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T型止水带
[0001]本技术涉及防水材料
,具体为一种新型T型止水带。
技术介绍
[0002]在隧道、地铁等大型工程中,由于结构之间都有一定的伸缩要求,以及防水、防渗等要求。因此,目前主要采用在结构之间的伸缩缝中设置橡胶止水带来解决此问题。橡胶止水带一般分为中埋式橡胶止水带、背贴式橡胶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止水带等。其中,背贴式橡胶止水带(也称T型止水带)在各种荷载下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起到坚固密封,有效地防止建筑构造的漏水,渗水并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因此应用较广泛。
[0003]然而,在实际施工中会存在一些缺陷而无法保证止水效果,市面上现有的T型止水带带存,由于混凝土在浇灌后收缩变形固化的过程中,出现贴合不牢靠,从而导致渗水从工程缝隙中渗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T型止水带,解决现有的T型止水带带存在与混凝土贴合不牢靠,导致渗水从工程缝隙中渗流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T型止水带,该止水带为一体注塑成型,其特征在于,该止水带包括带状基体(1),所述基体(1)包括中板(11)、左侧板(12)、右侧板(13),所述左侧板(12)和所述右侧板(13)呈八字形对称位于所述中板(11)的左右两侧,所述中板(11)的迎水面上设有用于排泄渗水的排水通道(14),所述排水通道(1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排水通道(14)在所述中板(11)的背水面处形成绕道(15);所述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的迎水面、背水面上均设置有第一止水筋(16),所述左侧板(12)的所述第一止水筋(16)与所述左侧板(12)的所述第一止水筋(16)沿所述中板(11)的中线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止水筋(16)的横截面形状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一止水筋(16)的端部为直角,所述第一止水筋(16)的尾部与所述左侧板(12)或所述右侧板(13)间所成夹角为α,其中α为锐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T型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12)与所述中板(11)间所成夹角,和所述右侧板(13)与所述中板(11)间所成夹角均为β,其中115
°
≤β≤160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T型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绕道(15)横截面的形状为半圆形、或者矩形、或者半椭圆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T型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11)的背水面设有第二止水筋(17),所述第二止水筋(17)的横截面形成为矩形,所述第二止水筋(17)的数量为两道,且分别位于所述绕道(15)的左右两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全忠,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明兴工程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