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注入井注入量的化学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8459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稠油油藏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注入井注入量的化学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注入情况差并满足条件的注入井作为目标改造井:(2)通过目标改造井进行油层预处理;(3)对目标改造井进行压裂施工,所述压裂施工为根据步骤(1)中目标改造井的不同按照选择原则确定压裂施工条件;(4)向注入井注入流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提高注入井注入量的化学施工方法根据油藏特点、断层特点及生产情况建立压裂施工条件的选择原则,对目标改造井进行压裂施工改造,通过对酸液组成、前置液中交联液的比例、支撑剂的加入量和加入方式的优化选择,从而对压裂缝长优化,避免人工裂缝向断层的偏移,从而保证压裂施工有效。从而保证压裂施工有效。从而保证压裂施工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注入井注入量的化学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稠油油藏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注入井注入量的化学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程度的延深,优质储量油藏的发现难度加大。随着石油资源日益减少,油价持续攀高,需要探索开发稠油油藏的采油方法,改善高含蜡、高凝固点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其采收率是当务之急。河南油田具有丰富的稠油油藏资源,经过前期的注水开采阶段后,目前已转入注聚开采阶段,注聚后由于渗流阻力增加,导致采出井采液指数下降,又由于聚合物的滤积物堵塞近井地带油层,会使部分采油井憋压,形成高压低产,一般采用对采油井单井压裂施工改造以获得解堵增产的效果。但是,稠油油藏具有渗透率不高、储层薄、原油稠等特点,注入井注入流体不足,地层能量差,严重影响采油量的提高,如何提高注入井的注入量成为制约此类油藏经济有效开发的关键。
[0003]对于附近有断层的注入井,由于长期开发,断层高部位油层具有较为富余的原油。但受断层应力影响,人工裂缝向断层端部偏移,偏移导致压裂后人工裂缝方位与采油井方位处于不利的方位,或压裂过程中裂缝容易穿透断层,引出断层水,或压裂液沿着断层滤失,断层是制约压裂缝长的主要因素。并且,储层中粘土矿物的组成对注入井也有一定的影响,储层粘土矿物中膨胀粘土矿物含量越高储层越疏松,遇到外来流体易膨胀运移,容易造成地层堵塞,不利于长期注入流体。
[0004]申请公布号为CN108678723A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提供一种闭塞湖盆页岩油储层压裂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已有的测井数据解释获得关键数据,并根据测井岩性剖面中不同岩类的纵向叠置关系,明确源储配置关系;S2:根据已有的岩石力学实验、地应力测试及天然裂缝分布数据,制定不同源储配置关系储层的压裂工艺优选原则;S3:根据岩性剖面及云地比,划分优势岩相,并结合已有的岩心防膨实验及岩板嵌入伤害实验数据,制定优势岩相分类及压裂液防膨体系、支撑剂优选原则;S4:根据步骤S2及S3制定压裂方案,进行压裂操作。
[0005]上述压裂改造方法,可根据岩石类型、地层源储配置关系的不同,进行个性化压裂液体系优选、压裂泵注程序的优化,提高压裂改造效果,但是其针对闭塞湖盆页岩油储层,对储层构造特殊且注入井附近有断层的稠油油藏的压裂改造效果不好。并且,对于分布有多个采油井的一个井网来说,最理想的压裂改造工艺是只对一口注入井进行压裂施工即可最大程度地提高井网内采油井的总产油量,也就是说在压裂施工前需要选择一口最适宜压裂改造的井。
[0006]对于压裂井的选井方法,申请公布号为CN10895265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压裂增注的注水井选井方法,其中先确定压裂井,即其也可以作为压裂井的选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取需要进行压裂增注的油田范围内的所有油井,并选定一口产油量正常的油井作为参考井,根据产出液含水率、产液量等参数对每口油井进行评分;(b)
将所有油井的评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排序越高的井越适合进行压裂。该方法依赖于采油井的多项指标,指标获取的工作量大,并且参考井的选取对结果也会造成影响,该选井方法相对繁琐,若选井的准确性不能保证,会造成改造后井网内油井产油量增加不明显,改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0007]针对注入井附近有断层且储层中粘土矿物含量高的稠油油藏,现有的采油方法不能够有效提高产油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注入井注入量的化学施工方法,以提高注入井附近有断层且储层中粘土矿物含量高的稠油油藏的采油井产油量。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提高注入井注入量的化学施工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0010]一种提高注入井注入量的化学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1)选择井网中注入情况差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注入井作为目标改造井:
[0012]a.注入井与临井的距离小于100m,注入井与断层的距离为30-50m,粘土中蒙脱石、伊/蒙混层质量之和占粘土总质量的60-80%;
[0013]b.注入井与临井的距离为100-200m,注入井与断层的距离为51-80m,粘土中蒙脱石、伊/蒙混层质量之和占粘土总质量的40-59%;
[0014]c.注入井与临井的距离为200-300m,注入井与断层的距离为81-100m,粘土中蒙脱石、伊/蒙混层质量之和占粘土总质量的10-39%;
[0015]所述临井为与注入井距离最近的采油井,所述注入井与断层的距离为最大主应力方向上的距离;
[0016](2)通过目标改造井进行油层预处理;
[0017](3)对目标改造井进行压裂施工,所述压裂施工包括依次注入酸液、前置液、携砂液、顶替液以及举升排液的过程,所述前置液和携砂液均包括支撑剂、交联液;
[0018]所述压裂施工为根据步骤(1)中目标改造井的不同按照以下选择原则确定压裂施工条件;
[0019]A.目标改造井满足条件a,压裂施工条件为:
[0020]酸液由以下体积百分比为组分组成:盐酸12-16%、氢氟酸1.2-2.1%、氟硼酸3-3.9%、缓蚀剂2-3%、铁离子稳定剂1-2%、氯化铵1-2%、助排剂0.5-2%,过硫酸铵1-5.9%,
[0021]前置液中交联液的体积占前置液和携砂液总体积的20-25%,
[0022]前置液中支撑剂的体积为1.1m3,支撑剂的目数为20-40,
[0023]携砂液中支撑剂的体积为13.9m3,支撑剂的目数为20-40;
[0024]B.目标改造井满足条件b,压裂施工条件为:
[0025]酸液由以下体积百分比为组分组成:盐酸6-9.9%、氢氟酸2.2-4%、氟硼酸4-6%、缓蚀剂1-2%、铁离子稳定剂1%、氯化铵3-4%、助排剂0.1-0.5%,过硫酸铵6-9.9%
[0026]前置液中交联液的体积占前置液和携砂液总体积的30%,
[0027]前置液中支撑剂的体积为1.1m3,支撑剂的目数为40-70,
[0028]携砂液中支撑剂的体积为13.9m3,支撑剂的目数为20-50;
[0029]C.目标改造井满足条件c,压裂施工条件为:
[0030]酸液由以下体积百分比为组分组成:盐酸10-11.9%、氢氟酸0.8-1.0%、氟硼酸1-3%、缓蚀剂2%、铁离子稳定剂1%、氯化铵3%、助排剂0.5%,过硫酸铵10-11.9%
[0031]前置液中交联液的体积占前置液和携砂液总体积的40%,
[0032]前置液中支撑剂的体积为1.8m3,支撑剂的目数为20-70,
[0033]携砂液中支撑剂的体积为10.1m3,支撑剂的目数为20-70;
[0034](4)向注入井注入流体。
[0035]本专利技术的提高注入井注入量的化学施工方法针对注入井附近有断层的稠油油藏,根据油藏特点、断层特点及生产情况建立压裂施工条件的选择原则,对注入井进行压裂施工改造,通过对酸液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注入井注入量的化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井网中注入情况差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注入井作为目标改造井:a.注入井与临井的距离小于100m,注入井与断层的距离为30-50m,粘土中蒙脱石、伊/蒙混层质量之和占粘土总质量的60-80%;b.注入井与临井的距离为100-200m,注入井与断层的距离为51-80m,粘土中蒙脱石、伊/蒙混层质量之和占粘土总质量的40-59%;c.注入井与临井的距离为200-300m,注入井与断层的距离为81-100m,粘土中蒙脱石、伊/蒙混层质量之和占粘土总质量的10-39%;所述临井为与注入井距离最近的采油井,所述注入井与断层的距离为最大主应力方向上的距离;(2)通过目标改造井进行油层预处理;(3)对目标改造井进行压裂施工,所述压裂施工包括依次注入酸液、前置液、携砂液、顶替液以及举升排液的过程,所述前置液和携砂液均包括支撑剂、交联液;所述压裂施工为根据步骤(1)中目标改造井的不同按照以下选择原则确定压裂施工条件;A.目标改造井满足条件a,压裂施工条件为:酸液由以下体积百分比为组分组成:盐酸12-16%、氢氟酸1.2-2.1%、氟硼酸3-3.9%、缓蚀剂2-3%、铁离子稳定剂1-2%、氯化铵1-2%、助排剂0.5-2%,过硫酸铵1-5.9%,前置液中交联液的体积占前置液和携砂液总体积的20-25%,前置液中支撑剂的体积为1.1m3,支撑剂的目数为20-40,携砂液中支撑剂的体积为13.9m3,支撑剂的目数为20-40;B.目标改造井满足条件b,压裂施工条件为:酸液由以下体积百分比为组分组成:盐酸6-9.9%、氢氟酸2.2-4%、氟硼酸4-6%、缓蚀剂1-2%、铁离子稳定剂1%、氯化铵3-4%、助排剂0.1-0.5%,过硫酸铵6-9.9%,前置液中交联液的体积占前置液和携砂液总体积的30-32%,前置液中支撑剂的体积为1.1m3,支撑剂的目数为40-70,携砂液中支撑剂的体积为13.9m3,支撑剂的目数为20-50;C.目标改造井满足条件c,压裂施工条件为:酸液由以下体积百分比为组分组成:盐酸10-11.9%、氢氟酸0.8-1.0%、氟硼酸1-3%、缓蚀剂2%、铁离子稳定剂1%、氯化铵3%、助排剂0.5%,过硫酸铵10-11.9%,前置液中交联液的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梦楠宋俊玲郭琳琳蒋尔梁司玉梅任霄宇杨琪陈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