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角的顶升托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008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转角的顶升托体,包括侧板,所述侧板顶部设置顶板,所述顶板连接两侧板顶部,顶板位于两侧板之间并由另两端延伸出去,所述顶板一端两侧设置两连接角钢,连接角钢之间设置辊筒,辊筒两侧通过辊轴连接在连接角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垂直受力的顶升托体,结构新颖且布局合理,工作时,将工作箱体放置在下拉板下方,通过下拉板对工作箱体进行提托,便于工程实施时的便捷,提升工作效率,当托板提托工作箱体时,辊筒侧面贴在墙体上,减小托体和墙体的摩擦力,防止托体刮伤墙体,辊筒通过辊轴连接在连接角钢上,在托体通过升降装置升降时,通过辊筒的转动,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小摩擦力,防止托体损伤墙面,提高托体安全性。体安全性。体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转角的顶升托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
,具体是一种可转角的顶升托体。

技术介绍

[0002]顶升是指利用千斤顶和交替填塞的柱块,将在地面上就地拼装或灌筑成型的屋盖结构逐步顶升到设计标高的施工方法。这种方法无需大型起重设备,可将在地面施工完毕的整个屋盖,包括屋面防水、油漆及管线等,一次顶升就位。一般有上顶升和下顶升两种。上顶升法:千斤顶倒支于屋盖结构支点下的垫块上,垫块即为以后的柱帽。开始时,柱帽支承于柱基块的两侧冀上,随着千斤顶的进油和回油,填进临时垫块和换填正式柱块,柱帽即将屋盖结构逐步升高。柱块在安装时宜及时铺垫水泥砂浆及焊接帮条,并对柱块的开口加以封闭,以增强柱子的稳定性。上顶升法中千斤顶的顶升重量恒定,稳定性较好,采用较多。因属高空作业,顶升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屋盖结构偏移,并注意顶升的同步。下顶升法:千斤顶始终放在柱基上,随顶随填柱块,可以减少高空作业,但顶升重量逐渐增加,尤其是在柱基处形成活动支点,稳定性差,已较少采用。
[0003]现有的顶升托体,在顶升的时候托体可能会与墙体出现摩擦现象,严重时会损害墙体,降低工作质量,在升降时可能会出现倾斜等情况,不利于工作的进行,且托举时,智能托举垂直或者水平的物品,不能满足工作中的灵活应用的作用,为此,专利技术人综合上述各类因素提出一种垂直受力的顶升托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角的顶升托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转角的顶升托体,包括侧板,所述侧板顶部设置顶板,所述顶板连接两侧板顶部,所述顶板位于两侧板之间并由另两端延伸出去,所述顶板一端两侧设置两连接角钢,所述角钢之间设置辊筒,所述辊筒两侧通过辊轴连接在连接角钢上,所述侧板下部设置下拉板,所述下拉板下方设置工作箱体,所述工作箱体侧面贴在墙体上,所述顶板下方设置升降装置。
[0007]工作时,将工作箱体放置在下拉板下方,通过下拉板对工作箱体进行提托,便于工程实施时的便捷,提升工作效率,当托板提托工作箱体时,辊筒侧面贴在墙体上,减小托体和墙体的摩擦力,防止托体刮伤墙体,辊筒通过辊轴连接在连接角钢上,在托体通过升降装置升降时,通过辊筒的转动,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小摩擦力,防止托体损伤墙面,提高托体安全性。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侧板下拉板上部设置提拉转轴,所述提拉转轴连接下拉板与侧板,通过提拉转轴可以使下拉板提托各种角度的工作箱体,提升托体的灵活性与工作效率。
[0009]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下方设置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左侧设置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右侧设置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设置控制阀,所述连接管连接升降底座与控制阀,通过液压缸运作带动升降柱升降,为工作箱体提供便捷,省时省力。
[0010]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升降柱侧方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设置支撑垫,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栓固定在升降柱上部,支撑杆用于支撑升降柱,防止托举工作箱体发生倾斜情况,提升托体安全性。
[0011]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升降底座上设置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包括螺栓与螺孔,通过螺栓与螺孔将升降底座固定在地面,提升升降装置的稳定性。
[0012]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液压缸底部设置电机箱,电机箱内部设置驱动电机,电机箱用于支撑固定液压缸,防止工作时抖动使液压缸坠落,驱动电机为液压缸提供动力,提升升降装置的便捷性。
[0013]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下拉板底部设置连接器,连接器能够更加稳固地对工作箱体进行提托,防止工作箱体坠落,提高工作安全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0015]1、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转角的顶升托体,结构新颖且布局合理,工作时,将工作箱体放置在下拉板下方,通过下拉板对工作箱体进行提托,便于工程实施时的便捷,提升工作效率,当托板提托工作箱体时,辊筒侧面贴在墙体上,减小托体和墙体的摩擦力,防止托体刮伤墙体,辊筒通过辊轴连接在连接角钢上,在托体通过升降装置升降时,通过辊筒的转动,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小摩擦力,防止托体损伤墙面,提高托体安全性;
[0016]2、 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下拉板上部设置提拉转轴,所述提拉转轴连接下拉板与侧板,通过提拉转轴可以使下拉板提托各种角度的工作箱体,提升托体的灵活性与工作效率;所述下拉板底部设置连接器,连接器能够更加稳固地对工作箱体进行提托,防止工作箱体坠落,提高工作安全性;
[0017]3、 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下方设置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左侧设置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右侧设置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设置控制阀,所述连接管连接升降底座与控制阀,通过液压缸运作带动升降柱升降,为工作箱体提供便捷,省时省力;升降柱侧方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设置支撑垫,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栓固定在升降柱上部,支撑杆用于支撑升降柱,防止托举工作箱体发生倾斜情况,提升托体安全性;升降底座上设置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包括螺栓与螺孔,通过螺栓与螺孔将升降底座固定在地面,提升升降装置的稳定性;
[0018]4、 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底部设置电机箱,电机箱内部设置驱动电机,电机箱用于支撑固定液压缸,防止工作时抖动使液压缸坠落,驱动电机为液压缸提供动力,提升升降装置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一种可转角的顶升托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一种可转角的顶升托体工作时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侧板;2、下拉板;3、辊轴;4、滚筒;5、连接角钢;6、顶板;7、提拉转轴;8、工
作箱体;9、墙体;10、固定器;11、升降柱;12、升降底座;13、支撑垫;14、电机箱;15、液压缸;16、控制阀;17、连接管;18、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角的顶升托体,包括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顶部设置顶板(6),所述顶板(6)连接两侧板(1)顶部,所述顶板(6)位于两侧板(1)之间并由另两端延伸出去,所述顶板(6)一端两侧设置两连接角钢(5),所述角钢之间设置辊筒(4),所述辊筒(4)两侧通过辊轴(3)连接在连接角钢(5)上,所述侧板(1)下部设置下拉板(2),所述下拉板(2)下方设置工作箱体(8),所述工作箱体(8)侧面贴在墙体(9)上,所述顶板(6)下方设置升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角的顶升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下拉板(2)上部设置提拉转轴(7),所述提拉转轴(7)连接下拉板(2)与侧板(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角的顶升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柱(11),所述升降柱(11)下方设置升降底座(1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同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