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蛾幼虫低海拔饲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8695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蝙蝠蛾幼虫低海拔饲养方法,卵孵化后,控制饲养初始环境温度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蝙蝠蛾幼虫低海拔饲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昆虫幼虫饲养领域,具体涉及蝙蝠蛾幼虫低海拔饲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Berk.)G.H.Sunget et al.]是我国特产名贵中药,仅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近来,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和人为的过度采挖,冬虫夏草的产量大幅下降。冬虫夏草的生长条件非常苛刻,与海拔、植被、气候等关系都很密切,人工饲养很难大规模实现,且人工饲养的冬虫夏草有时候很难达到野生质量标准。
[0003]要实现大规模的人工饲养,同时保证冬虫夏草的品质,基本前提之一是持续大量稳定的供给野生蝙蝠蛾幼虫。蝙蝠蛾幼虫自然情况下生活在高原土壤中,在养殖过程中为了模拟其野生环境,通常需要使用其原高原土壤作为蝙蝠蛾幼虫的生活基质,但是土壤的采挖和运输成本高昂,且大量采挖高原土壤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土壤本身是一种成分多样且营养丰富的物质,如果简单用高原土壤又容易带来各种微生物使蝙蝠蛾感病。而离开原生长环境换为平原饲养的一代蝙蝠蛾幼虫存在野性降低的现状,即“退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化蛹羽化产卵等方面,这就导致无法持续大量稳定的供给野生蝙蝠蛾幼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蝙蝠蛾幼虫低海拔饲养方法,在于将适应高原生长的蝙蝠蛾及其幼虫进行驯化方法,以适应平原的生长,使其成活率、产卵量、孵化率等都达到高原环境的正常水平,甚至更好。
[0005]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蝙蝠蛾幼虫低海拔饲养方法,卵孵化后,控制饲养初始环境温度10-15℃,初始环境空气中氧含量在12-15%,湿度60-80%;饲养10-15天后,将所述环境温度逐步提高至20-25℃,将环境空气中氧含量逐步提高至低海拔环境氧含量。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环境温度经过10-15天逐步提高,将环境空气中氧含量经过10-15天逐步提高。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温度提高过程和环境空气中氧含量提高过程同时开始;或环境温度提高过程完成后,再开始环境空气中氧含量提高过程;或环境空气中氧含量提高过程完成后,再开始环境温度提高过程。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河沙30-50%、草木灰10-20%、泥碳土10-20%、小碎石10-20%及粗糠10-20%混合构成培养土,土壤相对湿度40-50RH%。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饲养第1个月内,饲料为喷洒混合珠芽蓼水提液的珠芽蓼和/或胡萝卜,比例为1kg珠芽蓼和/或胡萝卜加20-30mL珠芽蓼水提液;饲养1个月后,所述饲料中的珠芽蓼水提液的比例逐渐降低至1kg珠芽蓼和/或胡萝卜加5-10mL珠芽蓼水提液。
[0010]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珠芽蓼水提液,是按5g珠芽蓼加10-20mL水的比例,煎煮1-2小时后,浓缩至3-5mL得到的。
[0011]又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珠芽蓼水提液的比例逐渐降低是通过2次、3次或以上,等差降低。
[0012]又在一些实施例中,饲料是一天投喂一次,第二天清理剩余饲料后投喂新鲜饲料。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孵化包括:孵化初始温度设定为8-10℃,初始湿度为75-80%,每天光照12小时,避光12小时;10-15天后,将温度逐天增加1度至15℃,后以恒温15℃进行孵化。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饲养后还包括化蛹和羽化过程;将蛹放置在装有培养土下2-3cm处,并在容器四周围以纱网,在20-25℃下羽化。
[0015]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饲养方法,可以让高原生长的蝙蝠蛾幼虫适用低海拔环境生长,并且在孵化时间、孵化率、成蛹率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0016]详细说明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蝙蝠蛾幼虫低海拔饲养方法,卵孵化后,控制饲养初始环境温度10-15℃,初始环境空气中氧含量在12-15%,湿度60-80%;饲养10-15天后,将所述环境温度逐步提高至20-25℃,将环境空气中氧含量逐步提高至低海拔环境氧含量。
[0018]所述逐步提高,是指在设定的时期内,以天为单位,均匀等差幅度的提高。
[0019]所述低海拔环境氧含量是指在低海拔环境(如平原地区环境)中的氧含量,比如2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氧含量,都是以低海拔地区(如平原地区)空气及其密度为计算基础。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环境温度经过10-15天逐步提高,将环境空气中氧含量经过10-15天逐步提高。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环境温度经过10天逐步提高,将环境空气中氧含量经过10天逐步提高。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温度提高过程和环境空气中氧含量提高过程同时开始;或环境温度提高过程完成后,再开始环境空气中氧含量提高过程;或环境空气中氧含量提高过程完成后,再开始环境温度提高过程。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温度提高过程和环境空气中氧含量提高过程同时开始。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温度提高过程完成后,再开始环境空气中氧含量提高过程。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空气中氧含量提高过程完成后,再开始环境温度提高过程。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蝙蝠蛾幼虫低海拔饲养方法,卵孵化后,环境温度控制为15℃,环境空气中氧初始含量控制在14%,饲养10天后,将环境温度经过10天逐渐升高至25℃,同时将环境空气中氧含量经过10天逐渐提高至低海拔环境氧含量。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蝙蝠蛾幼虫低海拔饲养方法,卵孵化后,环境初始温度控制为15℃,环境空气中氧初始含量控制在14%,饲养10天后,将环境温度经过10天逐渐升高至25℃,后再将环境空气中氧含量经过10天逐渐提高至低海拔环境氧含量。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蝙蝠蛾幼虫低海拔饲养方法,卵孵化后,环境初始温度控制为15℃,环境空气中氧初始含量控制在14%,饲养10天后,将环境空气中氧含量经过10天逐渐提高至低海拔环境氧含量,后再将环境温度经过10天逐渐升高至25℃。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河沙30-50%、草木灰10-20%、泥碳土10-20%、小碎石10-20%及粗糠10-20%混合构成培养土,土壤相对湿度40-50RH%。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河沙50%、草木灰10%、泥碳土20%、小碎石10%及粗糠
10%混合构成培养土,土壤相对湿度50RH%。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饲养第1个月内,饲料为喷洒混合珠芽蓼水提液的珠芽蓼和/或胡萝卜,比例为1kg珠芽蓼和/或胡萝卜加20-30mL珠芽蓼水提液;饲养1个月后,所述饲料中的珠芽蓼水提液的比例逐渐降低至1kg珠芽蓼和/或胡萝卜加5-10mL珠芽蓼水提液。
[0032]所述的喷洒,可以将珠芽蓼水提液用水适当的稀释至能均匀喷洒珠芽蓼和/或胡萝卜的体积。
[0033]所述逐渐降低是指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蝙蝠蛾幼虫低海拔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卵孵化后,控制饲养初始环境温度10-15℃,初始环境空气中氧含量在12-15%,湿度60-80%;饲养10-15天后,将所述环境温度逐步提高至20-25℃,将环境空气中氧含量逐步提高至低海拔环境氧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环境温度经过10-15天逐步提高至20-25℃,将环境空气中氧含量经过10-15天逐步提高至低海拔环境氧含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境温度提高过程和环境空气中氧含量提高过程同时开始;或环境温度提高过程完成后,再开始环境空气中氧含量提高过程;或环境空气中氧含量提高过程完成后,再开始环境温度提高过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河沙30-50%、草木灰10-20%、泥碳土10-20%、小碎石10-20%及粗糠10-20%混合构成培养土,土壤相对湿度40-50R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饲养第1个月内,饲料为喷洒混合珠芽蓼水提液的珠芽蓼和/或胡萝卜,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熊姗
申请(专利权)人:南北兄弟药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