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真空负压机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849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真空负压机,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真空压力罐、用于维持真空压力罐真空度的真空泵和用于控制医用真空负压机的控制柜,所述真空泵的进气管路与真空压力罐连通,进气管路上设有真空传感器,真空泵的出气管路上设置有灭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真空传感器、真空泵和灭菌装置均与控制柜电连接,控制柜依据传感器的反馈数据对真空泵和灭菌装置进行自动控制,维持真空压力罐的真空度在要求的范围内,保证除菌效果的同时,节省能源和人力成本,实现自动智能操控。实现自动智能操控。实现自动智能操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真空负压机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真空负压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全国中等以上的医院均采用真空负压机组的抽吸在手术室、抢救室及各病房终端产生吸力,提供医疗使用;真空泵的进口通过真空罐与手术室、病房相通,其出口与大气相通,在气体流通的过程中进行消毒灭菌,最后排出大气。
[0003]现有的医用真空负压机多数采用单台或者两台真空泵进行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单台泵维修需要断电,影响使用;2、两台泵的主泵持续运行,备用泵作为应急使用,大大缩短主泵的使用寿命; 3、缺乏智能自动控制,需人工在现场或者远程进行监控,人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针对现有医用真空负压机在使用和智能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控制精确并且主泵备用泵交替运行的医用真空负压机及其控制方法。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真空负压机,包括真空压力罐、用于维持真空压力罐真空度的真空泵和用于控制医用真空负压机的控制柜,所述真空泵的进气管路与真空压力罐连通,真空泵的出气管路上设置有灭菌装置。
[0006]优选地,所述真空泵包括主泵和备用泵,主泵和备用泵并联在真空压力罐的出口端,真空泵与控制柜电连接,控制柜上设置每台真空泵的故障报警和性能检测提示。
[0007]优选地,所述备用泵的数量至少为两台,所述真空泵的进气管路分为主进气管路和分支进气管路,每台真空泵设置在独立的分支进气管路上,主进气管路连通真空压力罐和分支进气管路;真空泵的出气管路包括分支出气管路和主出气管路,每条分支出气管路连通真空泵的出气端以及主出气管路。
[0008]优选地,所述主进气管路上设有用于监测真空度的真空传感器,所述真空传感器与控制柜电连接,每条分支管路上沿进气方向顺序设置用于控制管路开度的第一球阀、用于气体除菌的细菌过滤器以及防止气体回流的止回阀;分支出气管路上设有第二球阀,所述灭菌装置安装在主出气管路上。
[0009]优选地,所述灭菌装置包括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的温度为80~90℃,在灭菌装置上设有分别与控制柜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0010]优选地,所述分支进气管路在止回阀与真空泵之间设置用于监测真空泵自身进气端的真空表,分支进气管路、分支出气管路上设置便于转向的软连接管路。
[0011]一种医用真空负压机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01、所述控制柜包括手动控制模式和自动控制模式,手动控制模式下需人工进行操
控,自动控制模式通过传感器反馈给控制柜的数据进行控制;S02、在自动控制模式下,依照对真空压力罐真空度要求的高低设置真空泵的控制点,通过在主进气管路上设置的真空度传感器监测真空度,并将真空度数据反馈至控制柜,控制柜依照控制点控制主泵和备用泵的启停,维持真空压力罐的真空度;S03、电加热器上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将温度数据反馈至控制柜,控制柜通过温度数据控制电加热器的启停,将电加热器的温度维持在80~90℃的区间内。
[0012]优选地,所述步骤S02中真空泵的控制点设置数量为三个,依据真空度的由低到高分为第一控制点、第二控制点和第三控制点,具体控制包括步骤:1)医用真空负压机首次启动时,真空度低于第一控制点,真空泵同时启动,当真空度达到第三控制点时,所有真空泵同时停止;2)真空度从第三控制点下降到第二控制点时,按照安装次序,1台真空泵作为主泵启动,当真空度再次达到第三控制点时,主泵停止;3)当通过主泵将真空度从第二控制点提高到第三控制点时,设置限定时间,在限定时间内,真空度没有达到第三控制点,启动与主泵相邻的备用泵,备用泵与主泵同时工作,真空度达到第三控制点时,主泵和备用泵同时停止,同时控制柜显示主泵性能异常;4)主泵和备用泵在限定时间内,未将真空泵提升到第三控制点时,按照安装次序启动剩余的备用泵,当所有真空泵均启动后,真空度在限定时间内仍无法达到第三控制点或者持续低于第二控制点,控制柜报警。
[0013]优选地,所述真空泵中主泵和备用泵每隔固定时间交换工作角色,与主泵相邻的备用泵作为主泵使用,主泵作为备用泵使用;所述每台真空泵设置故障报警,其中一台真空泵故障报警时,控制柜启动另一台真空泵替代运行。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S03中,电加热器的温度控制采用趋势控制,在温度尚未达到90℃时,控制柜控制电加热器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保持温度,当温度尚未达到80℃时,控制柜控制电加热器开始加热。
[001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医用真空负压机及其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一台主泵和多台备用泵,可以在真空度较低情况下,快速提高真空度,满足使用需求,并且维修的同时不会影响使用。
[0016]2、本专利技术的主泵和备用泵之间角色每隔固定时间进行切换,使每台真空泵的工作时长接近,延长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0017]3、本专利技术对真空压力罐的真空度设置三个控制点,依据每个控制点及真空泵的工作状态,选择启动合适的真空泵数量,通过主泵和备用泵的组合使用,快速提高真空度,同时可以避免主泵损坏影响整体使用的问题。
[0018]4、本专利技术在真空泵的分支进口管路上设置细菌过滤器,在主出气管路上设置灭菌装置,提升除菌效果,保证气体清洁,防止造成污染。
[0019]5、本专利技术的真空泵采用油泵,油泵在工作时温度可达80℃,同样起到灭菌效果,提升气体排放质量,减少危害。
[0020]6、本专利技术灭菌装置采用电加热器,通过电加热器进行最后一次灭菌消毒,电加热器上接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监测真空泵出口有无憋气现象,防止真空
泵损坏。
[0021]7、本专利技术控制柜对电加热器的加热采用趋势控制,当电热器内的温度快要达到80℃时,控制柜提前反应,并控制电加热器提前加热,使得加热器内的温度始终不会低于80℃;当电加热器内的温度快要达到90℃时,控制柜提前反应并控制电加热器停止工作,利用电加热器的余热将温度加热至90℃,达到最好的节能和除菌效果。
[0022]8、本专利技术的气体管路连接,在弯折部位采用软连接管,便于安装调整,空间适应性好。
[0023]9、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柜的自动控制模式进行操控,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成本,控制精确,并且设有真空泵故障和真空罐真空度低位报警,便于及时维护。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设备连接示意图;其中,1-真空压力罐、2-真空泵、3-控制柜、4-进气管路、5-出气管路、6-灭菌装置、7-真空传感器、8-真空表、9-软连接管路、10-排污罐;401-主进气管路、402-分支进气管路、403-第一球阀、404-细菌过滤器、405-止回阀、501-分支出气管路、502-主出气管路、503-第二球阀、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真空负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压力罐(1)、用于维持真空压力罐(1)真空度的真空泵(2)和用于控制医用真空负压机的控制柜(3),所述真空泵(2)的进气管路(4)与真空压力罐(1)连通,真空泵(2)的出气管路(5)上设置有灭菌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真空负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2)按照工作状态包括主泵和备用泵,持续维持真空压力罐(1)真空度泵作为主泵,真空泵(2)并联在真空压力罐(1)的出口端,真空泵(2)与控制柜(3)电连接,控制柜(3)上设置每台真空泵(2)的故障报警和性能检测提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真空负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泵的数量至少为两台,所述真空泵(2)的进气管路(4)分为主进气管路(401)和分支进气管路(402),每台真空泵(2)设置在独立的分支进气管路(402)上,主进气管路(401)连通真空压力罐(1)和分支进气管路(402);真空泵(2)的出气管路(5)包括分支出气管路(501)和主出气管路(502),每条分支出气管路(501)连通真空泵(2)的出气端以及主出气管路(5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真空负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气管路(401)上设有用于监测真空度的真空传感器(7),所述真空传感器(7)与控制柜(3)电连接;每条分支进气管路(402)上沿进气方向顺序设置用于控制管路开度的第一球阀(403)、用于气体除菌的细菌过滤器(404)以及防止气体回流的止回阀(405);分支出气管路(501)上设有第二球阀(503),所述灭菌装置(6)安装在主出气管路(502)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真空负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装置(6)包括电加热器(601),电加热器(601)的温度为80~90℃,在灭菌装置(6)上设有分别与控制柜(3)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602)和压力传感器(603)。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真空负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进气管路(402)在止回阀(405)与真空泵(2)之间设置用于监测真空泵(2)自身进气端真空度的真空表(8),分支进气管路(402)、分支出气管路(501)上设置便于转向的软连接管路(9)。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杨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