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振潭专利>正文

一种阀门维修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002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门维修用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U形底座,两个U形底座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焊接固定有同一个底部安装架,所述底部安装架上竖直固定套装有第一电动升降气缸,第一电动升降气缸的输出轴上焊接有位于底部安装架上方的支撑柱,支撑柱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气缸安装槽,且支撑柱的顶部设置为正方形结构,所述底部安装架的上方设有倾斜设置的顶部安装板,顶部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多组等间距设置的绑带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不仅便于将需要维修的阀门捆绑固定在顶部安装板的顶部,且有利于不同身高的维修人员对阀门进行维修工作。阀门进行维修工作。阀门进行维修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门维修用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维修
,尤其涉及一种阀门维修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阀门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
[0003]阀门在出现故障进行维修时,传统的方式就是将出现故障的阀门首先搬到桌面上,然后再通过绑带固定在桌面上,最后维修人员再对阀门进行维修,这种维修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为了适应维修人员的身高,桌面一般都比较高,在将阀门搬到桌面的过程中会极大的消耗工作人员的体力;2.由于通过绑带固定在桌面,使得阀门在桌面上无法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转动以及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倾斜度调节,进而给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带来了不便,基于以上两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阀门维修用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阀门维修用固定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维修用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U形底座(1),其特征在于,两个U形底座(1)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焊接固定有同一个底部安装架(3),所述底部安装架(3)上竖直固定套装有第一电动升降气缸(4),第一电动升降气缸(4)的输出轴上焊接有位于底部安装架(3)上方的支撑柱(5),支撑柱(5)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气缸安装槽(5001),且支撑柱(5)的顶部设置为正方形结构,所述底部安装架(3)的上方设有倾斜设置的顶部安装板(6),顶部安装板(6)的顶部设置有多组等间距设置的绑带固定装置;所述顶部安装板(6)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圆柱形内陷槽(6001),第一圆柱形内陷槽(6001)的内部侧壁上粘接固定有第一圆环形导轨(6002),第一圆柱形内陷槽(6001)的内部放置有圆柱形结构的连接座(9),所述连接座(9)的底部延伸至顶部安装板(6)的下方,且连接座(9)的外侧开设有与第一圆环形导轨(6002)滑动配合的第一圆环形导轨槽(9001),连接座(9)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圆柱形内陷槽(9002),且第二圆柱形内陷槽(9002)的底部内壁中央位置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抱闸电机(10),抱闸电机(10)的输出轴与第一圆柱形内陷槽(6001)的顶部内壁相焊接,所述连接座(9)的底部开设有第三圆柱形内陷槽(9003),第三圆柱形内陷槽(9003)的顶部内壁中央位置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圆柱形凸起(9004),且圆柱形凸起(9004)的底部中央位置开设有半球形嵌装槽(9005),圆柱形凸起(9004)通过半球形嵌装槽(9005)活动嵌装有金属球体(11),金属球体(11)的底部延伸至连接座(9)的下方,并焊接在支撑柱(5)的顶部,第三圆柱形内陷槽(9003)的内部右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多个弹簧的底端均焊接固定在支撑柱(5)的右侧顶部,第三圆柱形内陷槽(9003)的内部左侧壁上开设有底部设置为开口的转动轴安装通孔(9006),转动轴安装通孔(9006)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转动轴(13),且转动轴(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潭刘鑫何定平刘小萍崔巍刘思葭王琼婷马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刘振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