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温机管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9235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温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模温机管路结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正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板体的正面且位于水箱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抽水端与水箱的底部连通,所述板体的正面且位于第一水泵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制冷箱,所述制冷箱的内腔设置有制冷管,所述制冷管的表面且位于制冷箱的内腔套接有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板体、水箱、第一水泵、制冷箱、制冷管、隔板、管体和调节箱的设置,达到了调温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模温机管路在使用时,调温效果差,冷却水吸热不充分,且不方便对冷却水进行调温,冷却水不具备循环使用的功能,这样造成了冷却水浪费的问题。水浪费的问题。水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温机管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模温机
,具体为一种模温机管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模温机又叫模具温度控制机,最初应用在注塑模具的控温行业,后来随着机械行业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模温机一般分水温机和油温机,模温机管路是模温机内部供水和油流通的管路。
[0003]现有模温机管路在使用时,调温效果差,冷却水吸热不充分,且不方便对冷却水进行调温,冷却水不具备循环使用的功能,这样造成了冷却水的浪费,为此,提出一种模温机管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温机管路结构,具备调温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模温机管路在使用时,调温效果差,冷却水吸热不充分,且不方便对冷却水进行调温,冷却水不具备循环使用的功能,这样造成了冷却水浪费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温机管路结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正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板体的正面且位于水箱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抽水端与水箱的底部连通,所述板体的正面且位于第一水泵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制冷箱,所述制冷箱的内腔设置有制冷管,所述制冷管的表面且位于制冷箱的内腔套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外侧与制冷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制冷管的顶部贯穿制冷箱与第一水泵的排水端连通,所述制冷管的底部贯穿制冷箱并连通有管体,所述板体正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箱,所述管体的底部与调节箱的底部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水箱左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管道,且管道的左侧连通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内腔填充有滤芯,所述过滤筒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过滤筒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
[0007]优选的,所述水箱右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底部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底部与第二水泵的排水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抽水端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底部贯穿调节箱并延伸至调节箱内腔的底部与调节箱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制冷箱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贯穿调节箱并延伸至调节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搅拌叶。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调节箱的右侧且位于外壳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端固定安装有导热杆,且导热杆的一端贯穿制冷箱并延伸至调节箱的内腔。
[0010]优选的,所述隔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隔板呈交叉状设置,所述隔板表面的一侧开设有通孔。
[0011]优选的,所述调节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板体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板体、水箱、第一水泵、制冷箱、制冷管、隔板、管体和调节箱的设置,达到了调温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模温机管路在使用时,调温效果差,冷却水吸热不充分,且不方便对冷却水进行调温,冷却水不具备循环使用的功能,这样造成了冷却水浪费的问题。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筒和滤芯,将冷却水通过进水管注入过滤筒内,通过滤芯对冷却水进行过滤,使冷却水保持纯净,防止冷却水流通过地方生产水垢,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第二水泵,第二水泵通过第二连接管将调节箱内制冷后的冷却抽取至第一连接管内,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水箱内,从而达到冷却液循环使用的目的,通过设置电机和搅拌叶,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搅拌叶转动,搅拌叶对冷却液进行搅动,使冷却液的热量均匀扩散,提高了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效率。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外壳和半导体制冷器,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端通过制冷杆对调节箱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外壳用于对半导体制冷器进行保护,外壳的右侧开设有气孔,气孔将外壳与外界连通,用于将半导体制冷器产生的热量向外界散发,通过设置隔板和通孔,油液进入制冷箱内后通过隔板被分离,再通过通孔逐渐向制冷箱内腔的下方流淌,制冷管与油液充分接触,通过设置底板,底板用于对板体和调节箱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调节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制冷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过滤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板体;2、水箱;3、第一水泵;4、制冷箱;5、制冷管;6、隔板;7、管体;8、调节箱;9、过滤筒;10、滤芯;11、密封盖;12、第二水泵;13、电机;14、转轴;15、搅拌叶;16、外壳;17、半导体制冷器; 18、通孔;19、底板;20、第一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4,一种模温机管路结构,包括板体1,板体1正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2,板体1的正面且位于水箱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3,第一水泵3的抽水端与水箱2的底部连通,板体1的正面且位于第一水泵3 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制冷箱4,制冷箱4的内腔设置有制冷管5,制冷管5的表面且位于制冷箱4的内腔套接有隔板6,隔板6的外侧与制冷箱4的内壁固定安装,制冷管5的顶部贯穿制冷箱4与第一水泵3的排水端连通,制冷管5 的底部
贯穿制冷箱4并连通有管体7,板体1正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箱8,管体7的底部与调节箱8的底部连通,通过板体1、水箱2、第一水泵3、制冷箱4、制冷管5、隔板6、管体7和调节箱8的设置,达到了调温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模温机管路在使用时,调温效果差,冷却水吸热不充分,且不方便对冷却水进行调温,冷却水不具备循环使用的功能,这样造成了冷却水浪费的问题。
[002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水箱2左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管道,且管道的左侧连通有过滤筒9,过滤筒9的内腔填充有滤芯10,过滤筒9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1,过滤筒9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通过设置过滤筒9和滤芯10,将冷却水通过进水管注入过滤筒9内,通过滤芯10对冷却水进行过滤,使冷却水保持纯净,防止冷却水流通过地方生产水垢。
[002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水箱2右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20,第一连接管20底部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水泵12,第一连接管20的底部与第二水泵12 的排水端连通,第二水泵12的抽水端连通有第二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21 的底部贯穿调节箱8并延伸至调节箱8内腔的底部与调节箱8连通,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管20和第二连接管21,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第二水泵12,第二水泵12通过第二连接管21将调节箱8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温机管路结构,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正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2),所述板体(1)的正面且位于水箱(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3),所述第一水泵(3)的抽水端与水箱(2)的底部连通,所述板体(1)的正面且位于第一水泵(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制冷箱(4),所述制冷箱(4)的内腔设置有制冷管(5),所述制冷管(5)的表面且位于制冷箱(4)的内腔套接有隔板(6),所述隔板(6)的外侧与制冷箱(4)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制冷管(5)的顶部贯穿制冷箱(4)与第一水泵(3)的排水端连通,所述制冷管(5)的底部贯穿制冷箱(4)并连通有管体(7),所述板体(1)正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箱(8),所述管体(7)的底部与调节箱(8)的底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温机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左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管道,且管道的左侧连通有过滤筒(9),所述过滤筒(9)的内腔填充有滤芯(10),所述过滤筒(9)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1),所述过滤筒(9)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温机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右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20),所述第一连接管(20)底部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启旭任银霞谭正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统益自动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