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设定保压时间的高压气体密封检测用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8189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9
一种可设定保压时间的高压气体密封检测用测试系统,包括带有筒盖的高压筒,待测密封件设置于筒盖的外侧壁与高压筒的内侧壁之间,高压筒的底部开孔并连接有压力表,氢气进气口一连通该开孔且在连通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氢气增压的增压处理模块,卸荷口一连通该开孔且在连通管路上设置有设定系统保压时间的保压与卸荷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气控通路使空气源成为控制介质和压缩用气体,通过增压控制系统实现活塞杆的往复运动,从而构建了可靠且安全的增压处理模块以实现高压氢环境服役工况的真实模拟;基于容积可调节的气容,通过气控通路,实现高压氢环境下系统保压时间的设定,以获取待测密封件密封性能、材料宏/微观性能与高压氢浸泡时间的关系。泡时间的关系。泡时间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设定保压时间的高压气体密封检测用测试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气体密封
,特别涉及一种可设定保压时间的高压气体密封检测用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过度依赖化石燃料造成的能源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严重而紧迫的问题,世界各国均在积极推进清洁、环保、高效能源的开发。氢能以其来源多种多样、能量转化率高、无污染、零排放、可储存、可再生等优点,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二次能源,利用氢能作为下一代能源载体有望解决能源供应、安全、清洁的关键问题。鉴于此,世界各国都在加紧规划和发展氢能,致力于氢能领域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氢能产品商业应用的开发。
[0003]氢能产品的氢气补给需要通过加氢站实现。加氢站主要利用储氢容器和氢能产品间的压力差进行氢气加注,因此加氢站储氢容器的压力应当高于氢能产品的储氢系统压力。而目前一些氢能产品,如氢燃料电池汽车储氢压力最高可达70MPa,为进一步提高储氢系统单位体积氢气能量密度,提升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单次行驶里程,增大加氢站储氢容器的储氢压力、发展更高压力下的储氢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密封部件是加氢站储氢容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储氢介质压力高、环境温度波动等因素影响,密封部件往往又是最薄弱环节,一旦密封部件失效,将造成火灾甚至爆炸等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对高压氢气密封部件进行研究。
[0004]高压氢气密封部件的研究涉及材料性能劣化分析、产品密封性能检测等方面,需要构建能真实反映密封件或密封材料在高压氢环境服役工况的测试系统,以检测和评价高压氢气系统中的密封材料。而目前国内已有的测试系统不够成熟,无法综合实现高压氢环境下系统保压时间的设定、密封性能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设定保压时间的高压气体密封检测用测试系统,可以综合实现高压氢环境下系统保压时间的设定、密封性能的检测。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可设定保压时间的高压气体密封检测用测试系统,包括带有筒盖10的高压筒3,待测密封件9设置于筒盖10的外侧壁与高压筒3的内侧壁之间,所述高压筒3的底部开孔并连接有压力表4,氢气进气口一8连通该开孔且在连通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氢气增压的增压处理模块7,卸荷口一5连通该开孔且在连通管路上设置有设定系统保压时间的保压与卸荷模块6。
[0008]所述筒盖10和高压筒3通过螺栓连接件2连接,在筒盖10的顶端面和高压筒3的底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一11,所述压力表4用于压力检测、压力反馈和超压/欠压报警,所述卸荷口一5用于卸荷,所述筒盖10加工有气孔,所述筒盖10气孔位于待测密封件9和高压筒3
之间的泄漏通道处,所述筒盖10气孔连接泄漏检测点1,所述泄漏检测点1用于待测密封件9的泄漏量检测。
[0009]所述增压处理模块7包括:
[0010]增压控制系统,包括气缸7015及其活塞杆7017,气缸7015包括左中右三个缸体,活塞杆7017包括杆身和圆盘状的左右端头,所述左右端头分别位于左右缸体中与缸壁贴合,左右缸体上均设置有进出气口;
[0011]增压通路,自氢气进气口二7022至氢气出气口7011,通路上设置有气控阀A

7021、并联的两条增压分路、氢气出气管7012、冷却箱7013和气控阀A

7010,其中一条增压分路包含左缸体及其进气口的单向阀一7020和出气口的单向阀二7023,另一条增压分路包含右缸体及其进气口的单向阀三7016和出气口的单向阀四7014,其中所述氢气进气口二7022连接氢气进气口一8;
[0012]气控通路,包括气控主阀7026和气控阀A

704,空气控源A703连接气控阀A

704、气控阀A

7021和气控阀A

7010的控制端,气控阀A

704和气控主阀7026连接压缩空气进气口一701,气控主阀7026通过单向节流阀一7024连接中间缸体的压缩空气出口,通过单向节流阀二7025连接中间缸体的压缩空气入口,气控主阀7026连接冷却箱7013,并连接行程阀一706的控制端和行程阀二707的控制端,行程阀一706连接气控阀A

704,行程阀一706与中间缸体中的活塞杆凸块杆705连接。
[0013]所述气控阀A

704连接消声器一702,行程阀二707连接消声器二708,所述左缸体与中间缸体之间有左连接通道,右缸体与中间缸体之间有右连接通道,活塞杆7017的杆身与左连接通道之间有密封件一7019,与右连接通道之间有密封件二7018,所述冷却箱7013连接卸荷口二709。
[0014]所述压缩空气进气口一701用于提供压缩空气;所述消声器一702、消声器二708用于降低排气速度和功率,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所述空气控源A703用于控制气控阀A

704、气控阀A

7021、气控阀A

7010的换向和复位;所述气控阀A

704、气控阀A

7021、气控阀A

7010、行程阀一706、行程阀二707用于使阀体相连的各通道之间实现接通或断开来改变气体流动方向;所述活塞杆凸块杆705用于实现行程阀一706、行程阀二707的换向;所述氢气出气管7012用于氢气的排放;所述冷却箱7013提供冷却气体流动环境;所述冷却箱7013内氢气出气管7012加工成螺旋状;所述单向阀一7020、单向阀二7023、单向阀三7016、单向阀四7014用于控制气体流动方向,防止气体回流;所述密封件二7018、密封件一7019用于实现气缸7015、活塞杆7017之间的密封;所述单向节流阀一7024、单向节流阀二7025用于控制气体流动方向或气体流量。
[0015]所述增压处理模块7使用时,保持接通空气控源A703,使气控阀A

704、气控阀A

7021、气控阀A

7010换向,压缩空气由压缩空气进气口一701气控通路,同时氢气由氢气进气口二7022增压通路;对于气控通路,空气源经行程阀一706使气控主阀7026换向,压缩空气进入气缸7015使活塞杆7017右行;此时行程阀一706复位而将控制气路断开,气控主阀7026不可复位;当活塞杆7017右行至终点,活塞杆凸块杆705碰下行程阀二707时,气控主阀7026控制用空气源经行程阀二707、消声器二708排出,气控主阀7026复位,压缩空气进入气缸7015使活塞杆7017左行;当活塞杆7017返回至左端,活塞杆凸块杆705碰下行程阀一706时,气控主阀7026换向,重复上述循环动作,活塞杆7017实现来回运动,并通过活塞杆7017
的来回运动对由氢气进气口二7022进入增压通路的氢气进行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设定保压时间的高压气体密封检测用测试系统,包括带有筒盖(10)的高压筒(3),待测密封件(9)设置于筒盖(10)的外侧壁与高压筒(3)的内侧壁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筒(3)的底部开孔并连接有压力表(4),氢气进气口一(8)连通该开孔且在连通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氢气增压的增压处理模块(7),卸荷口一(5)连通该开孔且在连通管路上设置有设定系统保压时间的保压与卸荷模块(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设定保压时间的高压气体密封检测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10)和高压筒(3)通过螺栓连接件(2)连接,在筒盖(10)的顶端面和高压筒(3)的底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一(11),所述压力表(4)用于压力检测、压力反馈和超压/欠压报警,所述卸荷口一(5)用于卸荷,所述筒盖(10)加工有气孔,所述筒盖(10)气孔位于待测密封件(9)和高压筒(3)之间的泄漏通道处,所述筒盖(10)气孔连接泄漏检测点(1),所述泄漏检测点(1)用于待测密封件(9)的泄漏量检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释压方式的高压气体密封检测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处理模块(7)包括:增压控制系统,包括气缸(7015)及其活塞杆(7017),气缸(7015)包括左中右三个缸体,活塞杆(7017)包括杆身和圆盘状的左右端头,所述左右端头分别位于左右缸体中与缸壁贴合,左右缸体上均设置有进出气口;增压通路,自氢气进气口二(7022)至氢气出气口(7011),通路上设置有气控阀A

(7021)、并联的两条增压分路、氢气出气管(7012)、冷却箱(7013)和气控阀A

(7010),其中一条增压分路包含左缸体及其进气口的单向阀一(7020)和出气口的单向阀二(7023),另一条增压分路包含右缸体及其进气口的单向阀三(7016)和出气口的单向阀四(7014),其中所述氢气进气口二(7022)连接氢气进气口一(8);气控通路,包括气控主阀(7026)和气控阀A

(704),空气控源A(703)连接气控阀A

(704)、气控阀A

(7021)和气控阀A

(7010)的控制端,气控阀A

(704)和气控主阀(7026)连接压缩空气进气口一(701),气控主阀(7026)通过单向节流阀一(7024)连接中间缸体的压缩空气出口,通过单向节流阀二(7025)连接中间缸体的压缩空气入口,气控主阀(7026)连接冷却箱(7013),并连接行程阀一(706)的控制端和行程阀二(707)的控制端,行程阀一(706)连接气控阀A

(704),行程阀一(706)与中间缸体中的活塞杆凸块杆(70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释压方式的高压气体密封检测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阀A

(704)连接消声器一(702),行程阀二(707)连接消声器二(708),所述左缸体与中间缸体之间有左连接通道,右缸体与中间缸体之间有右连接通道,活塞杆(7017)的杆身与左连接通道之间有密封件一(7019),与右连接通道之间有密封件二(7018),所述冷却箱(7013)连接卸荷口二(70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调节释压方式的高压气体密封检测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进气口一(701)用于提供压缩空气;所述消声器一(702)、消声器二(708)用于降低排气速度和功率,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所述空气控源A(703)用于控制气控阀A

(704)、气控阀A

(7021)、气控阀A

(7010)的换向和复位;所述气控阀A

(704)、气控阀A

(7021)、气控阀A

(7010)、行程阀一(706)、行程阀二(707)用于使阀体相连的各通道之间实现接通或断开来改变气体流动方向;所述活塞杆凸块杆(705)用于实现行程阀一(706)、行程阀二(707)的换向;所述氢气出气管(7012)用于氢气的排放;所述冷却箱(7013)
提供冷却气体流动环境;所述冷却箱(7013)内氢气出气管(7012)加工成螺旋状;所述单向阀一(7020)、单向阀二(7023)、单向阀三(7016)、单向阀四(7014)用于控制气体流动方向,防止气体回流;所述密封件二(7018)、密封件一(7019)用于实现气缸(7015)、活塞杆(7017)之间的密封;所述单向节流阀一(7024)、单向节流阀二(7025)用于控制气体流动方向或气体流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调节释压方式的高压气体密封检测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处理模块(7)使用时,保持接通空气控源A(703),使气控阀A

(704)、气控阀A

(7021)、气控阀A

(7010)换向,压缩空气由压缩空气进气口一(701)气控通路,同时氢气由氢气进气口二(7022)增压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飞黄毅杰项冲张兆想程甘霖谭磊贾晓红王玉明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