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侧立框板与顶面相连接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9993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侧立框板与顶面相连接的结构,该结构用于固定连接立框板的竖直板和顶面的水平板,包括平行于竖直板并用以与竖直板固定连接的竖直固定板、平行于水平板并用以与水平板固定连接的水平固定板,和用以连接竖直固定板和水平固定板的连接角,以及设于竖直固定板与竖直板之间的加强条;竖直固定板靠近竖直板一侧设有用以容置加强条的容置部。通过连接角增加了竖直固定板和水平固定板之间连接处的弯折次数和长度,实现更好的弹性缓冲效果,有效缓冲了由竖直板和水平板之间的位移、形变对竖直固定板和水平固定板带来的形变和相互牵拉,进而降低了竖直固定板与水平固定板对固定件的局部牵拉力,避免固定件的松动和脱出。和脱出。和脱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侧立框板与顶面相连接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吊顶
,具体涉及一种单侧立框板与顶面相连接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装配式吊顶中的安装过程中,由于其单一的装配方式,即立框板与顶板直接角码固定或直接自攻螺丝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必然对立框板的握钉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一般都采用有机材质的板材,但是,有机材质的板材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其防火定级相对较低,仅有B1级防火等级,或更低,而琉晶颗粒板的防火等级高,可以达到A级,不过其握钉力较差,如果采用角码或者自攻螺丝直接进行固定连接,在装配后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外力或热胀冷缩的影响,立框板和顶板之间会发生一定的位移、倾斜,直接导致自攻螺丝的局部牵拉,久而久之,就会使自攻螺丝出现松动,甚至脱离的现象,进而影响整个结构质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单侧立框板与顶面相连接的结构,可采用琉晶颗粒板作为立框板进行装配,提高防火等级的同时也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单侧立框板与顶面相连接的结构,用于固定连接立框板的竖直板和顶面的水平板,包括平行于所述竖直板并用以与所述竖直板固定连接的竖直固定板、平行于所述水平板并用以与所述水平板固定连接的水平固定板,和用以连接所述竖直固定板和水平固定板的连接角,以及设于所述竖直固定板与竖直板之间的加强条;所述竖直固定板靠近所述竖直板一侧设有用以容置所述加强条的容置部。
[000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角包括用以与所述水平固定板固定连接的第一缓冲部和用以与所述竖直固定板固定连接的第二缓冲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部与第二缓冲部之间、所述第一缓冲部与水平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二缓冲部与竖直固定板之间均为垂直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固定板、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之间围成有一用以缓冲所述水平固定板与垂直固定板之间形变的缓冲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固定板、连接角和竖直固定板之间均为一体式结构。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以将所述水平固定板和竖直固定板分别固定于所述水平板和竖直板上的固定件。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自攻螺丝。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固定板和竖直固定板上均设有用以供所述固定件穿过的固定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容置部上设有用以对所述加强条上下限位的限位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缓冲部的宽度与所述加强条的厚度相同。
[0014]本技术的一种单侧立框板与顶面相连接的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通过连接角增加了竖直固定板和水平固定板之间连接处的弯折次数和长度,实现更好的弹性缓冲效果,有效缓冲了由竖直板和水平板之间的位移、形变对竖直固定板和水平固定板带来的形变和相互牵拉,进而降低了竖直固定板与水平固定板对固定件的局部牵拉力,避免固定件的松动和脱出;
[0016](2)通过加强条不仅强化了竖直板的机械结构性,同时也巧妙的将系统需求的握钉力转化为加强条与竖直板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地的降低了固定件竖直板的高强度需求;
[0017](3)本申请的连接角与水平固定板垂直连接,形成一个直角支撑,有效的保持水平板与竖直板之间的角度。
附图说明
[0018]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单侧立框板与顶面相连接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单侧立框板与顶面相连接的结构的结构侧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单侧立框板与顶面相连接的结构的一种安装形式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单侧立框板与顶面相连接的结构的分解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单侧立框板与顶面相连接的结构的加强条安装示意图。
[0024]图中:1-竖直板、2-水平板、3-竖直固定板、31-容置部、32-限位部、4-水平固定板、41-固定孔、5-连接角、51-第一缓冲部、52-第二缓冲部、53-缓冲槽、6-加强条、7-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26]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单侧立框板与顶面相连接的结构,用于固定连接立框板的竖直板1和顶面的水平板2,包括平行于竖直板1并用以与竖直板1固定连接的竖直固定板3、平行于水平板2并用以与水平板2固定连接的水平固定板4,和用以连接竖直固定板3和水平固定板4的连接角5,以及设于竖直固定板3与竖直板1之间的加强条6;竖直固定板3靠近竖直板1一侧设有用以容置加强条6的容置部31。
[0027]通过连接角5增加了竖直固定板3和水平固定板4之间连接处的弯折次数和长度,
实现更好的弹性缓冲效果,有效缓冲了由竖直板1和水平板2之间的位移、形变对竖直固定板3和水平固定板4带来的形变和相互牵拉,进而降低了竖直固定板3与水平固定板4对固定件7的局部牵拉力,避免固定件7的松动和脱出。
[0028]通过加强条6不仅强化了竖直板1的机械结构性,同时也巧妙的将系统需求的握钉力转化为加强条6与竖直板1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地的降低了固定件7竖直板1的高强度需求,本技术具体实施例采用的加强条6可为现场装修废料,或者木质条,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这样更有助于固定后整体结构的缓冲和力学分担。
[0029]连接角5包括用以与水平固定板4固定连接的第一缓冲部51和用以与竖直固定板3固定连接的第二缓冲部52。
[0030]第一缓冲部51与第二缓冲部52之间、第一缓冲部51与水平固定板4之间、第二缓冲部52与竖直固定板3之间均为垂直固定连接。
[0031]通过第一缓冲部51和第二缓冲部52的巧妙设置,是水平固定板4与竖直固定板3之间增加了折弯,多个折弯可以有效的缓解两个直角边的形变牵拉。
[0032]水平固定板4、第一缓冲部51和第二缓冲部52之间围成有一用以缓冲水平固定板4与垂直固定板之间形变的缓冲槽53。
[0033]水平固定板4、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侧立框板与顶面相连接的结构,用于固定连接立框板的竖直板(1)和顶面的水平板(2),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于所述竖直板(1)并用以与所述竖直板(1)固定连接的竖直固定板(3)、平行于所述水平板(2)并用以与所述水平板(2)固定连接的水平固定板(4),和用以连接所述竖直固定板(3)和水平固定板(4)的连接角(5),以及设于所述竖直固定板(3)与竖直板(1)之间的加强条(6);所述竖直固定板(3)靠近所述竖直板(1)一侧设有用以容置所述加强条(6)的容置部(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侧立框板与顶面相连接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角(5)包括用以与所述水平固定板(4)固定连接的第一缓冲部(51)和用以与所述竖直固定板(3)固定连接的第二缓冲部(5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侧立框板与顶面相连接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51)与第二缓冲部(52)之间、所述第一缓冲部(51)与水平固定板(4)之间、所述第二缓冲部(52)与竖直固定板(3)之间均为垂直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单侧立框板与顶面相连接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聪周东珊余广薛猛周华君张烁培杨贺磊钱依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