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景观高层客房,涉及房间布局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休息区,所述休息区一侧设置有墙板墙,所述休息区的另一侧设置有休闲区,所述休闲区和休息区之间设置有内隔板,所述内隔板能滑动开启使休闲区和休息区连通;所述休息区垂直于隔板的一侧设置有阳台区,所述阳台区与休息区之间设置有外隔板,所述外隔板能滑动开启使阳台区和休息区连通;所述休闲区背向休息区的一侧设置有墙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房间能进行双面观景的效果。用新型具有房间能进行双面观景的效果。用新型具有房间能进行双面观景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景观高层客房
[0001]本技术涉及房间布局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面景观高层客房。
技术介绍
[0002]出门旅游是为了放松自己、享受生活以及学习一点点的知识,这就使人们对于入住酒店的要求十分的高,采光就是其中人们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之一。天然光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照明光源,通过开设侧窗,天窗以及其他形式的窗户将天然光引入室内,满足客房采光需要。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992451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解决通风采光私密的酒店建筑结构,建筑分为前后两部分结构;前部分建筑结构与后部分建筑结构局部连接,前部分建筑结构后侧、后部分建筑结构前侧,各有部分建筑不相连接;前部分建筑后侧、后部分建筑结构前侧,不相连接部分建筑包括侧部和后部可与客房门连接,作为进入及消防通道;建筑结构通过室外楼梯可直接与二层,三层相连,并与客房进入平台相连接,客房进入平台与客房门相连接,直接连接客房。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客房一般设计为三面墙,一面开设有窗户,入住人员想要观察外界景观时,只能通过一面进行观察,入住人员的视野范围相对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景观高层客房,其具有房间能进行双面观景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双面景观高层客房,包括休息区,所述休息区一侧设置有墙板墙,所述休息区的另一侧设置有休闲区,所述休闲区和休息区之间设置有内隔板,所述内隔板能滑动开启使休闲区和休息区连通;
[0008]所述休息区垂直于隔板的一侧设置有阳台区,所述阳台区与休息区之间设置有外隔板,所述外隔板能滑动开启使阳台区和休息区连通;
[0009]所述休闲区背向休息区的一侧设置有墙板。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传统客房仅有一侧用于观察户外的景色,外隔板和内隔板开启后,位于休息区的居住人员能于两侧看到客房外的景色,大大提升了居住品质,将内隔板和外隔板关闭后,能保证居住人员休息时私密性的要求。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阳台区内种植有植株。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植株的种植能增加阳台区内的环境效果,位于休息区内的人透过休闲区能看到阳台区和外界的植物。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阳台区内设置有水池,所述水池内的水能流向植株的根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池能提高外花园区的观赏效果,同时能像外花园区内的树木供水。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隔板为透明板,所述外隔板为透明隔板;
[0016]所述内隔板和外隔板上均连接有将其表面遮盖的遮光片。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启内隔板和外隔板能便于休息区内空气的流通,同时观察室外的效果更好,关闭内隔板和外隔板后,同样能观察室外的风景,同时保持休息区内的封闭性,当需要休息时可使用遮光片将内隔板和外隔板遮盖,便于人员休息的私密性。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光片为柔性片,所述遮光片上固设有滑动环,所述遮光片分别沿内隔板和外隔板水平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多个,所述滑动环上穿设有一吊绳。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环于吊绳上滑动,滑动环带动遮光片展开,实现遮光片对内隔板或外隔板的遮盖。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休闲区、阳台区与休息区交界处设置有支撑柱。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能对房屋进行支撑,保证客房通透性的同时,满足客房稳定性的要求。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侧面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槽能分别容纳内隔板和外隔板。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隔板将休闲区和休息区分隔,外隔板将阳台区与休息区分隔后,内隔板和外隔板的移动端均能插入连接槽内,提供休息区内良好的封闭效果。
[002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锁紧杆,所述内隔板和外隔板能移动到连接槽的一端且朝向休息区的一侧均设置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上开设有容纳锁紧杆滑动插入的锁紧槽。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隔板和外隔板分别移动到连接槽内后,将锁紧块沿竖直方向滑动插入锁紧槽内,实现锁紧块对内隔板和外隔板自由端的锁紧连接。
[002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杆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锁紧杆上均分别连接有分别位于内隔板和外隔板上的锁紧块,两个所述锁紧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杆。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锁紧杆与内隔板和外隔板连接,提高锁紧杆与内隔板和外隔板连接的稳定性,连接杆的设置便于移动下方锁紧杆的同时,带动上方锁紧杆同步移动,方便操作。
[00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9]1、相对于传统客房仅有一侧用于观察户外的景色,外隔板和内隔板开启后,位于休息区的居住人员能于两侧看到客房外的景色,大大提升了居住品质,将内隔板和外隔板关闭后,能保证居住人员休息时私密性的要求;
[0030]2、通过开启内隔板和外隔板能便于休息区内空气的流通,同时观察室外的效果更好,关闭内隔板和外隔板后,同样能观察室外的风景,同时保持休息区内的封闭性,当需要休息时可使用遮光片将内隔板和外隔板遮盖,便于人员休息的私密性;
[0031]3、两个锁紧杆与内隔板和外隔板连接,提高锁紧杆与内隔板和外隔板连接的稳定
性,连接杆的设置便于移动下方锁紧杆的同时,带动上方锁紧杆同步移动,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实施例一中显示外隔板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是实施例一中显示外隔板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是实施例一中显示锁紧杆与支撑柱连接关系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6]图5是实施例一中显示锁紧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6是实施例二中显示外隔板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中,11、休闲区;12、休息区;13、洗漱区;14、阳台区;141、水池;2、内隔板;3、外隔板;4、遮光片;41、滑动环;42、吊绳;5、支撑柱;51、连接槽;52、滑动槽;6、锁紧杆;61、连接杆;62、T型滑块;63、弧形连杆;64、插接块;7、锁紧块;71、锁紧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0]实施例一
[0041]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景观高层客房,房间包括长度沿垂直于走廊长度方向设置的休息区12,休息区12一侧设置有墙板,休息区12靠近走廊的一端设置有房间门。房间包括位于休息区12远离走廊的一端阳台区14,阳台区14的宽度等于房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景观高层客房,其特征在于:包括休息区(12),所述休息区(12)一侧设置有墙板墙,所述休息区(12)的另一侧设置有休闲区(11),所述休闲区(11)和休息区(12)之间设置有内隔板(2),所述内隔板(2)能滑动开启使休闲区(11)和休息区(12)连通;所述休息区(12)垂直于隔板的一侧设置有阳台区(14),所述阳台区(14)与休息区(12)之间设置有外隔板(3),所述外隔板(3)能滑动开启使阳台区(14)和休息区(12)连通;所述休闲区(11)背向休息区(12)的一侧设置有墙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景观高层客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台区(14)内种植有植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面景观高层客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台区(14)内设置有水池(141),所述水池(141)内的水能流向植株的根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景观高层客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板(2)为透明板,所述外隔板(3)为透明隔板;所述内隔板(2)和外隔板(3)上均连接有将其表面遮盖的遮光片(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面景观高层客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片(4)为柔性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思凯来北京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