹簧,所述导杆远离所述夹持垫的一端螺纹旋接有限位块。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对夹持电机相对扭转一对夹持板时,夹持垫配合弹簧夹持机油泵,弹簧的弹力作用于夹持垫并夹紧机油泵,进一步提高夹持机油泵的效果,导杆为夹持垫随弹簧伸缩运动提供导向,同时通过旋下限位块可抽出导杆及夹持垫,方便操作人员拆装、更换夹持垫。
[00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压块铰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驱动所述抵压块朝向落油口转动的转动电机。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取下一个检测完成的机油泵时,操作人员驱动转动电机带动抵压块及其上夹持的机油泵向下倾斜,从而使机油泵朝向落油口倾倒剩余的机油,有利于快速导出机油泵内剩余的机油,并且代替人工无接触情况下导出机油。
[002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检测台顶面铰接有导油板,且所述落油口开设在所述导油板上,所述检测台位于所述导油板铰接端固定有驱动所述导油板朝向储油箱倾倒的转板电机。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若干机油泵后,导油板上堆积有部分机油,此时操作人员驱动转板电机带动导油板朝向储油箱倾斜并使堆积在其上的机油导入储油箱,有利于收集堆积在导油板上的渗落机油,方便机油的回收及再利用。
[002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油板顶面平行于朝向储油箱导油方向的两侧边相对固定有固定条,一对所述固定条相对面沿朝向储油箱导油方向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杆,一对所述固定条之间设置有刮板条,且所述刮板条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两丝杆,所述固定条一端固定有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驱动电机。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转板电机向储油箱内倾倒堆积的机油时,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从而使一对丝杆带动刮板条沿滑槽朝向落油口刮送机油,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导油板导下机油的效率及其效果。
[002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油箱的顶面设置有过滤网。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有利于过滤导油板及落油口导下至储油箱内的机油的杂质,提高导回储油箱的机油的洁净度。
[00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7]1.通过若干定位柱卡接机油泵,通过卡头卡接传动主轴,驱动气缸将机油泵抵紧在对接盘上,驱动主轴电机带动传动主轴转动,机油泵由一个导油孔吸取储油箱内的机油并由另一个导油孔再次导入储油箱,循环抽取机油的过程中,压力表检测抽送油压的压力变化,通过主轴电机模拟机油泵工作状态,并通过压力表不断检测即可得出机油泵使用过程中抽送机油稳定性;
[0028]2.驱动一对夹持电机带动一对夹持板相对转动夹持机油泵,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收缩即可取下机油泵,有利于避免手动取机油泵过程中,机油喷溅操作人员,提高拿取机油泵的安全性;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泵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台(1),所述检测台(1)的侧壁开设有检测口(11),所述检测口(11)内固定有用于对接机油泵(8)的传动主轴(81)伸出面的对接盘(2),所述对接盘(2)上开设有两个导油孔(21),两个所述导油孔(21)分别与机油泵(8)的进油孔(82)和出油孔(83)一一对应,所述检测台(1)的底面设置有储油箱(5),且所述储油箱(5)分别连通两所述导油孔(21);所述对接盘(2)上转动连接用于卡接机油泵(8)伸出的传动主轴(81)的卡头(22),所述检测台(1)上固定有驱动所述卡头(22)转动的主轴电机(23);所述检测台(1)位于检测口(11)上方固定有压力表(4),且所述压力表(4)连接其中一个导油孔(21);所述对接盘(2)位于对接机油泵(8)的面上固定有若干用卡接机油泵(8)的定位柱(24),所述检测台(1)上位于与所述检测口(11)相对的位置固定有朝向检测口(11)抵压机油泵(8)的气缸(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泵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顶面位于所述检测口(11)的下方开设有落油口(121),且所述落油口(121)连通所述储油箱(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泵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3)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抵压块(31),所述抵压块(31)两相背侧壁分别铰接有用于夹持机油泵(8)的夹持板(6),所述上固定有驱动夹持板(6)转动的夹持电机(6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油泵智能检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天宝吴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宝圣机油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