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用种子精播投种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922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用种子精播投种生产线,其包括穴盘传送装置、充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用种子精播投种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用种子精播投种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穴盘育苗技术是采用轻基质无土材料做育苗基质,精量播种,一穴一粒,一次性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可增加育苗密度,便于集约化管理,提高温室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现有技术中,将种子精细化投放至穴盘的效率仍然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提升种子精播至穴盘效率的农用种子精播投种生产线。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农用种子精播投种生产线,其包括:
[0005]穴盘传送装置,其用于传送穴盘;
[0006]充种-卸种装置,其包括充种筛,所述充种筛上形成有阵列设置的型孔,所述型孔可容置种子并将其内的种子卸下;以及
[0007]落种装置,其用于承接所述充种-卸种装置卸下的种子并将承接的种子投放至所述穴盘传送装置上的穴盘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穴盘传送装置包括传送线,所述传送线的一端设置有穴盘投放装置,传送线的另一端设置有穴盘码垛装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穴盘投放装置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投放组件;所述投放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推杆、第一平动气缸以及第一抬升座;所述第一抬升座可由所述第一平动气缸驱动作水平平移运动,且所述第一升降推杆可驱动所述第一平动气缸作升降运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穴盘码垛装置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码垛组件;所述码垛组件包括第二升降推杆、第二平动气缸以及第二抬升座;所述第二抬升座可由所述第二平动气缸驱动作水平平移运动,且所述第二升降推杆可驱动所述第二平动气缸作升降运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传送线上还设置有穴盘定位装置,所述穴盘定位装置包括两组呈对角设置的定位气缸,每个定位气缸均驱动一个定位V形块作平移运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传送线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右两部分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0013]进一步地,所述充种-卸种装置还包括释放板与动力机构;所述释放板置于所述充种筛的下侧,并可由平移驱动元件驱动相对于所述充种筛平移,以使得所有所述型孔下侧在封堵状态与敞口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充种筛驱动连接,其可驱动所述充种筛变为倾斜状态,且其可驱动所述充种筛产生振动;所述充种筛的两侧各连接有一组所述动力机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落种装置包括由多个落种单元构成的落种单元阵列,所述落种单元阵列为方形阵列,其横、纵间距可由变距机构驱动变化;所述落种单元阵列可在初始横、纵间距时承接所述充种筛卸下的种子,并在横、纵间距变化后将种子投放至所述穴盘。
[0015]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农用种子精播投种生产线通过设置穴盘传送装置、充种-卸种装置以及落种装置,可实现穴盘的自动传送,种子的精准投放与落种,自动化程度高,可大幅提升种子精播投种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为农用种子精播投种生产线的结构图;
[0017]附图2为穴盘投放装置的结构图;
[0018]附图3为穴盘码垛装置的结构图;
[0019]附图4为穴盘定位装置的结构图;
[0020]附图5为充种-卸种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0021]附图6为充种-卸种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0022]附图7为附图6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图;
[0023]附图8为落种装置的第一状态结构图;
[0024]附图9为附图8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图;
[0025]附图10为落种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0026]附图11为落种装置的第二状态结构图。
[0027]图中:1-穴盘传送装置;11-传送线;12-穴盘投放装置;121-第一升降推杆;122-第一平动气缸;123-第一抬升座;13-穴盘码垛装置;131-第二升降推杆;132-第二平动气缸;133-第二抬升座;14-穴盘定位装置;141-定位气缸;142-定位V形块;2-充种-卸种装置;21-充种筛;211-型孔;22-释放板;221-释放槽;23-动力机构;231-抬升座;232-伸缩执行元件;233-传动块;234-振动轮;235-固定销;236-弹簧;237-振动电机;24-补种机构;241
-ꢀ
料斗;242-出料件;2421-料槽;243-补种电机;25-平移驱动元件;3-落种装置;31-落种单元;311-落种座;3111-容置孔;312-开合件;3121-按压端; 32-变距机构;321-横向滑轨;322-纵向滑轨;323-第一弹簧;324-第二弹簧; 325-组件座;326-第一电动推杆;327-限位挡条;328-第二电动推杆;33
-ꢀ
打开组件;331-条状件;332-动力件;333-气缸;334-第三弹簧;4-穴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9]如附图1所示的农用种子精播投种生产线,其包括穴盘传送装置1、充种-卸种装置2、落种装置3以及控制器;其中,穴盘传送装置1用于传送穴盘;充种-卸种装置2包括充种筛21,所述充种筛21上形成有阵列设置的型孔211,所述型孔211可容置种子并将其内的种子卸下;落种装置3用于承接所述充种-卸种装置2卸下的种子并将承接的种子投放至所述穴盘传送装置1上的穴盘内;控制器连接所述穴盘传送装置1、充种-卸种装置2 以及落种装置3。
[0030]所述穴盘传送装置1包括传送线11,所述传送线11的一端设置有穴盘投放装置12,传送线11的另一端设置有穴盘码垛装置13。穴盘投放装置 12处码放有堆叠设置的多个空的穴盘4,穴盘投放装置12可将穴盘4依次投放至传送线11,传送线11可将穴盘4传送至落种装置3的下方承接种子,并继续将带有种子的穴盘4传送至穴盘码垛装置13处,穴盘码垛装置13 将带有种子的穴盘4码垛成层叠堆放形态,人工可定时将堆叠好的穴盘4 统一取走。
[0031]如附图2所示,所述穴盘投放装置12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投放组件;所述投放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推杆121、第一平动气缸122以及第一抬升座 123;所述第一抬升座123可由所述第一平动气缸122驱动作水平平移运动,且所述第一升降推杆121可驱动所述第一平动气缸122作升降运动。初始状态下,第一升降推杆121处于举升状态,当需要投放穴盘4至传送线11 上时,首先,第一升降推杆121使第一平动气缸122下降,如此,可将堆叠设置的所有空的穴盘4均放置到传送线11上;然后,第一平动气缸122 的伸缩杆缩回,第一升降推杆121使第一平动气缸122上升,第一平动气缸122的伸缩杆再伸出,使得第一抬升座123嵌入最下层穴盘4与倒数第二层穴盘4之间,最后,第一升降推杆121使第一平动气缸122继续上升,将倒数第二层穴盘4及其以上的所有穴盘4全部举升起来,即可实现将最下层穴盘4投放至传送线11。循环上述步骤,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用种子精播投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穴盘传送装置(1),其用于传送穴盘;充种-卸种装置(2),其包括充种筛(21),所述充种筛(21)上形成有阵列设置的型孔(211),所述型孔(211)可容置种子并将其内的种子卸下;落种装置(3),其用于承接所述充种-卸种装置(2)卸下的种子并将承接的种子投放至所述穴盘传送装置(1)上的穴盘内;以及控制器,其连接所述穴盘传送装置(1)、充种-卸种装置(2)以及落种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种子精播投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穴盘传送装置(1)包括传送线(11),所述传送线(11)的一端设置有穴盘投放装置(12),传送线(11)的另一端设置有穴盘码垛装置(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用种子精播投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穴盘投放装置(12)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投放组件;所述投放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推杆(121)、第一平动气缸(122)以及第一抬升座(123);所述第一抬升座(123)可由所述第一平动气缸(122)驱动作水平平移运动,且所述第一升降推杆(121)可驱动所述第一平动气缸(122)作升降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用种子精播投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穴盘码垛装置(13)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码垛组件;所述码垛组件包括第二升降推杆(131)、第二平动气缸(132)以及第二抬升座(133);所述第二抬升座(133)可由所述第二平动气缸(132)驱动作水平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倩倩张文毅胡敏娟祁兵纪要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