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转移黑色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工业胶带技术

技术编号:272974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转移黑色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工业胶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低转移黑色油墨树脂,以质量比计,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聚氨酯11.0%~11.5%;炭黑10.0%;功能助剂2.10%~2.75%;分散剂1%~3%;异氰酸酯类固化剂1.0%~1.3%;溶剂余量;所述功能助剂为硝化纤维素。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黑色油墨树脂以聚氨酯为主体,引入硝化纤维素作为功能助剂,并结合分散剂,搭配异氰酸酯类固化剂,能够在保留传统油墨的附着性、遮光性能的同时具有较低的转移率。有较低的转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转移黑色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工业胶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转移黑色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工业胶带。

技术介绍

[0002]工业胶带领域常使用黑色油墨树脂来对透明薄膜基材进行着色后涂布有机胶粘剂,从而形成黑色工业胶带。
[0003]传统油墨树脂的配方组成主要为:以高分子树脂为主体,绝缘炭黑着色。其存在如下缺陷:具有较高的转移性,其裂解出小分子物质易扩散至有机胶粘剂中,对胶粘剂性能造成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转移黑色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工业胶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转移黑色油墨树脂在保留传统油墨性能的同时具有较低的转移率。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转移黑色油墨树脂,以质量比计,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
[0006][0007]所述功能助剂为硝化纤维素。
[0008]优选的,所述分散剂选自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9]优选的,所述异氰酸酯类固化剂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0010]优选的,所述溶剂选自苯类溶剂和酮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1]优选的,所述炭黑的粒度为0.5~10μm。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低转移黑色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3]将聚氨酯、炭黑、功能助剂、分散剂、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和溶剂混合,得到低转移黑色油墨树脂。
[0014]优选的,所述混合的顺序为:
[0015]先将聚氨酯、炭黑与溶剂混合均匀,再加入功能助剂混合均匀,再加入分散剂混合
均匀,最后加入异氰酸酯类固化剂混合均匀。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工业胶带,包括:
[0017]薄膜基材层;
[0018]复合于所述薄膜基材层表面的着色涂层;
[0019]复合于所述着色涂层表面的胶粘层;
[0020]所述着色涂层由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低转移黑色油墨树脂或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低转移黑色油墨树脂形成。
[0021]优选的,所述薄膜基材层为透明聚酯薄膜基材层。
[0022]优选的,形成所述胶粘层的胶粘剂为聚丙烯酸酯胶粘剂。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转移黑色油墨树脂,以质量比计,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聚氨酯11.0%~11.5%;炭黑10.0%;功能助剂2.10%~2.75%;分散剂1%~3%;异氰酸酯类固化剂1.0%~1.3%;溶剂余量;所述功能助剂为硝化纤维素。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黑色油墨树脂以聚氨酯为主体,引入硝化纤维素作为功能助剂,并结合分散剂,搭配异氰酸酯类固化剂,能够在保留传统油墨的附着性、遮光性能的同时具有较低的转移率。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黑色油墨树脂的转移率在10%以下。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业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转移黑色油墨树脂,以质量比计,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
[0027][0028]所述功能助剂为硝化纤维素。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黑色油墨树脂以聚氨酯为主体,引入硝化纤维素作为功能助剂,并结合分散剂,搭配异氰酸酯类固化剂,能够在保留传统油墨的着色、遮光性能的同时具有较低的转移率。
[0030]本专利技术中,以聚氨酯为高分子主体,并引入特定的功能助剂硝化纤维素,聚氨酯
的-NCO活性官能团能够与硝化纤维素分子接枝结合,硝化纤维素分子可填充在聚氨酯网络结构中,起到封端及结构增强作用,提高油墨的耐候性及化学稳定性,在高温环境下不易裂解出小分子,降低转移率,若替换为其它高分子树脂和其它功能助剂,则达不到上述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中,聚氨酯在油墨中的含量为11.0%~1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含量为11.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功能助剂在油墨中的含量为2.10%~2.7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含量为2.10%、2.50%或2.70%。
[0032]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炭黑为着色剂,所述炭黑优选为绝缘炭黑。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炭黑的粒度优选为0.5~10μm,若炭黑粒度过高,则油墨涂布后表面粗糙,若其粒度过低,则在分散过程中容易团聚,导致分散效果不佳,影响油墨的使用功能和转移率。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炭黑在油墨中的含量为10.0%,若其含量过低,油墨的非黑度不足,难以达到涂布均匀,遮蔽性良好的效果,若其含量过高,由于不挥发成分过大,导致表面粗糙且油墨附着力变差,油墨极易从底材上脱离。
[003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分散剂优选为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硅烷偶联剂优选为乙烯基类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分散剂为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采用上述分散剂既有利于物料分散均匀,又能够促进聚氨酯、炭黑及功能助剂均匀反应及接枝。
[003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分散剂在油墨中的含量为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含量为2%。
[003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异氰酸酯类固化剂优选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即MDI)。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在油墨中的含量为1.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含量为1%。
[003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溶剂优选为苯类溶剂和酮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甲苯和丁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溶剂的用量为余量,即除上述组分外,剩余为溶剂,溶剂用量使油墨配方补足100%。
[003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低转移黑色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38]将聚氨酯、炭黑、功能助剂、分散剂、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和溶剂混合,得到低转移黑色油墨树脂。
[0039]其中,所述聚氨酯、炭黑、功能助剂、分散剂、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和溶剂的种类及用量等均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40]其中,所述混合的顺序为:先将聚氨酯、炭黑与溶剂混合均匀,再加入功能助剂混合均匀,再加入分散剂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异氰酸酯类固化剂混合均匀。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特定的混料顺序,才能使油墨获得良好的使用性及较低的转移率,若打乱上述混料顺序,将所有原料直接混合添加,比如先加入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则聚氨酯会提前交联,形成网络结构后则难以与炭黑及功能助剂进行接枝及填充,混合交融性变差;应先让聚氨酯与炭黑及功能助剂在分散剂的作用下均匀反应及接枝,再引入异氰酸酯类固化剂来交联固定其网络结构,从而使油墨保留传统油墨附着性、遮光性能的同时具有较低的转移率。本专利技术中,将聚氨酯、炭黑与溶剂混合时,混合的搅拌速率优选为10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转移黑色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比计,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所述功能助剂为硝化纤维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类固化剂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苯类溶剂和酮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炭黑的粒度为0.5~10μm。6.一种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低转移黑色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聚氨酯、炭黑、功能助剂、分散剂、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和溶剂混合,得到低转移黑色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斌雷子函叶绍京蓝唐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古川胶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