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参数提升条件下汽轮机本体和回热系统集成综合提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823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汽参数提升条件下汽轮机本体和回热系统集成综合提效系统,提效系统包括锅炉、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中压缸、汽轮机低压缸、凝汽器、凝结水泵、给水泵、一级抽气管路、二级抽气管路、三级抽气管路、四级抽气管路、五级抽气管路、六级抽气管路、七级抽气管路、八级抽气管路、1#高压加热器、2#高压加热器、3#高压加热器、除氧器、5#低压加热器、6#低压加热器、7#低压加热器和8#低压加热器;蒸汽依次经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中压缸、汽轮机低压缸后进入到凝汽器冷凝成水,本系统是节能技术的新发展;汽轮机本体蒸汽参数提升后,通过优化各级抽气参数而使各级加热器满足换热能力,避免或减少加热器更换数量,降低改造费用。降低改造费用。降低改造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参数提升条件下汽轮机本体和回热系统集成综合提效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燃煤发电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蒸汽参数提升条件下汽轮机本体和回热系统集成综合提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不断被应用到电厂设备改造中,对企业能耗指标和环保指标的要求不断提高,燃煤发电企业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严峻的市场经营形势。
[0003]国家发改能源〔2014〕2093号文件相关文件要求:到2020年现役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达到310g/(kW
·
h)水平,其中现役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除空冷机组外)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 g/(kW
·
h)。此后,国家、地方政府陆续出台配套政策文件,对于节能升级改造的具体时间节点、相关标准的强制性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及文件的要求,亚临界机组的能耗指标很难满足新形势的要求,亚临界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综合考虑机组煤耗指标、改造投资费用、技术风险及机组能耗指标的竞争性等因素,蒸汽参数提升改造是改善国内亚临界机组能耗指标的重要技术措施。
[0004]蒸汽参数提升改造,需要进行汽轮机本体、锅炉受热面、热力系统管道及阀门的材质升级或更换,对汽轮机本体和抽汽回热系统有较大影响,机组抽汽温度和流量变化明显,现有加热器换热面积是否满足要求有待核算。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蒸汽参数提升条件下汽轮机本体和回热系统集成综合提效系统及方法来用于实现对抽气参数进行优化,达到避免或减少加热器更换数量、降低改造费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蒸汽参数提升条件下汽轮机本体和回热系统集成综合提效系统,并给出其提效方法。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汽参数提升条件下汽轮机本体和回热系统集成综合提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中压缸、汽轮机低压缸、凝汽器、凝结水泵、给水泵、一级抽气管路、二级抽气管路、三级抽气管路、四级抽气管路、五级抽气管路、六级抽气管路、七级抽气管路、八级抽气管路、1#高压加热器、2#高压加热器、3#高压加热器、除氧器、5#低压加热器、6#低压加热器、7#低压加热器和8#低压加热器;所述锅炉具有给水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通过一号管路与汽轮机高压缸连接,蒸汽通过一号管路进入汽轮机高压缸中经汽轮机高压缸做功后通过二号管路进入汽轮机中压缸中;所述二号管路一端连接汽轮机高压缸,另一端连接汽轮机中压缸,并且二号管路从锅炉中穿过;所述汽轮机中压缸与汽轮机低压缸通过三号管路连接,所述汽轮机低压缸通过四号管路与凝汽器连接;所述凝汽器通过五号管路与8#低压加热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凝结水泵安装在五号管路上;所述8#低压加热器的出水端与7#低压加热器的进水
端接通,7#低压加热器的出水端与6#低压加热器的进水端接通,6#低压加热器的出水端与5#低压加热器的进水端接通,5#低压加热器的出水端与除氧器的进口端接通,除氧器的出水端与给水泵进水端接通,给水泵的出水端与3#高压加热器的进水端接通,3#高压加热器的出水端与2#高压加热器的进水端接通,2#高压加热器的出水端与1#高压加热器的进水端接通,1#高压加热器的出水端与锅炉的给水入口接通;所述1#高压加热器、2#高压加热器、3#高压加热器、5#低压加热器、6#低压加热器、7#低压加热器和8#低压加热器的底部均具有疏水出口;所述1#高压加热器底部疏水出口接通2#高压加热器,2#高压加热器底部疏水出口接通3#高压加热器,3#高压加热器底部疏水出口接通除氧器;所述5#低压加热器底部疏水出口接通6#低压加热器,6#低压加热器底部疏水出口接通7#低压加热器,7#低压加热器底部疏水出口接通8#低压加热器,8#低压加热器底部疏水出口接通凝汽器;所述一级抽气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汽轮机高压缸和1#高压加热器;所述二级抽气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汽轮机高压缸和2#高压加热器;所述三级抽气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汽轮机中压缸和3#高压加热器;所述四级抽气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汽轮机中压缸和除氧器;所述五级抽气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汽轮机低压缸和5#低压加热器;所述六级抽气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汽轮机低压缸和6#低压加热器;所述七级抽气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汽轮机低压缸和7#低压加热器;所述八级抽气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汽轮机低压缸和8#低压加热器。
[0007]所述二级抽气管路通过二号管路与汽轮机高压缸接通。
[0008]本技术还提供了蒸汽参数提升条件下汽轮机本体和回热系统集成综合提效方法,采用上述的提效系统进行实施,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0009]步骤一:提效系统运行:锅炉产生的蒸汽首先进入到汽轮机高压缸中,然后蒸汽通过二号管路进入汽轮机中压缸中,然后再经过三号管路进入汽轮机低压缸中,最后进入到凝汽器中冷却为凝结水,凝结水经凝结水泵升压后依次经过8#低压加热器、7#低压加热器、6#低压加热器、5#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3#高压加热器、2#高压加热器和1#高压加热器加热后变成给水进入到锅炉中;
[0010]步骤二:通过抽气管路,将汽轮机本体中的蒸汽抽到对应的加热器和除氧器中,三个高压加热器中蒸汽冷却后产生的疏水最终进入到除氧器中,四个低压加热器中蒸汽冷却后产生的疏水最终进入到凝汽器中;
[0011]步骤三:提升汽轮机本体的蒸汽参数,对应地各加热器和除氧器的进汽参数及进汽量发生相应的变化,查看各加热器和除氧器的实际运行效果;
[0012]步骤四:若有加热器的换热面积不能满足蒸汽参数提升后的换热需求,需要进行抽汽参数优化;
[0013]步骤五:进行抽汽参数优化,直至各个加热器的换热能力要求与加热器实际换热效果相匹配。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0015]1、本提效系统集成了汽轮机本体和回热系统,当汽轮机本体蒸汽参数提升后,通过优化各级抽气参数而使各级加热器满足换热能力,避免或减少加热器更换数量,降低改造费用;
[0016]2、本提效系统及方法是当前电力形势下节能技术的新发展;
[0017]3、在提高回热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同时降低汽轮机热耗率,避免或减少加热器更换
费用,经济效果显著;
[0018]4、将汽轮机本体及回热系统集成综合考虑,是节能改造项目的优化整合,属于深度节能的范畴,为电厂节能提效改造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广泛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效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一级抽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参数提升条件下汽轮机本体和回热系统集成综合提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9)、汽轮机高压缸(10)、汽轮机中压缸(11)、汽轮机低压缸(12)、凝汽器(13)、凝结水泵(14)、一级抽气管路(1)、二级抽气管路(2)、三级抽气管路(3)、四级抽气管路(4)、五级抽气管路(5)、六级抽气管路(6)、七级抽气管路(7)、八级抽气管路(8)、1#高压加热器(15)、2#高压加热器(16)、3#高压加热器(17)、给水泵(18)、除氧器(19)、5#低压加热器(20)、6#低压加热器(21)、7#低压加热器(22)和8#低压加热器(23);所述锅炉(9)具有给水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通过一号管路(91)与汽轮机高压缸(10)连接,蒸汽通过一号管路(91)进入汽轮机高压缸(10)中经汽轮机高压缸(10)做功后通过二号管路(92)进入汽轮机中压缸(11)中;所述二号管路(92)一端连接汽轮机高压缸(10),另一端连接汽轮机中压缸(11),并且二号管路(92)从锅炉(9)中穿过;所述汽轮机中压缸(11)与汽轮机低压缸(12)通过三号管路(93)连接,所述汽轮机低压缸(12)通过四号管路(94)与凝汽器(13)连接;所述凝汽器(13)通过五号管路(95)与8#低压加热器(23)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凝结水泵(14)安装在五号管路(95)上;所述8#低压加热器(23)的出水端与7#低压加热器(22)的进水端接通,7#低压加热器(22)的出水端与6#低压加热器(21)的进水端接通,6#低压加热器(21)的出水端与5#低压加热器(20)的进水端接通,5#低压加热器(20)的出水端与除氧器(19)的进水端接通,除氧器(19)的出水端与给水泵(18)的进水端接通,给水泵(18)的出水端与3#高压加热器(17)的进水端接通,3#高压加热器(17)的出水端与2#高压加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传涛王学栋蒋叶辉张东兴郑惠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