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的后整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833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品的后整理方法,采用含有交联剂以及含氟整理剂的整理液对所述纺织品进行处理,其中,所述的交联剂的结构式为:其中,n为15~30之间的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改性低聚壳聚糖作为交联剂同时具有羟甲基基团和环氧基团,且壳聚糖具备成膜性,改性低聚壳聚糖作为交联剂同含氟整理剂一起使用,交联剂的交联作用和成膜作用使整理剂同织物结合牢固,可大幅度提高纺织品的拒水拒油性能。油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品的后整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后整理
,具体涉及一种纺织品的后整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流行病大爆发的形式下,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防护人员在与病人密切接触的过程中,会时时接触到病人的体液、血液、药液等,需要防护服具备极强的抗渗透性能。要提高防护服的抗渗透性,就需要同时提高面料防水、防油、防血液和酒精渗透能力,需要使用氟系拒水拒油整理剂对织物进行整理加工,而且要达到更高的拒水拒油级别。但是目前存在两个方面的技术难题,一方面是最常用的无纺布材料聚丙烯材料,该材料的玻璃化温度较低,不能通过高温焙烘使拒水拒油整理剂实现高效的整齐排列而达到很好的拒水拒油效果;另一方面一般市场上C8系列的拒水拒油性能较高,但是C8防水剂中含有对人体存在可能潜在危害的PFOA和PFOS,欧美市场的行业标准限制,禁止销售PFOA和PFOS含量超过0.05%的纺织品,因此市场上多采用C6含氟整理剂对纺织品进行拒水拒油整理,但是C6系列整理的拒水拒油功能低于C8系列整理剂,而且医用防护面料的成分为聚乙烯,聚乙烯的玻璃化温度较低,也不能通过提高焙烘温度的方式增强防水剂排列的整齐程度,来提高拒水拒油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品的后整理方法,整理后可大幅度提高纺织品的拒水拒油性能,使纺织品抗血液和酒精渗透的能力得以增强,达到更高的安全防护级别。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交联剂,其结构式为:
[0006]其中,n为15~30之间的数。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交联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交联剂的制备方法是使壳聚糖和异氰酸丙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接枝反应制得。
[0008]优选地,所述壳聚糖和异氰酸丙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接枝反应方程式如下:
[0009][0010]优选地,所述壳聚糖中的羟甲基与所述异氰酸丙酯中的异氰酸根的投料摩尔比为1:0.8~1.2。
[0011]优选地,所述催化剂的投料质量为所述壳聚糖投料质量的0.06~0.1倍,优选为0.08~0.1倍。
[0012]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将所述壳聚糖和所述催化剂加入乙酸和乙酸乙酯中配制成混合液A,将所述异氰酸丙酯加入乙酸乙酯中配制成混合液B,然后将所述的混合液B滴加入所述的混合液A中,滴加完毕后,控制温度为70~80℃下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经后处理得到所述的交联剂。
[0013]优选地,所述混合液A中,所述壳聚糖、所述乙酸、所述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0.8
~1.2:1.1~1.6,优选为1:1~1.2:1.2~1.6。
[0014]优选地,所述混合液B中,所述异氰酸丙酯和所述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2~3,优选为1:2.5~3。
[0015]优选地,所述混合液A和所述混合液B的投料体积比为1:0.45~0.55,优选为1:0.5~0.55。
[0016]优选地,控制混合液B的滴加温度为30~40℃,滴加速度为3~5mL/min,优选为4~5ml/min。
[0017]进一步优选地,控制反应时间为2~3h。
[0018]优选地,所述后处理的方法为:使反应液降温至10~30℃,优选为20~25℃,然后调节温度至-10~-15℃使晶体析出,然后经过滤、洗涤得到所述交联剂。
[0019]优选地,所述洗涤为用乙醇洗涤三次。
[0020]优选地,所述壳聚糖为脱乙酰度>85%,数均分子量为5000~10000的水溶性壳聚糖。
[0021]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二醋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二(十二烷基硫)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2]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上述交联剂在纺织品的后整理中的应用。
[0023]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纺织品的后整理方法:采用含有交联剂以及含氟整理剂的整理液对所述纺织品进行处理,其中,所述的交联剂为上述交联剂或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交联剂。
[0024]优选地,所述纺织品的后整理方法:将所述交联剂、所述含氟整理剂混合均匀后加入浸轧槽中,使纺织品浸渍后,经过均匀压辊的轧压,至含水量30~40%,然后再于120~130℃烘干。
[0025]优选地,采用一浸一轧的方式对所述纺织品进行处理。
[0026]优选地,所述整理液中还含有渗透剂,并控制所述整理液中所述交联剂、所述含氟整理剂、所述渗透剂以及所述水的质量比为5~10:1~2:0.8~1:100,优选为8~10:1.5~2:0.9~1:100。
[0027]优选地,所述纺织品为无纺布。
[002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改性低聚壳聚糖同时具有羟甲基基团和环氧基团,且壳聚糖具备成膜性,改性低聚壳聚糖部分羟甲基参与反应后,剩余的羟甲基仍然起到交联的作用,改性低聚壳聚糖作为交联剂同含氟整理剂一起使用,交联剂的交联作用和成膜作用使整理剂同织物结合牢固,可大幅度提高织物的拒水拒油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0]下述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涉及的原料来源如下:
[0031]水溶性壳聚糖,山东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32]异氰酸丙酯,化学纯,江苏艾康生物医药研发有限公司;
[0033]C6三防整理剂,HK GUARD HG-6617,浙江辉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0034]SMS无纺布,50g/m2,苏州华富天伟新材料有限公司。
[0035]下述实施例及对比例中的产品的拒水性按照国标GB/T 4745-2012进行检测,产品的拒油性按照国标GB/T 19977-2014进行检测,产品的抗血液渗透性按照国标GB/T 19082-2003进行检测。
[0036]实施例一
[0037]按1:0.06:0.8:1.1的质量比,将壳聚糖、二醋酸二丁基锡、乙酸、乙酸乙酯投入到四口烧瓶中制成混合液A,开动搅拌器搅拌。再按照1:2的质量比,将异氰酸丙酯溶于乙酸乙酯中制成混合液B,搅拌均匀后,将混合液B以3ml/min的速度滴入混合液A中,混合液A与混合液B的投料体积比为1:0.45。在滴加过程中,保持30℃恒温,待滴加完成后,将液体缓慢升温到70℃,继续搅拌2h后停止加热,让液体在缓慢降至室温,然后将四口烧瓶至于冷浴中,调节温度为-10℃,待晶体析出后,过滤,用乙醇洗涤三次后,得到产物改性壳聚糖交联剂,备用。
[0038]将三防整理剂、交联剂、鲁道夫渗透剂FN、水按照质量比5:1:0.8:10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浸轧槽中,使纺织品浸渍后,经过均匀压辊的轧压,整理至含水量30%,然后再于120℃烘干,得样品1#,按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0039]实施例二
[0040]按1:0.08:1.0:1.2的质量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品的后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含有交联剂以及含氟整理剂的整理液对所述纺织品进行处理,其中,所述的交联剂的结构式为:其中,n为15~30之间的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的后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由壳聚糖和异氰酸丙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接枝反应制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品的后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中的羟甲基与所述异氰酸丙酯中的异氰酸根的投料摩尔比为1:0.8~1.2;所述催化剂的投料质量为所述壳聚糖投料质量的0.06~0.1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品的后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将所述壳聚糖和所述催化剂加入乙酸和乙酸乙酯中配制成混合液A,将所述异氰酸丙酯加入乙酸乙酯中配制成混合液B,然后将所述的混合液B滴加入所述的混合液A中,滴加完毕后,控制温度为70~80℃下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经后处理得到所述的交联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织品的后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A中,所述壳聚糖、所述乙酸、所述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0.8~1.2:1.1~1.6;所述混合液B中,所述异氰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陈艳珍张仁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棠华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