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继宗专利>正文

一种感应给液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9395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龙头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感应给液龙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应给液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出液管、进液管、液泵组件和储液瓶,龙头本体上设有出液嘴,出液管的出液端穿设在龙头本体内且与出液嘴连通,出液管的进液端与液泵组件的出液口连通,进液管的出液端与液泵组件的进液口连通,进液管的进液端设置在储液瓶内,还包括单向出液阀,单向出液阀设置在出液嘴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出液嘴处设有单向出液阀,可防止液体回流,避免液体回流到储液瓶内而影响下次正常使用;也可避免长时间没有使用导致液体凝固、阻塞、出液不良,还可避免蚊虫进入导致卫生问题。可避免蚊虫进入导致卫生问题。可避免蚊虫进入导致卫生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给液龙头


[0001]本技术属于龙头
,具体地涉及一种感应给液龙头。

技术介绍

[0002]皂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于洗手的一种洗涤用品,广泛应用于各大商场、酒店、车站等公共场所的洗手台处。传统的皂液是通过按压设置在皂液瓶顶部的按压装置将皂液从皂液瓶中按压出来。其存在的缺点是:1.难以控制皂液的用量,可能一次按压量不足而需要多次按压,或者一次按压量过多造成皂液和自来水的浪费;2.压皂液时,造成二次污染。
[0003]而自动给皂龙头的出现,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因此,自动给皂龙头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但现有的自动给皂龙头,其龙头本体上的出皂嘴处没有设置防回流结构,管路内的皂液可能回流到皂液瓶内,影响下次正常使用,且长时间没有使用会导致管路内的皂液凝固、阻塞而出液不良,此外,蚊虫也可以从出皂嘴进入管路内而导致卫生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给液龙头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感应给液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出液管、进液管、液泵组件和储液瓶,龙头本体上设有出液嘴,出液管的出液端穿设在龙头本体内且与出液嘴连通,出液管的进液端与液泵组件的出液口连通,进液管的出液端与液泵组件的进液口连通,进液管的进液端设置在储液瓶内,还包括单向出液阀,单向出液阀设置在出液嘴处。
[0006]进一步的,所述单向出液阀为鸭嘴阀。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出液嘴和鸭嘴阀可拆卸地设置在龙头本体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的进液端还设有进液接头,进液接头内设有第一止回阀。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液接头内还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设置在第一止回阀的进液端上,用于对进入第一止回阀的液体进行过滤。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多层过滤网,多层过滤网中的各层过滤网的目数沿进液方向依次增加。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液接头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可拆卸连接而形成一安装腔体,第一止回阀和过滤组件安装在安装腔体内。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塞,密封塞密封固定在出液瓶的瓶口上,进液管密封穿设在密封塞上,密封塞还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内设有第二止回阀。
[0013]进一步的,所述液泵为隔膜泵。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隔膜泵为给液隔膜泵或给泡隔膜泵。
[0015]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6]本技术的出液嘴处设有单向出液阀,可防止管路内的液体回流,避免液体回流到储液瓶内而影响下次正常使用;也可避免长时间没有使用导致管路内的液体凝固、阻塞而出液不良,还可避免蚊虫进入管路内而导致卫生问题。此外,单向出液阀设置在龙头本体的出液嘴处,相对于设置在液泵等其它位置,更方便拆卸清洗。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一;
[0020]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二;
[0021]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进液接头的分解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5]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1-6所示,一种感应给液龙头,包括龙头本体1、出液管2、进液管4、液泵组件3和储液瓶5,龙头本体1上设有出液嘴6,出液管2的出液端穿设在龙头本体1内且与出液嘴6连通,出液管2的进液端与液泵组件3的出液口连通,进液管4的出液端与液泵组件3的进液口连通,进液管4的进液端设置在储液瓶5内且伸入到储液瓶5的瓶底,用于吸取储液瓶5内的液体,还包括单向出液阀7,单向出液阀7设置在出液嘴6处。
[0027]本技术通过在出液嘴6处设有单向出液阀7,可防止管路(出液管2、进液管4)内的液体回流,避免液体回流到储液瓶5内而影响下次正常使用;也可避免长时间没有使用导致管路内的液体凝固、阻塞而出液不良,还可避免蚊虫从出液嘴6进入管路内而导致卫生问题。此外,单向出液阀7设置在龙头本体1的出液嘴6处,相对于设置在液泵等其它位置,更方便拆卸清洗。
[0028]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向出液阀7为鸭嘴阀,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实现,成本低,但并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单向出液阀7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其它单向出液阀来实现。
[0029]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液嘴6和鸭嘴阀7可拆卸地设置在龙头本体1上,便于将鸭嘴阀7拆卸下来清洗。
[003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出液嘴6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龙头本体1上,鸭嘴阀7设置在
出液嘴6的进液端上,鸭嘴阀7通过出液嘴6固定在龙头本体1上,且位于出液嘴6与出液管2的出液端之间,易于实现,便于拆装,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出液嘴6和鸭嘴阀7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其它可拆卸结构如卡接等可拆卸地设置在龙头本体1上。
[0031]本具体实施例中,龙头本体1大致呈“7”字型结构,出液嘴6设置在龙头本体1的横向部的外端部,但并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龙头本体1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0032]进一步的,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4的进液端还设有进液接头8,进液接头8内设有第一止回阀81,进一步避免管路内的液体回流到储液瓶5内而影响下次给液,且可以降低对液泵3的要求,从而降低成本。
[0033]进一步的,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进液接头8内还设有过滤组件82,过滤组件82设置在第一止回阀81的进液端上,用于对进入第一止回阀81的液体进行过滤,避免液体内的杂质进入第一止回阀81而卡在第一止回阀81内,导致第一止回阀81会失效。
[0034]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82包括多层过滤网,多层过滤网中的各层过滤网的目数沿进液方向依次增加,进一步提高了杂质过滤效果,如本实施例中,过滤组件82包括3层过滤网,分别为第一过滤网821、第二过滤网822和第三过滤网823,第一过滤网821、第二过滤网822和第三过滤网823沿进液方向依次设置,第一过滤网821、第二过滤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给液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出液管、进液管、液泵组件和储液瓶,龙头本体上设有出液嘴,出液管的出液端穿设在龙头本体内且与出液嘴连通,出液管的进液端与液泵组件的出液口连通,进液管的出液端与液泵组件的进液口连通,进液管的进液端设置在储液瓶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出液阀,单向出液阀设置在出液嘴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给液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出液阀为鸭嘴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给液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嘴和鸭嘴阀可拆卸地设置在龙头本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给液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的进液端还设有进液接头,进液接头内设有第一止回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给液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接头内还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设置在第一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继宗
申请(专利权)人:洪继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