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9999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微生物培养领域的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装置,以降低厌氧菌与空气接触面积,同时避免瓶口损坏的培养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包括广口瓶,所述广口瓶的瓶口处带有盖帽,盖帽包括连接瓶口的塞部和接触操作人员手掌的帽部,塞部的竖向中轴线处空心,且塞部周向带有螺纹齿,帽部的内表面带有牙槽,所述帽部和塞部螺纹连接,所述帽部和塞部螺纹配合,当需要对厌氧菌进行培养基或取样操作时,操作人员可以在不开瓶的状态下进行操作,仅需旋开塞部和帽部,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塞部的空心处添加培养基质,同时也可以通过塞部抽取部分的菌种,在这种操作下减少了广口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厌氧菌种死亡,提升了培养的效率。了培养的效率。了培养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微生物培养领域,具体是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厌氧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作用也日益引起重视。厌氧微生物培养的关键是要使该类微生物培养时处于无氧的环境中。
[0003]目前,厌氧微生物培养一般采用厌氧管、厌氧瓶、厌氧罐培养法或者厌氧手套箱。厌氧管体积较小(不超过30mL),一般只适合少量微生物培养(不超过10mL)。厌氧罐与厌氧培养箱虽可用于厌氧微生物培养,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如价格昂贵、体积较大、不能恒温及不适合极端厌氧微生物(如海底菌种、深层土壤菌种)培养,且一般本科实验室配置较少或不配置,因而无法满足本科厌氧微生物实验教学需求。
[0004]在实验室,厌氧瓶的应用较广泛。厌氧瓶体积可变(50mL-1000mL),既可适用少量厌氧微生物的培养,也可适用大量厌氧微生物培养。实验室使用的厌氧瓶分进口和国产两种,进口厌氧瓶耐高温、高压且不易爆炸,但价格昂贵,不宜在本科实验教学中大量使用。国产厌氧瓶虽然价格较低,但高温下耐高压性能差、易爆炸,厌氧瓶的爆炸除对灭菌设备造成损坏外,更危及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常规厌氧瓶在使用过程中,瓶口最容易造成损坏,一旦厌氧瓶的瓶口损坏,则整个厌氧瓶无法再使用,需购置新的厌氧瓶,而购置新的厌氧瓶成本又高。
[0005]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降低厌氧菌与空气接触面积,同时避免瓶口损坏的培养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厌氧菌与空气接触面积,同时避免瓶口损坏的培养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广口瓶,所述广口瓶的瓶口处带有盖帽,所述盖帽包括连接瓶口的塞部和接触操作人员手掌的帽部,所述塞部的竖向中轴线处空心,且塞部周向带有螺纹齿,帽部的内表面带有牙槽,所述帽部和塞部螺纹连接,所述帽部和塞部螺纹配合。
[0008]进一步,所述塞部和帽部之间带有捏持台,所述捏持台的直径大于帽部,捏持台的直径也大于塞部。
[0009]进一步,所述帽部的周向带有摩擦槽。
[0010]进一步,所述广口瓶还包括瓶身,所述瓶身的径向两侧都带有支架,所述支架的横截面为“L”形状,所述支架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连接瓶身和竖杆,且竖杆朝向下方。
[0011]进一步,所述广口瓶采用高硼硅材质。
[0012]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1、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本装置带有横截面为“L”形状的支架,支架的开口向下,便于操作人员使用广口瓶时将手横向穿过支架进行提
携式操作,同时避免了操作人员的手部直接握持广口瓶。
[0013]2、当需要对菌种(尤其是厌氧菌)进行培养基或取样操作时,操作人员可以在不开瓶的状态下进行操作,仅需旋开塞部和帽部,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塞部的空心处添加培养基质,同时也可以通过塞部抽取部分的菌种,在这种操作下减少了广口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厌氧菌种死亡,提升了培养的效率。
[0014]3、由于帽部带有摩擦槽,此时帽部与操作人员手部的摩擦力变大,将帽部拧松后帽部与塞部脱离结合。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塞部和帽部的结合图;
[0017]图3为图1中塞部的全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广口瓶1、塞部2、帽部3、螺纹齿4、空心5、捏持台6、支架7、摩擦槽8。
[0020]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3,所示: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采用高硼硅材质的广口瓶1,广口瓶1的瓶口处带有盖帽,盖帽包括连接瓶口的塞部2和接触操作人员手掌的帽部3,塞部2的竖向中轴线处空心5,塞部2周向带有螺纹齿4,帽部3的内表面带有牙槽,帽部3和塞部2螺纹连接,帽部3和塞部2螺纹配合,塞部2和帽部3之间带有捏持台6,捏持台6的直径大于帽部3,捏持台6的直径也大于塞部2。
[0021]请参考图2,帽部3的周向带有摩擦槽8,广口瓶1还包括瓶身,瓶身的径向两侧都带有支架7,支架7的横截面为“L”形状,支架7包括横杆和竖杆,横杆连接瓶身和竖杆,且竖杆朝向下方。
[0022]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本装置带有横截面为“L”形状的支架7,支架7的开口向下,便于操作人员使用广口瓶1时将手横向穿过支架7进行提携式操作,同时避免了操作人员的手部直接握持广口瓶1,降低了人体手部温度对菌种的影响。
[0023]当需要对菌种(尤其是厌氧菌)进行培养基或取样操作时,操作人员可以在不开瓶的状态下进行操作,此时仅需操作人员一只手捏住捏持台6表面进行广口瓶1的固定操作,随后操作人员另一只手旋转帽部3,由于帽部3带有摩擦槽8,此时帽部3与操作人员手部的摩擦力变大,将帽部3拧松后帽部3与塞部2脱离结合。
[0024]当帽部3与塞部2脱离结合后,由于塞部2的竖向中轴线处空心5,所以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塞部2的空心5处添加培养基质,同时也可以通过塞部2抽取部分的菌种,在这种操作下减少了广口瓶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厌氧菌种死亡,提升了培养的效率。
[0025]当添加或取样完成后,医护人员将帽部3与塞部2重新结合,拧紧,以待下一次使用。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技术所属
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广口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广口瓶的瓶口处带有盖帽,所述盖帽包括连接瓶口的塞部和接触操作人员手掌的帽部,所述塞部的竖向中轴线处空心,且塞部周向带有螺纹齿,帽部的内表面带有牙槽,所述帽部和塞部螺纹连接,所述帽部和塞部螺纹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部和帽部之间带有捏持台,所述捏持台的直径大于帽部,捏持台的直径也大于塞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淑赵国玉王芬左书瑞罗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