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机和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778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4
本申请涉及作业机和联合收割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作业机具有通过发动机的动力驱动散热器冷却风扇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具有两个系统的动力传递机构,分别为:正转系动力传递机构,能够通过环形转动带传递正转动力;以及逆转系动力传递机构,能够通过其他环形转动带传递逆转动力,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作业机还具有:正逆转选择机构(6),能够择一选择任一方的动力传递机构的动力并传递至散热器冷却风扇的输入旋转体(72)。(72)。(7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作业机和联合收割机
[0001]本申请是下述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专利技术名称:作业机和联合收割机
[0003]申请日:2014年08月05日
[0004]申请号:201910210046.9


[0005]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业机和联合收割机。

技术介绍

[0006](
技术介绍
1)
[0007]如上所述,作为具有能够对散热器冷却风扇进行正逆反转驱动的驱动装置的作业机,已知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
[0008]专利文献1所述的作业机具有与第一传动带的内周侧接触的正转用带轮和与所述第一传动带的外周侧接触的逆转用带轮,其中,所述第一传动带卷绕在安装于发动机的输出轴的输入带轮、用于驱动散热器风扇的输入用带轮以及交流发电机的输入带轮。并且,第二传动带卷绕在用于驱动散热器风扇的输入用带轮与所述正转用带轮以及所述逆转用带轮之间。
[0009]此外,相对于第一传动带,通过在扣紧正转用带轮并使逆转用带轮分离的正转状态以及扣紧逆转用带轮并使正转用带轮分离的逆转状态之间切换正转用带轮和逆转用带轮对第一传动带的作用状态,能够使用于驱动散热器风扇的输入用带轮在正转状态和逆转状态间切换。
[0010](
技术介绍
2)
[0011]如上所述,对于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向行驶装置传递动力的变速箱和脱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而言,已知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
[0012]专利文献2的联合收割机具有将驱动力从发动机的输出轴传递至变速箱的传动系统以及将驱动力从发动机的输出轴传递至脱粒装置的传动系统。
[0013](
技术介绍
3)
[0014]现有的联合收割机具有中间轴,该中间轴位于脱粒装置的前部侧外方,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向与发动机相反的一侧传递至脱粒装置。发动机的动力从该中间轴分配提供给脱粒装置的脱粒筒、分选处理用的装置以及农作物搬运用的进料器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0015](现有技术文献)
[0016](专利文献)
[001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1-263063号”(第0022段、第0023段、图3以及图4)
[001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13-158258号”(第0074段、第0075
段、图5、图8、图10以及图12)
[0019]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12-60968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20](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21]与上述“
技术介绍
1”对应的“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1”如下所述。
[0022]就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作业车的发动机冷却装置而言,相对于第一传动带,正转用带轮和逆转用带轮通过在向第一传动带的内周面扣紧的方向和向第一传动带的外周面扣紧的方向这2个相反方向之间变更扣紧方向,从而切换正逆转。由此,通过选择正转用带轮和逆转用带轮二者之一发挥的对第一传动带的扣紧作用,能够切换用于驱动散热器风扇的输入用带轮的正逆转。因此,通过简单的构造就能获得正逆转切换构造。
[0023]然而,根据该构造,正转用带轮和逆转用带轮不仅用于将第一传动带在张紧状态和松缓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还将所述正转用带轮和逆转用带轮用作传递动力的部件。也就是说,正转用带轮和逆转用带轮不仅具有传动带的张力变更作用,还用作动力传递部件。因此,为了向正转用带轮和逆转用带轮施加能够传递动力的摩擦力,需要扩大传动带相对于正转用带轮和逆转用带轮的卷绕范围。
[0024]然而,当从在相对于正转用带轮或逆转用带轮中的任一方的带轮周面的传动带卷绕范围较大的情况下进行传动的状态,切换成相对于另一方的带轮周面的卷绕范围较大的状态时,需要较大地摆动移动正转用带轮和逆转用带轮,需要使传动带相对于正转用带轮和逆转用带轮的卷绕范围变大。
[0025]因此,正逆转切换操作过程中的传动带的松弛较大,容易导致传动带脱离带轮周面,或导致难以迅速地进行正逆转切换操作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上仍有待改善。
[0026]鉴于上述情况,希望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的作业机,能够合理地从发动机向散热器冷却风扇传递动力。
[0027]与上述“
技术介绍
2”对应的“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2”如下所述。
[0028]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联合收割机设置有传动机构,当从发动机向脱粒装置进行动力传递时,该传动机构将发动机动力输入脱粒装置的位于较高位置的副风车轴,并将驱动力从该副风车轴分配给脱粒装置的各个部位。
[0029]然而,对于脱粒装置,在不具有副风车的情况下,要将发动机动力传递至较低位置的主风车轴,需要以能够在发动机和脱粒装置之间对传动带轮进行卷绕的方式分离配设发动机和脱粒装置,或者另外设置中继轴从而从发动机向主风车轴进行动力传递,因此,在这一点上仍有改善的余地。
[0030]鉴于上述情况,希望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具有从发动机向脱粒装置传递动力的合理构造,且构造简单。
[0031]与上述“
技术介绍
3”对应的“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3”如下所述。
[0032]在上述现有结构中,由于中间轴位于脱粒装置的前部侧外方,因此,需要用于在脱粒装置的前部侧设置中间轴的设置空间,由此使得脱粒装置的设置受到限制,例如,可能导致脱粒装置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变小,或脱粒处理能力下降等。
[0033]就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结构而言,向中间轴被低速驱动的低速驱动型装置(谷粒的
搬运装置等)分配动力,并且,除该中间轴以外,设置其他高速用中间轴,并向该高速用中间轴被高速驱动的高速驱动型装置(排草处理装置等)分配动力。在此,可以考虑代替该结构,通过共用中间轴实现传动构造的简单化。
[0034]也就是说,从中间轴直接向高速驱动型装置和低速驱动型装置各自分配动力。并且,当采用上述结构时,在将动力分配给中间轴后,需要对应各个装置分别转换成合适的旋转速度,因此,需要用于大幅进行速度变更的结构,例如需要用于设置大型旋转体的空间等,从而在构成传动机构时导致不利。
[0035]鉴于上述情况,希望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既能够使传动构造简单,又能够减少多余的设置空间,合理地进行机体配置。
[0036](解决问题的方案)
[0037]与上述“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1”对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案1”如下所述。
[0038]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作业机的特征在于,具有散热器、散热器冷却风扇以及通过发动机的动力驱动散热器冷却风扇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具有两个系统的动力传递机构,分别为:正转系动力传递机构,能够通过环形转动带传递正转动力;以及逆转系动力传递机构,能够通过其他环形转动带传递逆转动力,并且,所述驱动装置还具有正逆转选择机构,所述正逆转选择机构能够择一选择所述两个系统的动力传递机构中的任一系统的动力传递机构的动力,并将该动力传递至所述散热器冷却风扇的输入旋转体。
[0039]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正逆转选择机构择一选择能够传递正转动力的正转系动力传递机构的环形转动带和能够传递逆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散热器;散热器冷却风扇;以及驱动装置,通过发动机的动力驱动散热器冷却风扇,所述驱动装置具有两个系统的动力传递机构,分别为:正转系动力传递机构,能够通过环形转动带传递正转动力;以及逆转系动力传递机构,能够通过其他环形转动带传递逆转动力,并且,所述驱动装置还具有正逆转选择机构,所述正逆转选择机构能够择一选择所述两个系统的动力传递机构中的任一系统的动力传递机构的动力,并将该动力传递至所述散热器冷却风扇的输入旋转体。2.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发动机;变速箱,向行驶装置传递驱动力;以及脱粒装置,所述发动机的动力经由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分歧传动至所述脱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形浩司新家卫中岛伸六吉田有作福冈义刚长田祐希三井孝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