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方法、装置和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混合动力车辆应对山地工况会设置山地模式,以此来增强车辆动力,提升车辆保电能力,提高车辆对山地的适应性。正常情况下,驾驶员通过模式选择开关启动山地模式,此方式存在缺陷主要是:
[0003]1.车辆在进入山地工况后,驾驶员忘记切换山地模式,可能会导致动力电池电量急剧下降,从而导致车辆坡道起步无力,加速时动力弱的情况,影响驾驶体验;
[0004]2.车辆在进入山地工况后,若动力电池电量太低,山地坡道较长时,此时不能保证车辆的动力性能,从而影响车辆山地爬坡能力;若动力电池电量较高,山地坡道较短时,提前切换山地模式,会增大油耗,降低能量利用率,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减排的优势。因此,现有技术中还存在混合动力车辆在应对山地工况时不能智能自动切换山地模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电池的荷电状态小于电量标定值时,判断山路坡度是否大于坡度标定值;当所述山路坡度大于所述坡度标定值且坡道长度大于坡道长度标定值时,自动切换山地模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山路坡度是否大于坡度标定值,包括:利用车辆动力学方程估算山路坡度;根据估算得到山路坡度的值判断是否大于坡度标定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动力学方程为:T
q
/R=m*g*(f1+f2*u+f3*u2)+C
D
*A*u2/21.25+δ*m*a+m*g*sinα其中:T
q
,车辆总的驱动扭矩;R,车轮半径;m,车辆质量;g,重力常数;f1、f2、f3,与速度相关的滚动阻力系数;u,车辆车速;C
D
,风阻系数;A,车辆迎风阻力面积;δ,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a,车辆加速度;α,坡道角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山路坡度是否大于坡度标定值,包括:利用车载导航系统估算山路坡度;其中,所述车载导航系统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根据估算得到山路坡度的值判断是否大于坡度标定值。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自适应山路工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车载导航系统估算山路坡度,包括:获取在所述车载导航系统上选择的行车目的地;根据所述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慕鑫,邵杰,赵奕凡,曹宇,李翔,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