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782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系统,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长导板,所述长导板的两侧纵向设置有导轨,所述长导板上设置有轿厢机构,所述轿厢机构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长导板上还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所述轿厢机构连接;轿厢机构包括框架以及轿厢,所述框架包括上架体、下架体以及连接侧板,所述轿厢设置在所述上架体与所述下架体之间,所述连接侧板对称设置在所述长导板的两侧,所述连接侧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架体连接、下端与所述下架体连接。本电梯系统的有益之处是,导轨设置在长导板的两侧,轿厢所在的框架滑动连接在导轨上进行升降,减少对电梯井空间的占用,也安装便利,提高安装精度。提高安装精度。提高安装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设备
,尤其是一种电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
[0003]传统结构电梯的安装方式是如图1所示,先将导轨固定安装在电梯井的两侧,然后再将轿厢机构安装到两侧的导轨之间,但此种方式的不足之处是,一方面是安装繁琐,耗费时间,另一方面此结构占用空间大,因为两侧的导轨会占用电梯井的空间,因此要么在开设电梯井时就考虑预留导轨空间,要么轿厢的尺寸会减少,此外,由于是先安装导轨,再安装轿厢,会存在测量不准确或误差而导致装配不合适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电梯系统,导轨设置在长导板的两侧,轿厢所在的框架滑动连接在导轨上进行升降,减少对电梯井空间的占用,也安装便利,提高安装精度。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电梯系统,包括长导板,所述长导板的两侧纵向设置有导轨,所述长导板上设置有轿厢机构,所述轿厢机构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长导板上还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所述轿厢机构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轿厢机构包括框架以及轿厢,所述框架包括上架体、下架体以及连接侧板,所述轿厢设置在所述上架体与所述下架体之间,所述连接侧板对称设置在所述长导板的两侧,所述连接侧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架体连接、下端与所述下架体连接,所述上架体与所述下架体的结构相同,所述上架体或下架体内还设置有加强板。
[0008]优选地,所述导轨包括第一板块以及第二板块,所述第一板块与所述第二板块相互垂直连接形成T形状,所述第一板块紧贴固定连接在所述长导板上,所述连接侧板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与所述第二板块的对应处设置有装配口,所述第二板块插入至所述装配口中。
[0009]优选地,还包括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长导板上的限速器,所述长导板的下端设置有张紧轮,所述限速器与所述张紧轮通过限速器钢丝绳连接,所述轿厢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安全钳杠杆,所述安全钳杠杆与安全钳连接,所述安全钳设置在所述连接侧板内、滑动卡接在所述导轨上。
[0010]优选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长导板内的液压缸、第一钢丝绳以及第二钢丝绳,所述长导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定滑轮以及第二定滑轮,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
上端连接有动滑轮,所述动滑轮的上方还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在所述长导板内,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与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绕动滑轮、第一定滑轮连接到一侧的所述限位板,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与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绕动滑轮、第二定滑轮连接到另一侧的所述限位板上。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钢丝绳以及第二钢丝绳的数量是两条,所述第一钢丝绳以及第二钢丝绳是由若干条钢丝绞合而成。
[0012]优选地,所述长导板是采用若干条规格一致的中空长条状的连接板首尾相连拼接而成,所述固定板位于相邻所述连接板的相接处,两两相邻所述连接板的相接处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包裹在所述长导板四周的锁定板,所述锁定板上设置有螺栓。
[0013]优选地,所述动滑轮转动连接在滑轮架上,所述滑轮架的下端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滑轮架的两侧设置有限定轨,所述限定轨固接在所述长导板的内壁,所述滑轮架的两侧对应处设置有导块,所述导块滑动连接在所述限定轨上,所述限定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凹陷槽,所述导块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凹陷槽匹配的突起。
[0014]优选地,所述长导板的两侧设置有可调锁紧机构,所述可调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长导板上的若干椭圆形开孔,所述椭圆形开孔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导轨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侧所述椭圆形开孔之间的最近点连线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板块的宽度尺寸、最远点连线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板块的宽度尺寸,所述椭圆形开孔中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中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栓中还穿套有垫片。
[0015]优选地,所述长导板的前、后两侧设置有若干窗口,所述窗口上可拆卸设置有封盖板,所述封盖板的边角处设置有螺栓,所述封盖板的边角设置成圆角。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设计的导轨是设置在长导板的两侧,轿厢设置在框架内,框架是升降滑动连接在导轨上,无需像传统结构电梯那样,需要先在电梯井的侧壁打孔安装固定导轨,再装配轿厢,本设计既减少对电梯井的占用空间,安装也快捷简单,并且不存在像传统结构电梯那样由于测量不准确或误差而导致导轨与轿厢之间装配不合适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传统电梯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0019]图2是本设计电梯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所述实施例电梯系统中抽离最上端连接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所述实施例电梯系统的侧视图;
[0022]图5是本技术所述实施例中长导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所述实施例中长导板的连接板拼接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技术所述实施例中滑轮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图3中A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0026]图9是图4中B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0027]图中:0-墙壁,1-长导板,2-导轨,21-第一板块,22-第二板块,3-框架,31-上架体,32-下架体,33-连接侧板,34-加强板,4-轿厢,5-限位板,51-装配口,6-限速器,7-张紧轮,8-限速器钢丝绳,9-安全钳杠杆,10-安全钳,11-液压缸,12-第一钢丝绳,13-第二钢丝绳,
14-第一定滑轮,15-第二定滑轮,16-动滑轮,17-固定板,18-连接板,19-锁定板,20-滑轮架,211-凹陷槽,221-突起,23-椭圆形开孔,24-螺栓,25-封盖板,26-圆角,27-限定轨,28-导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电梯系统,包括长导板1,长导板1的两侧纵向设置有导轨2,具体是,导轨2包括第一板块21以及第二板块22,第一板块21与第二板块22相互垂直连接形成T形状,第一板块21是通过螺栓紧贴固定连接在长导板1上,长导板1上设置有轿厢机构,轿厢机构滑动连接在导轨2上,长导板1上还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与轿厢机构连接,用于控制轿厢机构的升降,在本设计的好处是,通过采用将导轨2设置在长导板1的两侧,无需像传统结构电梯那样,需要先在电梯井的侧壁打孔安装固定导轨,再装配轿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长导板,所述长导板的两侧纵向设置有导轨,所述长导板上设置有轿厢机构,所述轿厢机构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长导板上还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所述轿厢机构连接;所述轿厢机构包括框架以及轿厢,所述框架包括上架体、下架体以及连接侧板,所述轿厢设置在所述上架体与所述下架体之间,所述连接侧板对称设置在所述长导板的两侧,所述连接侧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架体连接、下端与所述下架体连接,所述上架体与所述下架体的结构相同,所述上架体或下架体内还设置有加强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第一板块以及第二板块,所述第一板块与所述第二板块相互垂直连接形成T形状,所述第一板块紧贴固定连接在所述长导板上,所述连接侧板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与所述第二板块的对应处设置有装配口,所述第二板块插入至所述装配口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长导板上的限速器,所述长导板的下端设置有张紧轮,所述限速器与所述张紧轮通过限速器钢丝绳连接,所述轿厢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安全钳杠杆,所述安全钳杠杆与安全钳连接,所述安全钳设置在所述连接侧板内、滑动卡接在所述导轨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长导板内的液压缸、第一钢丝绳以及第二钢丝绳,所述长导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定滑轮以及第二定滑轮,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有动滑轮,所述动滑轮的上方还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在所述长导板内,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与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绕动滑轮、第一定滑轮连接到一侧的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全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重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