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双向控制出风量的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780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净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双向控制出风量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体,周侧边的下端部开设有进风口、且每一周侧边的下端部均开设有滑槽;挡风板机构,设于外壳体内、可沿滑槽上下滑动;过滤器主体机构,设于外壳体内、且设于挡风板机构上方;风向调节挡板机构,设于外壳体内、通过升降机构可升降地设置在外壳体内;风向调节挡板机构包括:固设于外壳体内、与升降机构抵接的活动出风平台,及装设于活动出风平台的出风口处、用于调节出风角度及出风量的叶片调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同时实现对进风角度及进风量的调节,使得室内空间空气能处于一种动态的旋转状态,且具有更好的净化效果。的净化效果。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双向控制出风量的空气净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净化器
,特别涉及可双向控制出风量的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大部分空气净化器,体积大小有限,同时壳体内的设置空间也有限,整体进风量以及净化量都十分有限;安装设置于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环境和供求对象,对空气净化器净化量的需求不同。因此,对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净化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十分有必要。另外,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中,只能对出风量进行简单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双向控制出风量的空气净化器,同时实现对进风角度及进风量的调节,使得室内空间空气能处于一种动态的旋转状态,具有更好的净化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可双向控制出风量的空气净化器,包括:
[0006]外壳体,周侧边的下端部开设有进风口、且每一所述周侧边的下端部均开设有滑槽;
[0007]挡风板机构,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可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动;
[0008]过滤器主体机构,设于所述外壳体内、且设于所述挡风板机构上方;
[0009]风向调节挡板机构,设于所述外壳体内、通过升降机构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
[0010]所述风向调节挡板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外壳体内、与所述升降机构抵接的活动出风平台,及装设于所述活动出风平台的出风口处、用于调节出风角度及出风量的叶片调节结构。
[0011]优选地,每一所述叶片调节结构包括:一一对应所述出风口装设的风向叶片模组及挡风叶片模组,连接所述风向叶片模组及所述挡风叶片模组的连杆模组,及与所述连杆模组连接的驱动模组。
[0012]优选地,每一所述连杆模组包括:风向连杆,及与所述风向连杆相对设置的挡风连杆;所述风向叶片模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风向连杆固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挡风连杆可活动连接,所述挡风叶片模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结构与所述挡风连杆固接、另一端与通过所述第四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可活动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风向叶片模组包括多片风向叶片,所述风向叶片间隔均匀地设置在所述挡风连杆和所述风向连杆之间。
[0014]优选地,所述挡风叶片模组包括多片挡风叶片,所述挡风叶片与所述风向叶片一一对应、且间隔均匀地设置在所述挡风连杆和所述风向连杆之间。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一侧边与所述风向叶片的一端固接的第一连接
板,可转动地凸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外侧面、且卡接于所述活动出风平台内侧壁的第一卡合柱,及凸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外侧面、与所述风向连杆卡接的第二卡合柱。
[0016]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一侧边与所述风向叶片另一端固接的第二连接板,可转动地凸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外侧面、且卡接于所述活动出风平台内侧壁的第三卡合柱。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包括:一侧边与所述挡风叶片一端固接的第三连接片,及凸设于所述第三连接片一面、且与所述挡风连杆卡接的第四卡合柱;所述第四连接结构包括:一侧边与所述挡风叶片另一端固接的第四连接板,及与所述第四连接板呈L型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可活动连接的第四连接柱。
[0018]优选地,每一所述驱动模组均包括:固设于所述连杆模组上的偏心转轴,及与所述偏心转轴连接的步进电机。
[0019]优选地,所述挡风板机构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上的挡风板,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与所述挡风板连接的进风步进电机。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双向控制出风量的空气净化器,在所述外壳体的下端部开设所述进风口及所述挡风机构,所述挡风机构通过上下滑动调节本产品的进风面积,实现了本产品进风可调的目的。在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所述风向调节挡板机构,将所述风向调节挡板机构设置为包括: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活动出风平台,对应所述活动出风平台出风口装设、用于调节出风角度及出风量的叶片调节结构,使得本产品能同时实现出风量及出风角度的调节,使得室内空间空气能处于一种动态的旋转状态,具有更好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可双向控制出风量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可双向控制出风量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叶片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一剖视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外壳体与挡风板机构组装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号说明:
[0027]1-外壳体、11-进风口、12-滑槽、a1-安装门、a2-外门、a3-内门、2-挡风板机构、21-挡风板、22-进风步进电机、3-过滤器主体机构、31-初效滤芯室结构、b1-初效过滤芯室、b2-第一滤芯、32-离心风机结构、c1-风机进风导向盖、c2-离心风机、33-双层过滤结构、d1-风道室、d2-第二滤芯、d3-第三滤芯、4-升降机构、41-升降驱动电机、e1-步进电机、e2-升降丝杆、42-支撑杆、5-风向调节挡板机构、51-活动出风平台、52-叶片调节结构、g1-风向叶片、521-风向叶片模组、h1-挡风叶片、522-挡风叶片模组、523-连杆模组、f1-风向连杆、f2-挡风连杆、A-第一连接结构、A1-第一连接板、A2第一卡合柱、A3-第二卡合柱、B-第二连接结构、B1-第二连接板、B2-第三卡合柱、C-第三连接结构、C1-第三连接片、C2-第四卡合柱、D-第四连接结构、D1-第四连接板、D2-第四连接柱、524-驱动模组、s1-偏心转轴、s2-步进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9]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可双向控制出风量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体1、挡风板机构2、过滤器主体机构3、升降机构4及风向调节挡板机构5,其中,所述挡风板机构2设于所述外壳体1内、且设于所述外壳体1下端,所述过滤器主体机构3设于所述外壳体1内、且设于所述挡风板机构2上方,所述升降机构4设于所述外壳体1与所述风向调节挡板机构5之间、且一端与所述风向调节挡板机构5抵接,所述风向调节挡板机构5设于所述外壳体1内、且可通过所述升降机构4活动延伸出所述外壳体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上方内。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1的下端部均开设有进风口11、且为每一所述周侧边的下端部均开设有滑槽12的中空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安装门a1,及盖设在所述安装门上的外门a2及内门a3。具体地,每一所述进风口11均呈拱桥型,当然,所述进风口11并不局限于所述拱桥型,还可设置为方型或其他结构。
[0031]为了实现进风面积调节控制,在所述外壳体1内、且在所述滑槽12上设置有所述挡风板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双向控制出风量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周侧边的下端部开设有进风口、且每一所述周侧边的下端部均开设有滑槽;挡风板机构,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可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动;过滤器主体机构,设于所述外壳体内、且设于所述挡风板机构上方;风向调节挡板机构,设于所述外壳体内、通过升降机构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所述风向调节挡板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外壳体内、与所述升降机构抵接的活动出风平台,及装设于所述活动出风平台的出风口处、用于调节出风角度及出风量的叶片调节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向控制出风量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叶片调节结构包括:一一对应所述出风口装设的风向叶片模组及挡风叶片模组,连接所述风向叶片模组及所述挡风叶片模组的连杆模组,及与所述连杆模组连接的驱动模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双向控制出风量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杆模组包括:风向连杆,及与所述风向连杆相对设置的挡风连杆;所述风向叶片模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风向连杆固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挡风连杆可活动连接,所述挡风叶片模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结构与所述挡风连杆固接、另一端与通过第四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可活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双向控制出风量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叶片模组包括多片风向叶片,所述风向叶片间隔均匀地设置在所述挡风连杆和所述风向连杆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双向控制出风量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梁坚吴天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净诺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