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音视协同智能管控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879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方音视协同智能管控系统及控制方法,多方音视协同智能管控系统包括智能现场服务保障中心、移动式智能指挥终端、音视频交互组件、分布式自组网扩展单元、云端管理系统以及用于将音视频交互组件安装于安全帽的缓冲组件;所述智能现场服务保障中心包括第一信息处理模块以及与第一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电源和电源控制模块;所述分布式自组网扩展单元与第一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用于将智能现场服务保障中心的无线网络覆盖范围扩展不小于2000米;所述云端管理系统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信息处理模块无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升了室外多人协同工作效率,降低室外工作过程中的事故风险,同时提高对摄像头的保护。高对摄像头的保护。高对摄像头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方音视协同智能管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
,具体涉及一种多方音视协同智能管控系统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大部分室外现场施工时,现场管控与现场组织主要采用对讲机或执法记录仪实现,在特殊的高空作业时,地面负责人与高空实操人员沟通,必须按住对讲机或者执法记录仪说话按键才能完成现场实时沟通,从而导致实操人员需暂停正在进行的工作。对讲机或执法记录仪的通话大部分只能同时一人说话,无法进行多人实时沟通,同时也无法解决多人同时在不同平面作业时的视觉差问题。目前对讲机或执法记录仪设备也无法完成工作过程中的一体化支撑管理系统的定制需要。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操作人员与负责人之间的沟通问题,目前出现了一些头盔式摄像头,但是这种需要借助运营商的4G网络才可工作,在偏远的作业环境下,由于网络的限制,而无法使用。另外,现有附带摄像头的头盔是将摄像头固定与头盔上,两者属于刚性连接。在施工作业的工程中无法避免安全帽与其他物体碰撞,由于刚性连接,没有设置缓冲件,极易损坏摄像头,导致摄像头的使用寿命大大缩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以提升室外多人协同工作效率,降低室外工作过程中的事故风险,同时提高对摄像头的保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方音视协同智能管控系统,包括智能现场服务保障中心、移动式智能指挥终端、音视频交互组件、分布式自组网扩展单元、云端管理系统以及用于将音视频交互组件安装于安全帽的缓冲组件;
[0005]所述智能现场服务保障中心包括第一信息处理模块以及与第一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电源和电源控制模块;
[0006]所述分布式自组网扩展单元与第一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用于将智能现场服务保障中心的无线网络覆盖范围扩展不小于2000米;所述云端管理系统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信息处理模块无线连接,用于信息传递;
[0007]所述移动式智能指挥终端包括第二信息处理模块以及与第二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的触摸显示器、语音降噪板、电源和电源控制模块;
[0008]所述音视频交互组件包括视频电路板以及与视频电路板电连接的摄像头、语音降噪板、电源和电源控制模块;
[0009]所述移动式智能指挥终端和音视频交互组件通过所述分布式自组网扩展单元与第一信息处理模块无线连接;
[0010]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底座、电机和电动吸盘;所述电机安装于底座的内腔中,且电机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电机的转轴从底座的上端伸出并且伸出的转轴与音视频交互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电动吸盘与安全帽连接且底座和电动吸盘之间设有
缓冲件。
[0011]本设备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2]智能现场服务保障中心固定在施工现场附近,智能现场服务保障中心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云端管理系统无线连接,而需要视频指导的操作人员则佩戴音视频交互组件,负责人员佩戴移动式智能指挥终端。在2000米范围内,负责人员可以与操作人员进行无障碍语音沟通,不依靠任何外界网络的情况下,可自行稳定工作。负责人员还可以通过摄像头看到操作现场情况,进行远程指导,也为负责人员提供现场作业管控的信息化工具,在提升其现场管控能力的同时,提升了现场协同作业的效率和作业的安全性。另外,云端管理系统可将现场作业过程通过信息化系统永久保存,便于后期对现场作业过程的分析,进一步提升现场作业的安全系数。另外,电动吸盘可以吸附在不同,类型的安全帽上,大大降低了安装难度。而缓冲件在音视频交互组件受到碰撞等意外情况下吸收冲级力,从而大大降低对音视频交互组件受到的损伤,提高了对音视频交互组件的保护,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而移动式智能指挥终端可以通过电机转动音视频交互组件,切换当前视角,更有利于观察现场操作。
[0013]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4G、2.4G和5G无线通信模块。
[0014]智能现场服务保障中心兼顾多种无线通信方式,根据施工现场的无线信号的强弱自动选择最佳的无线连接方式,提升信息传递质量。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信息处理模块设有用于连接分布式自组网扩展单元的DC12V电源接口及rj45网口。
[0016]优选地,包括用于收纳智能现场服务保障中心的轻便式移动箱。
[0017]优选地,所述轻便式移动箱的内部设有两个固定槽;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槽用于放置所述移动式智能指挥终端,另外一个固定槽用于放置音视频交互组件。
[0018]优选地,每个所述固定槽内均设有用于移动式智能指挥终端充电的充电接口或者用于音视频交互组件的充电接口。
[0019]施工完成后,移动式智能指挥终端和音视频交互组件放置在相应的固定槽中,完成设备的收纳,同时也进行了充电,以备下次施工使用。
[0020]优选地,所述音视频交互组件设有多个;多个音视频交互组件均通过分布式自组网扩展单元与第一信息处理模块无线连接。
[0021]优选地,所述智能现场服务保障中心包括显示器和语音降噪板。
[0022]智能现场服务保障中心也可以与负责人员或者操作人员进行直接沟通,远程专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另外,还可以远程通过云端管理系统对现场作业进行指导,云端管理系统在J2EE平台上采用微服务架构体系进行开发。
[0023]优选地,所述缓冲件设有三个;三个缓冲件在水平面内呈三角分布,每个缓冲件均包括气囊和第一气泵;所述气囊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底座和电动吸盘,所述第一气泵安装于底座的内腔且第一气泵与气囊连通,通过第一气泵控制气囊内的气量;每个气囊均设有安全阀,通过安全阀使气囊与外接连通。
[0024]缓冲件的气囊作为非常好的缓冲零件,一旦冲击力造成气囊内部气压大于设定值,通过气囊泄气的方式使音视频交互组件与安全帽之间形成软连接,避免音视频交互组件与外物刚性碰撞。
[0025]优选地,每个缓冲件的下端均通过所述电动吸盘与安全帽的连接,每个电动吸盘包括吸盘本体和第二气泵;所述第二气泵安装于底座的内腔中且第二气泵与吸盘本体连通,通过吸盘本体与安全帽贴合并通过第二气泵排去吸盘本体内的空气,进而使吸盘本体与安全帽连接。
[0026]本专利技术提还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一种多方音视协同智能管控系统,包括安装于底座内腔中的电池、角度传感器、按键板和PLC控制板,所述按键板的按钮从底座的侧壁伸出;所述PLC控制板的输入端分别与角度传感器、按键板和电池电连接,以及PLC控制板的输出端分别与所有的第一气泵和所有的第二气泵电连接;
[0027]步骤一:使用状态,按下按键板上的“启动”按钮,PLC控制板使所有的第二气泵吸气以使三个吸盘本体吸附于安全帽的外表面,以及PLC控制板使所有的第一气泵充气以使三个气囊膨胀并保持一定的气压,气囊保持的气压值低于安全阀的设定值;
[0028]步骤二:角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底座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并将倾角变化的信息反馈至PLC控制板,PLC控制板根据倾角的变化控制三个第一气泵吸气或者充气,以使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方音视协同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现场服务保障中心、移动式智能指挥终端、音视频交互组件、分布式自组网扩展单元、云端管理系统以及用于将音视频交互组件安装于安全帽的缓冲组件;所述智能现场服务保障中心包括第一信息处理模块以及与第一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电源和电源控制模块;所述分布式自组网扩展单元与第一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用于将智能现场服务保障中心的无线网络覆盖范围扩展不小于2000米;所述云端管理系统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信息处理模块无线连接,用于信息传递;所述移动式智能指挥终端包括第二信息处理模块以及与第二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的触摸显示器、语音降噪板、电源和电源控制模块;所述音视频交互组件包括视频电路板以及与视频电路板电连接的摄像头、语音降噪板、电源和电源控制模块;所述移动式智能指挥终端和音视频交互组件通过所述分布式自组网扩展单元与第一信息处理模块无线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底座、电机和电动吸盘;所述电机安装于底座的内腔中,且电机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电机的转轴从底座的上端伸出并且伸出的转轴与音视频交互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电动吸盘与安全帽连接且底座和电动吸盘之间设有缓冲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音视协同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4G、2.4G和5G无线通信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音视协同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处理模块设有用于连接分布式自组网扩展单元的DC12V电源接口及rj45网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音视协同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纳智能现场服务保障中心的轻便式移动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方音视协同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便式移动箱的内部设有两个固定槽;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槽用于放置所述移动式智能指挥终端,另外一个固定槽用于放置音视频交互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方音视协同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槽内均设有用于移动式智能指挥终端充电的充电接口或者用于音视频交互组件的充电接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音视协同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视频交互组件设有多个;多个音视频交互组件均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廖大田罗超翁斯维夏赞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源禾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